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穆阳芬
2015-2016年是农资经销商转型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无人机飞防发展的重要时期。黑龙江华夏统联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也在这个特殊时期,以飞防为切入点,由传统农资批发向农业服务转型。
张书涵是华夏统联负责人之一。2016年,公司开始考虑平台经销商转型问题。起初,张书涵和同事们在转型电商还是农服中做选择,最终决定走农业服务之路。“对于我们来说,农服也是一种渠道的延伸。”张书涵说,“打药是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东北每户水稻种植面积大,我们看好无人机打药,当时就决定做飞防。”一直以来,从事农药批发的张书涵,坚信用飞无人机打药是将来主要趋势。
通过在一些地区实际实验后,华夏统联2017年开始正式开展飞防业务。公司购买了植保无人机,张书涵和其他同事都做起了飞手,两人一组为农户打药、施肥。一开始,农户并不接受。所以公司提供免费肥、药和飞防服务,并在黑龙江虎林市做示范推广。经过2017年的推广,公司飞防作业逐渐得到农户认可。
2018年,随着飞防的需求和面积逐渐增大。华夏统联开始雇佣专门的飞防作业队,同时与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极飞科技提供无人机及培训服务。在县域内建立基层飞防服务站,为零售商提供无人机、售后服务及培训服务。2018-2020年共建立74个基层飞防服务站。“基层飞防服务站相当于一个县级无人机4S服务站,提供无人机维修、保养、维护、培训等服务。”张书涵说。基层飞防服务站通过为零售商提供农药产品以及一系列飞防服务,实现“产品+服务”的流通渠道。通过这一模式,公司也从飞手、药剂、飞机、技术全方位服务于农户,实现良好的飞防效果。
华夏统联通过基层飞防服务站培训,不仅带动了产品,同时,通过飞防结合药剂的服务让农户更省事、省心,种植效益也高了。很多农户通过培训,不仅为自己地里打药,还通过为其他人打药,提高收入。
张书涵告诉记者,从黑龙江省来看,目前无人机飞防已比较普遍。现在无人机飞防需求最大的是水稻,播种、施肥、打药,都能实现无人机作业。部分农户也拥有无人机并可进行飞防作业。“以前无人机飞防打药是10元/亩,现在是2-3元/亩。单纯的无人机作业越来越便宜、普遍。”
无人机飞防普及性越来越高,基层飞防服务站模式的优势就减弱了。原来农户找不到植保无人机,现在却容易获得,农户的依赖性变小。农户自己购买无人机的优势是作业方便,但农户对药剂调配、喷洒量、助剂等并不了解,导致喷洒效率低,要多于平常两三次的喷洒次数。张书涵认为,不能再仅仅围绕无人机,而是要发展能够为农户增产增收的服务、技术和产品。
过去五年,针对水稻飞防服务,华夏统联克服了很大困难。专业的药剂、助剂是飞防效果的关键点。不同的药剂作业的对水量、喷洒的高度、速度、喷幅不同,如喷施水稻除草剂时,方法不当会造成漂移药害。通过2018-2019年的大量实验,他们最终能够有效完成除草剂作业。此外,针对近年来台风对水稻造成的影响,华夏统联推出结合飞防来解决的飞防抗倒伏调节剂。
通过产品的技术应用,增加农户需求是华夏统联的优势。“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们最大的价值是在于技术应用,为农户实现了更好的飞防效果。同时,我们通过技术优势获得了更多渠道。”张书涵说。下一步,张书涵希望,借助之前积累的飞防服务技术优势,进一步做针对水稻的套餐模式。为水稻后期生长提供杀菌剂、叶面肥及其他功能性产品,通过套餐化结合,达到水稻防病增产、调节品质目的。
2020年,华夏统联共完成飞防面积200万亩左右,还在虎林市建立了无人机服务中心。当前农业服务方兴未艾,华夏统联正是经销商农服实践的一个缩影。立足黑龙江,针对水稻,从单纯的无人机作业到提供更系统的飞防服务,张书涵和同事们不断深耕基层农业服务,同时以农户增产增收、作物品质提升为目的,重视技术应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