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想
(乡宁县果桑站,山西乡宁 0421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水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苹果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苹果种植园采用的种植方式依然是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技术,因此很多苹果种植园都存在着果树病弱、老化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苹果种植业的发展,研究和发展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农业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苹果栽培技术方面,我国的选择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选择乔砧大树栽培还是选择矮砧低树栽培,对于我国苹果种植业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的乔砧大树栽培过程中,果树的根系会比较深,因此果树具有更强的地区适应性,可以在水分含量较低的地区尤其是山区进行栽培种植,但是乔砧大树种植的果树结果时间较晚,因此其前期利用率相对较低,除此之外,乔砧大树种植还存在果树形体较大,因此种植过程中的修剪不够便利、容易产生病虫害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尝试矮化密植技术,通过选择矮化砧木、室内嫁接的方式来栽培果树,以此来达到增产的目标。
相较于我国,欧美发达国家开展苹果种植的过程中,大部分选择的都是矮化密植丰产技术,因此在栽培后对当年的结果要求相对较低,并在随后的每年中提升产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种植人员通常在三年最优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在随后的年限中每年产量都可以达到2 500 kg/667m2以上。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会不断的对栽培技术进行改善,同时强化苹果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力度,以此来最大化土地资源的使用程度,不断提升苹果的产量以及品质。
在应用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矮化苹果密植园地。为此,种植人员首先需要对园地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以说在种植过程中,园地的选择将会直接决定种植能否成功,由于矮化苹果的果树根系相对较浅,因此需要经常灌溉才可以保持健康的生长。在这样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在选择种植园地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具备灌溉条件的园地来开展果园的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种植人员还应尽量选择地势较缓或者缓坡的沙壤土来进行种植,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将种植园地选择在低洼处,以此来保证果树的健康。
在完成种植园地的选择后,种植人员需要对苗木进行选择,在此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先对砧木进行科学的筛选,通常情况下,种植人员应结合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来选择矮化自根砧或者中间砧,保证果苗可以较好的适应种植地区的气候。在完成砧木选择后,种植人员可以结合砧木选择、市场需求、产量以及抗病性等因素,综合性的对苹果品种进行选择。如果果园的面积并非巨大,则种植人员应更多的选择一些大众品种来开展种植,以此来避免销售过程中遇到市场开拓问题。在果园面积巨大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可以考虑同新品种需求单位进行合作,对优质新品种进行种植,以此来创建具有特色的品牌,最终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投资能力,对苗木的规格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在种植人员自身资金较为充足时,推荐选择两年生且自由分支的苗木进行种植园地的建立,由于该类苗木通常需要预定,因此可以直接对苗木的各项指标进行确定,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更容易把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则可以选择10个月或者1年生苗木,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类苗木前期购入价格相对较低,但是结果和丰产期都会相应延迟,因此资金回笼也会相对较晚。
最后,种植人员还需要对栽植密度以及灌溉设施进行选择,其中,矮化密植的苹果品种通常可以选择为双行密植,但是在农业研究过程中发现,从投资效益、果园管理、产量以及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单行密植具有更优的效果,因此需要种植人员合理选择。在确认种植密度之后,种植人员需要在种植园地之中安装一定数量的灌溉设施,以此来保证在定植之后可以及时进行灌溉。如果种植人员的资金较为充足,推荐选择微灌设施,更好的提升灌溉效果。在种植园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在果树的根部安装湿度探头并连接自动灌溉系统,以此来更好的降低田间管理难度。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人员可以在控制位置安装加肥管,利用灌溉系统进行追肥,从而促进果树的健康生长。
修剪工作将会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状态和结果情况,通常情况下,矮化苹果树应呈现为高纺锤形状,树高在3.6 m左右。种植人员在修剪过程中,并不需要固定结果枝组,而是可以随时将较粗的枝组疏除,并培养新枝成为结果粗枝。在对苹果进行定植的过程中,如果选择在春季定植,则需要针对性的进行修剪,对于9~16个分支的果苗,通常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将其超过60 cm的分枝剪去并确保果园中果树主干高度大致相同即可。对于分支较少或者没有分支的苗木,种植人员需要在中心干1.6 m的位置进行短截,并结合情况开展隔芽和刻芽处理,以此来帮助新枝快速长出。如果定植时间选择在夏季,则需要对中心干上部分分支进行摘心处理,帮助其在当年开花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人员应在种植的第1、2年让果树结果,以此来避免分支变粗导致果树失去高纺锤形。
在定植后的第3年果树成长到3.7 m左右之后,种植人员便可以让果树顶端结果,在此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将顶端弯曲、长势不良的结果枝条去掉,以此来对果树的高度进行科学的控制。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需要在修剪过程中将长度超过了90 cm或者直径超过了3 cm的分枝全部去除,并将下垂较为严重的结果枝条适当进行回缩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定植6年之后,果树便进入了盛果阶段,在此阶段中果树的结果、生长等情况都已经趋于稳定,种植人员需要将果树的高度控制在3.6 m左右,在开展树高控制的过程中,推荐种植人员选择回缩长势不良结果分枝的方式,以此来最大化保证果树的健康和种植的经济效益。
种植人员需要结合种植园地的土壤情况来开展土壤管理,例如在土壤瘠薄的丘陵山地果园中,可以选择深翻扩穴的方法,以来保证活土层的厚度。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可以通过果园生草以及覆草的方式来提升土壤之中有机质的含量。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对于果园的土肥管理要求较高,种植人员在开展土肥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均匀、及时、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同时合理运用叶面肥,以此来达到保证果树健康生长的目标。在施肥过程中,氮肥、磷肥以及钾肥的施用比例应控制在2:1:2,保证各种肥料的供应。在为果树施用有机肥的过程中,最好的施肥时间为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需要注意的是,在果树的生长期内,种植人员每年需要进行2~3次的追肥,其中萌芽期主要追施氮肥,其它时期则需要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种植人员还可以在每年的7—8月采摘一些成龄果树的叶片送到专业机构进行营养以及矿物质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来针对性的调整土肥管理方法。
在灌溉管理方面,种植人员应注意根据果树的需水规律开展灌溉,及时为果树浇灌花前水、膨果水以及封冻水等。针对果园的病虫害管理,种植人员应将预防作为工作的重心,通过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的方式,尽可能的提高苹果的安全和品质。在果实成熟后,种植人员应适时采收,避免早采或者晚采导致的产量以及品质下降。
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为提升苹果的产量以及品质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这一种植技术的优势,种植人员需要重视种植技术的学习,科学的开展各阶段工作,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相信随着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我国苹果种植行业的发展也会也来越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