智慧养老认知与需求研究

2021-12-26 11:06□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意愿养老老年人

□文/ 刘 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提要] 积极老龄化作为一项政策和理念越来越多地被融入到养老服务中,智慧养老作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本文随机抽取石家庄市老年人进行调研和访谈,运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 st i c 回归分析方法了解老年人智慧养老认知和需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认知方面,88.3%的老年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智慧养老;在需求方面,老年人最具有需求倾向的服务是远程医疗服务,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与需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后,建议相关主体加大智慧养老宣传力度,扩大试点推广范围;立足于老年人需求,确保智慧养老服务供需动态匹配。

一、引言

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底,全国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1.9%,远高于国际老龄化标准7%,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同时,高龄化、失能化特征也日益显现。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反映到老年群体,即为老年人口安享晚年的需要同养老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指出,要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智慧养老作为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养老模式的新兴养老产业,于2015年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但智慧养老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研究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与需求,有利于促进其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智慧养老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集中探讨智慧养老理论层面的概念模式设计。明确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发展机遇是发展智慧养老产业的前提。同时,也要做好智慧养老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的市场运作模式,积极探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学者们致力于研究智慧养老实践层面的技术实现。设计全面集成的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机构、智慧政府服务体系,构建物联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用户以及技术支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能够为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构建政企共营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划分为生活需求版块,安全需求板块和精神需求版块,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国外对智慧养老的研究起步较早且较为成熟,主要集中于其信息技术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在信息技术研究方面,Sarela 深入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对智能化报警系统展开研究,以检测老年人的异常行为。Leijdekkers 重点研究远程医疗,试图通过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构建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在应用研究方面,Tanya 研发了按摩型机器人,通过安装六维力传感器,精准控制按摩速度和力度。同时,国外学者致力于实践应用研究,如英国建立了全智能老年系统,该系统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务。德国通过建立环境辅助生活系统(AAL)促进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该系统将各种智能服务终端集中到一个技术平台,对老年人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

综合国内外研究,目前对于智慧养老的研究角度多涉及理论层面的内涵模式和发展对策研究,以及实践层面的技术实现和应用。智慧养老作为新兴养老产业,研究老年人认知和需求意愿有利于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引导。基于此,本文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研究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和需求,以期为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表3 对智慧养老的认知程度一览表

表4 是否需要智慧养老一览表

三、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本文以石家庄市为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华区、裕华区和桥西区4 个区域内60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共发放问卷256 份,问卷回收232 份,有效回收率为90.63%。本次调研采用纸质问卷和深入访谈方式填写问卷。

(二)变量选取与赋值。各组变量赋值和样本的统计性描述详见表1。(表 1)

在本次调研的老年人中男性居多,占总样本的54.7%;年龄主要分布在60~80 岁之间。调研对象大部分为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工人、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占绝大多数;退休后收入集中在1,000~3,000 元。从子女状况和居住状况来看,大部分老年人有多名子女。与配偶和子女居住是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大部分调研对象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的选择为较好或一般。

表2 为调查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数据显示,大部分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少部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欠佳,需要依赖他人照顾,还有一些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表2)

(三)老年人智慧养老认知和需求意愿统计描述。如表3 所示,调查对象中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智慧养老的老年人占比为88.4%。表4 显示,75%的被调查老年人表示需要智慧养老服务以减轻子女负担,但仍有25%的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智慧养老为其提供养老服务。(表3、表4)

如表5 和表6 所示,在智慧养老服务中,老年人最具有需求倾向的服务是远程医疗服务,需求率达到89.7%;需求意向最低的是日常照料服务。大多数老年人表示习惯于居家养老方式,配偶和子女的照料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因此对智慧养老日常照料服务需求并不明显。在智慧养老产品中,老年人最具有需求意愿的是智能血压计、血糖仪等健康监测设备,需求率高达97.4%,这可能与老年人健康状况欠佳,多数患有慢性疾病相关。(表5、表6)

表5 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状况一览表

表6 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需求状况一览表

表7 为老年人考虑智慧养老最主要的关注因素,老年人关注最多的是智慧养老的价格,占总人数的28%,这可能与其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其次是服务功能的准确性和操作的便捷性,说明老年人在选择智慧养老时,既关注服务质量,也要考虑自身的接受和使用能力。(表7)

四、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基于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表达式为:

式(1)中,βi是第i 个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消费者需要智慧养老与不需要智慧养老的概率的自然对数发生比的变化量。

(二)估计结果及分析

1、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本节运用SPSS16.0中交叉分析方法,将老年人是否需要智慧养老作为结果变量,提取老年人的不同属性特征作为自变量,从选择频数和百分比来了解不同的属性特征对老年人智慧养老需求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8 所示。(表 8)

数据显示,老年人的受教育年限越长,选择需要智慧养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老年人的受教育年限与其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在不同职业的被访老年人中,需求意愿最高的是政府、事业单位职工和个体户,这可能与其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有关。因此,老年人的职业与其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从收入层面来看,除收入在5,000 元以上的老年人表示不太需要智慧养老外,基本呈现老年人的收入越高,对智慧养老的需求意愿越高。因此,老年人的收入与其智慧养老需求意愿也可能存在相关关系。

表7 考虑智慧养老最主要的关注因素一览表

2、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为进一步明确老年人的不同属性特征对其是否需要智慧养老的影响程度,运用SPSS16.0 中Binary Logistic 进行回归分析,并据此估测所选自变量的每一类取值与参照组的优势比。(表9)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和收入的P 值均小于0.05,所以与其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性,且关联性较强。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受教育年限B 值为正,说明老年人的受教育年限与其智慧养老需求意愿成正比。

表8 不同属性特征老年人对智慧养老需求意愿描述性分析一览表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其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基本成反比,即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差,越需要智慧养老为其提供养老服务。且从Exp(B)值来看,健康状况非常好、比较好和一般的老年人选择智慧养老的可能性分别是健康状况非常不好的老年人选择智慧养老的0.003 倍、0.271倍和0.689 倍;而健康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需求意愿最高,是健康状况非常不好的老年人的1.209 倍。

从老年人的收入角度分析,老年人的收入B 值为正,即老年人的收入越高,更能负担得起智慧养老相关服务和产品,更注重养老服务的质量,也更为需要智慧养老。老年人的收入越低,可能更注重其基本生活需求,对智慧养老需求意愿也较低。

五、政策建议

积极老龄化是集健康、保障和参与三位一体的长期战略行动,需要积极的理念和行动作为支撑。智慧养老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结合,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实践。相关主体应积极采取行动,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立足于老年人需求,确保智慧养老服务供需动态匹配。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是智慧养老服务的核心思想。首先,相关主体应做好前期需求调研,明确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其次,在后期智慧养老相关服务提供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供需匹配,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最后,应建立健全智慧养老服务反馈与建议机制,根据老年人所提供的反馈和建议完善相关服务。

表9 模型估计结果一览表

(二)加大智慧养老宣传力度,扩大试点推广范围。首先,政府应依据老年人的认知和接受特征对智慧养老进行入户宣传,也可通过开办免费培训班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疑难解答;其次,政府应扩大试点的推广范围,通过带领老人参观试点范围内成功示范区案例,增强他们与试点范围老年人的互动;最后,政府应加强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开展培训、志愿服务人员或子女普及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三)注重精神慰藉,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老年人退出社会劳动后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会日益强烈,因此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十分重要。智慧养老作为养老方式的创新探索,应注重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可通过网上虚拟交友平台和线下社区互动活动两种形式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通过参加相关社区活动排解其孤独感。

(四)相关主体协同参与,助推智慧养老落地生根。智慧养老涉及多方参与主体:首先,政府应大力推进智慧云平台的构建、相关行业标准和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其次,企业要抓住发展契机,充分利用政策优惠,研发能为老年人所接受和使用的相关产品;最后,相关服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经验,提高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意愿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