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超低量喷洒木烟碱防治花布灯蛾初报

2021-12-26 18:11金贵林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飞防微囊花布

金贵林

(大连金普新区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大连 116600)

0 引言

花布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以幼虫取食栓皮栎、辽东栎、槲栎、柞栎、蒙古栎、板栗、柳等树木的芽苞、叶片危害为主,严重发生时可将被害树叶片全部吃光。属偶发性害虫,在大连主要危害壳斗科栎属植物,以3龄幼虫在虫包中越冬,翌年早春幼虫爬出虫包,栎属植物的芽苞、新叶,严重发生时可将被害树新发芽、嫩叶全部吃光,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2016年4月初,大连市金普新区金石滩街道金狐山、董家沟街道煤窑村、山口村以麻栎为主的栎属树林中爆发花布灯蛾幼虫,发生面积超过0.13万hm2,有虫株率高达90.85%,麻栎树枝条上爬满幼虫,虫口密度500~960头/株。4月中旬随着气温上升,麻栎树萌芽期到来时,花布灯蛾幼虫爬行于树干或伏在枝头,取食麻栎树刚萌动的芽包,至早春麻栎树无绿叶长出,严重影响麻栎树的正常生长,防治迫在眉睫。由于花布灯蛾发生区域地处黄海海滨山区,山高、坡陡、林密、林内荆棘丛生,无法开展人工和机械防治。飞机喷药是最佳防治方法。即可克服防治区地形复杂等不利因素,又可迅速消灭虫害,控制灾情,保护栎树资源。

1 飞机防治花布灯蛾幼虫的技术路径

根据交互用药原则,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首先筛选可满足发生区无污染环境、对人、畜、禽类、鱼类等无害的新一代植物源药物作为防治用药。然后在地面开展模拟飞机喷洒防治花布灯蛾幼虫药物的药效试验和药液浓度配比试验。在模拟试验达99%以上的杀虫效果后,开始试飞一个架次,之后对试飞架次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如果喷药3天后的杀虫效果达到90%以上,就可以开展其它架次的飞机防治作业。如果喷药3天后的杀虫效果达不到90%以上,则需要查找原因,进行药物浓度和沉降剂用量等调整试验,待调整试验达到预期杀虫效果后,再开始试飞一个架次,之后调查飞防喷药3天后的杀虫效果是否达到90%以上,然后再决定是否开展其它架次的喷药作业。整个发生区域飞机喷药作业完成后,开展防治效果调查,总体评估此次飞防花布灯蛾幼虫效果。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董家沟街道煤窑村西寺沟屯西大山,花布灯蛾爆发区内。试验树种为处于萌芽期的麻栎树,平均林龄为3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50 mm,年平均气温10℃,土壤为棕壤土。小班号X9,面积5.16 hm2,坡向西南,树种组成10组,坡度5°~7°,商品林。

2.2 试验材料选取

2.2.1 药物筛选。根据受害麻栎树未发叶,花布灯蛾幼虫在支杆上活动,取食新萌发芽包的特点和发生区域内分布着养殖场、水塘、旅游景点、居民点、山体公园等客观因素,需要选择无环境污染,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以及具有持续性药效较强的植物源药物。依照上述条件要求,结合多年森防工作实际经验,选定新一代植物源杀虫剂——2.8%木烟碱微囊水悬浮制剂做此次飞防的实验用药。

主要依据:一是根据资料李贵明等证明木烟碱微囊水悬浮剂对美国白、杨扇舟蛾和落叶松毛虫3种害虫的幼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用药量600~999 g/hm2的防治效果88.4%~100%。其中,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达到100%,木烟碱微囊水悬浮剂速效性优于苦参素,由于皮囊保护,有效避免了光解,持效性较好,达到10天以上。花布灯蛾与美国白蛾同属于鳞翅目灯蛾科昆虫,木烟碱对同是灯蛾科的花布灯蛾幼虫应该有效。二是木烟碱是从天然有毒植物中提取的杀虫成分,有效成分进入虫体阻断神经传导系统致。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药剂的特点,不会造成施药区域养殖场、水塘、人、畜、禽、鱼类伤害。三是2.8%木烟碱微囊水悬浮制剂属于新一代纯天然高效绿色环保型杀虫剂,符合交互用药原则,可避免造成森林环境污染。

2.2.2 沉降剂选择。考虑发生区地处沿海,春季风大、风多、风向不定等因素,飞机喷洒的药液易受气流影响,产生漂移和蒸发,影响防治效果。根据飞防美国白蛾作业经验,选择尿素作为沉降剂,加速沉降、减少蒸发,保证飞机洒下的药物不受气流影响产生漂移飘散,迅速降落,附着在栎树枝条、虫体上和地面,起到立体杀虫效果。尿素又是优良的氮肥,能起到施肥、复壮受害树木的作用。

2.2.3 施药器械及对象选择。选用山东潍坊金亮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80系列弥雾机作为施药器械,试验地点是花布灯蛾发生区栎树林,试验对象花布灯蛾3龄幼虫。

2.3 试验方法

2.3.1 地面模拟施药。共设4个处理。即用2.8%的木烟碱微囊水悬浮剂水剂按15倍(66.6 g/kg)、20倍(50 g/kg)、25倍(40 g/kg)3个浓度配制成药液,15 kg/hm2进行喷雾,即要达999 g/hm2、750 g/hm2、600 g/hm2的用药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0.04 hm2,小区内按“对角线”选取5棵样树作调查树,其余供试树作为宏观调查树。

试验区于2016年4月15日喷药,施药后,试验区内每株调查树下,以树冠投影大小为标准,清理地表植被并踏平浮土,以便观察落地死虫。施药后第1、3、7天调查树下死亡虫数,最后一次调查,用震落法震落树上遗留死虫和活虫,分别统计汇总。

用2.8%苦参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布灯蛾幼虫,施药7天后,3个剂量的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9.8%。通过表中数据分析,从用药量上分析:2.8%苦参碱微囊悬浮剂用药量600 g/hm2(即40 g/667m2或40 g/kg)最终防治效果与750 g/hm2和999 g/hm2基本相当。施药后1天内幼虫死亡率达到40%以上,3天内达到死亡高峰,防治7天后幼虫死亡率达到99.8%以上,接近100%。由于微囊保护,该药具有持效性,用药量600 g/hm2的试验树随后几天还会有幼虫死亡。

由此得出:用药剂量为2.8%苦参碱微囊悬浮剂600 g/hm2,即40 g/667m2的用药量,施药7天后杀虫效果接近100%,可以作为首架次飞机喷洒药液的配比浓度。

2.3.2 首次飞防效果调查。4月23日实施首架次飞防。选用运五B型飞机常量施药,该机装药液1 000 kg。其中,2.8%苦参碱微囊悬浮剂20 kg,尿素沉降剂20 kg,施药地点是董家沟街道煤窑村靠近海边的山林,施药面积333.33 hm2。分别于施药第1、2、3天后开展调查,选取部位是山的下部、中部和上部,每个调查点面积0.04 hm2,小区内按“对角线”随机选取5棵树样树作调查树,其余供试树作为宏观调查树。总体观察,在试飞架次作业区域内,飞机洒药1~2 h后,花布灯蛾幼虫开始掉落地面,1天后死亡数量达到39%以上,2天后死虫数达到70.9%以上,3天后达到最高峰,死虫数达到90%以上,试飞区内未出现人、畜、禽、鱼类中毒事件发生。由此可见,试飞用药品种、剂量和沉降剂用量选择准确,飞防花布灯蛾幼虫初步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开展其它架次飞防作业。

2.3.3 飞防总体效果调查。首次飞防3天后,在2016年4月27日至30日连续开展飞防作业四个架次,于4月30日早晨8点完成飞防作业。从5月1日开始总体飞防效果调查。随机选择不同坡位、坡向,风口、山顶、沟谷等进行取样调查,每个调查点面积0.04 hm2,小区内按“对角线”随机选取5棵树样树作调查树,其余供试树作为宏观调查树。调查时间:飞防后第1、3、7和10天。

调查结果,飞防1天后死亡率均在40%以上,死亡高峰出现在第3天,一周后除了风口死亡率在99.1%外,其它地方死亡率达到100%。作业区内未发生人畜中毒事件,作业区内鱼塘、畜牧养殖场等正常经营,旅游餐饮等业态未受影响,正常经营。

3 试验结果

此次飞防作业表明:在金普新区沿海、春季栎树萌芽期树木未展叶之时,用2.8%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开展飞机超低量喷雾作业防治花布灯蛾幼虫,效果十分显著,做法可行。采用药剂量40 g/667m2(即40 g/kg)、沉降剂15 g/667m2的混合药液飞防作业7天后,防治区内看不到花布灯蛾幼虫存在,基本达到100%的杀虫效果。飞防5~7天后,栎树开始萌芽展叶,远看防治区隐约出现新绿,两周后栎树树叶全部展开,生长正常。作业区内生产生活正常,未出现人畜禽鱼类中毒现象发生。飞防1年后,飞防区内生态环境未发生任何改变,栎树林生态环境稳定,林内植物生长旺盛,无其他病虫害发生。飞防4年后,作业区内几乎看不到花布灯蛾幼虫及越冬虫包,栎树林生态环境稳定,无其他病虫害发生,飞防效果持续显现。

4 结语

本次在辽南沿海地区早春未发叶栎树林内,采用2.8%苦参碱微囊悬浮剂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花布灯蛾3龄幼虫,用药剂量合理,效果显著,对人畜安全,对禽类、鱼类未造成伤害。经过连续4年观察,飞防区内再未发生花布灯蛾虫害发生,虫口密度低于1%,飞防区域内生态环境稳定。本次作业采用生物药剂木烟碱加入尿素沉降剂进行超低量喷雾为辽南开展飞机防治花布灯蛾幼虫积累技术和经验。经计算本次作业成本11.72元/667m2。

猜你喜欢
飞防微囊花布
微囊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BMP⁃2缓释型PLGA微囊作为引导骨再生支架的初步研究
华夏统联:以飞防为切入点向服务商转型
一块花布
一块花布
一块花布
农 忙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二代粘虫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