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重点分析

2021-12-26 19:27:42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网幕白蛾普查

李 明

(常州市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常州 213200)

0 引言

在现阶段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各个层面的疫情防疫工作的开展,成为每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因此国家会投入更加多的资源在危害和防治技术管理和控制上,形成健全的危害和防治技术体系,由此驱动实际危害和防治体系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1 美国白蛾的特点分析

美国白蛾是国际性检疫的对象之一,又将其称作为美国灯蛾或者秋幕蛾。其特点主要可以归结为:此危害一旦发生就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一夜之间可以吃光成片的绿色植物;食性也比较繁杂,无论是林木和果树,还是花卉和蔬菜,再者是农作物,牵涉到300多种绿色植物,都可能成为他们的蚕食对象;繁殖能力比较强,一次繁殖数量很多,一般情况下一头雌蛾可以产卵800~2 000粒,如果是能够坚持一个冬天的雌蛾,一年可以产卵3 000万头,最多的可以达到2亿;有着比较广泛的传播途径,一年四季都可以随着任何媒介去进行传播,远距离传播的条件也比较成熟;这种灾害可能对于民众产生严重的危害,成熟幼虫一旦进入到农户或者居民家中,或者公共场所,就迅速去寻找食物,或者寻找化蛹的空间;它们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耐饥饿能力强,15天不饮食,还是可以正常的存活,因此对于植物有着比较大的危害。

2 美国白蛾灾害在我国的发生历程

美国白蛾在我国江苏地区发生了多次,一年有三代,对于这个发生历程进行分析,其特点集中体现在:1~2龄群集在叶子北面,会将叶肉作为食物,上表皮和叶脉往往会被保留下来,因此可以看到的是被害叶子往往呈现出沙网状;3龄前群居在叶片上,还会吐丝结网,并且会吞噬叶片;3~5龄的幼虫可以将叶片咬透,然后在对应的叶子边缘啃食;4林后的幼虫,会脱离对应的网幕,处于分散的状态,实际的危害更加大,可以将其界定为暴食阶段,因此整片叶子也会被吃光。成虫体都是白色的,长度为9~13 mm;幼虫达到6~7龄的状态,头部处于黑色的状态,体型也比较细长,圆筒形明显,背部有黑色纵带,在两侧有黑色毛瘤,并且生长着丛白色毛发。

3 美国白蛾灾害发生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美国白蛾灾害,对应区域相关部门必须要迅速响应,采取更加针对性的举措去进行治理和控制,这样才能够使得灾害的程度得到控制。面对这样的灾害,实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3.1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

在报告频率来看,主要将时间节点放在:周的层次上,也就是说形成对应周报告制度和周通报制度,确保在此方面的疫情信息可以迅速的汇合。在一开始发现美国白蛾疫情的时候,就需要立刻向地林业主管部门通报,相关部门需要在48 h内进行核查,并且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提交对应核查结果。各级部门也积极将对应的疫情情况和防控情况进行通报,以确保实际信息能够进入到流通的状态。

3.2 形成完善的普查体系和重点监测体系

除了需要进行报告之外,还需要进入到普查和重点监测的状态,这是后面各项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切实发挥效能,形成专业普查监测队伍,积极制定对应的普查监测方案,确保能够做到针对性的应对;充分发挥基层,尤其是村级监测人员的效能,确保在4—10月期间可以对于辖区内的各种林木,各种果园,各种农田进行深度全面的调查,尤其是交通沿线区域,庭院区域,货场区域,饭店区域,厕所区域,林木加工区域,养殖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做到有重点有难点的去开展,并且依照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除治的基本原则,来部署好相关方面的工作,这样可以为实际防治效果的提升,产生多维度助益。详细来讲述,如下为实际普查的细节性内容:

3.2.1 制定普查监测时间表。详细来讲述,将其归结为越冬代,卵,幼虫,蛹四个阶段,并且对于四个阶段中的代际进行归类,界定清楚对应的时间,然后在后续监测工作开展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的时间规划来进行。

3.2.2 设定更加精细化的普查监测地点。在秉持全面普查监测原则的过程中,对于没有发生的区域和发生的区域要区别对待,但凡靠近的区域,无论是林木和车站,还是码头和机场,乃至是旅游景点和货物存放点,再者是农村房屋和道路,都需要将其界定为重点监测区域,这样才能够使得监测工作朝着更加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3.2.3 对于相关的树种进行全面的调查。也就是说观察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对于它们喜欢的树种进行备注,做好统计和分析,确定对应的占比,然后依照排序将其罗列出来,这样的数据信息也将作为后续开展全面调查工作的重要依据。

3.2.4 采取更加持续有效的调查方法。不同阶段的虫害,其需要采取的防治调查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初龄幼虫网幕期进行调查,需要将自然村、居民矿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区域作为重点,公路区域需要以道班为重点,铁路需要以站段为重点,街道需要以社区为重点。对于每个点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确保以100~300柱树木作为间距来做好检查,观察的内容有:树上是否有网幕,计算对应的网株率是多少,对于平均每株网幕数量进行计量。再者在位置上,第一代幼虫网幕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对于第二代第三代幼虫网幕,多数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对于成虫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此时可以使用黑光灯或者性诱剂来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对于实际发生期进行判定;成蛹期限的调查,此时需要关注的调查节点有:在老树,在乱石中,在墙缝等场所,多数可以采集越冬蛹100~300个,还有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可以在下部围草集或者野外采集到的对应的化蛹,在此基础上对于实际的蛹寄生率和死亡率进行调查。对于卵期而言,在调查的时候,在野外采集到10块卵,对于其中的数量进行统计,观察实际的孵化日期,孵化数量,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对应的孵化率。

3.3 强化检疫封锁,避免疫情出现传入或者传出

产地检疫属于检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控制疫情的流动性,确保其在对应的区域内得到控制,不要让相关的植物或者产品不断蔓延出去。在检疫封锁的过程中,相关植物或者产品的运输都需要得到检疫部门的批准,这样就可以使得实际的疫情控制进入到理想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好木材检查站的效能,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定临时机构,以确保对应检疫工作得以全面开展,确保实际白蛾的处置能够进入到依法的状态,还可以为后续除害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县级森林植物检疫机构而言,需要切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强化对于货物集散地区、集贸市场的检查,确保疫情可以更好的控制和管理。

3.4 运用综合手段开展防控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要采取更加综合性的手段,这样才能够使得防控工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关注的节点放在如下几个环节:其一,剪除网幕技术。在对应的阶段,以剪除幕布的方式,构建理想的无害化环境。其二,杀虫灯诱杀。在对应区域使用杀虫灯来进行诱惑和捕杀,这样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疫情控制效益。其三,绑草把,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预防手段,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其四,涂毒环技术,在实际技术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对应的程序来进行,才能够发挥对应技术的效能。其五,释放周氏啮小蜂。需要寻找对应的蜂种,在适当的时候来进行释放。其六,将多角体病毒纳入到实际防治体系中去,发挥其效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国白蛾发生灾害之后,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手段去应对,这样实际的防治技术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效能。再者还需要积极建立对应的防疫机制,预防机制,治理机制,这样才能够驱动实际美国白蛾的灾害风险控制到合理的状态。

猜你喜欢
网幕白蛾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7:58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低温推进剂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性能研究进展
制冷学报(2019年3期)2019-06-20 09:03:40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8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3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人工剪除网幕对美国白蛾的防效试验
美国白蛾生活史及其性诱集监测预报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