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海阳市小纪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山东海阳 2651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则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只有集体经济搞好了,农民才能有发家致富的奔头,才能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大。制约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最大问题就是村集体无钱办事、有心无力。解决这些问题,仅靠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自身造血功能,这样才能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集体经济成为民心所向、民利之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就要兴旺,这样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富裕。过往老百姓的单打独斗,只能保证少数富起来。而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将老百姓抱成团,形成强大的经济发展体,有效应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同时,也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将老百姓吸引进来,将老百姓重新组织起来,最终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职业农民队伍。总之,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补齐乡村振兴的最后短板,才能让老百姓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为深入贯彻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山东各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集体经济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带动一大批行政村争相效仿,借鉴发展。但是,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制衡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就部分农村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典型的吃财政饭倾向。财政扶持多,农村经济势头猛进。而一旦地方财政吃紧,加上各项支出增多,民生政策惠补不到位,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失去动力。加上,个别内陆地区存在资源匮乏、设施落后、模式单一、人居环境差等问题,造成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呈现典型的“空壳村”。而随着人口的减少,经济的“空壳”也将成为常态。此外,农村还存在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为道路硬化没有得到解决,机械化作业推广难度大,或者基础农田用电未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老百姓拜金理念愈发强烈,一切向“钱”看时刻冲击着民众的大脑,个人利益至上,不看重集体发展得失,社会个体化现象格外明显。尤其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至上的农村合作经济形式,不重集体的个人利益至上理念,将严重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难以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
盘活集体经济,离不开基层农村干部。但是,现在的基层干部,多数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学习创新能力不足。受限于此,即使他们想搞好集体经济,也难以拿出好的创意和项目支撑,使其发展集体经济有心无力。此外,乡村干部的工作重点,多放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很多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概念。
各地农村千差万别,地方区域特色显著,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理应独居特色。要尊重地方资源特色,加快土地流转、发展村镇旅游、推进一村一品,实现乡村资源经济常态化的最大利用。要紧抓“互联网+”机遇,灵活资源开发、产业复兴、政策带动等等,实现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区别对待。经过不断的尝试,小纪镇李家疃村探索出了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一是支部领航,让合作社发展壮大起来。李家疃村山地较多,农作物种植不占优势,传统的梨树种植以散户为主,品种杂乱、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足。2018年10月,村党支部成立了海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破解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乏力的困境。合作社成立初期,村民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仅有十几户入股。面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技术骨干到淄博、辽宁等地取经学习,并多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研究,确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为了动员村民入社,党员带头入股,并将全村38名党员分成四个小组逐户做工作,鼓励村民入社入股,有了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村民入股积极性逐渐高涨,目前合作社入社了151户、263人,群众入社比例达到58%。
二是因地制宜,把土地整合利用起来。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项目,对新整合的超40 hm2优质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带领村民发展梨树种植产业,对老化品种进行了更新换代,发展种植丰水、黄金、秋月三个综合效益好的品种,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统一安排销路,保证村集体和社员收入。对流转的超100 hm2山峦荒地,由合作社牵头,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发展种植楸树、核桃树等经济苗木。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对接有意向的投资商,引进投资1亿元的益生生态养殖繁育项目,让村集体土地释放更大效益。
三是合理分配,让入社群众的生活好起来。在合作社收益分配上,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科学制定入股及分红方式,入股土地每亩为1股,入股的资金每200元为1股。年底提取10%作为合作社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弥补亏损、公益事业等;支付农户土地股保底租金,每股200元;支付集体股60%;40%按股对入股村民进行返还,让入社老百姓见到实惠。同时,村党支部向上级争取资金修建了2个平塘、6 km山路,合作社的水利设施和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蓄足了后劲。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除基建工作到位,还需资金、人才、技术等的支撑,以优化集体经济环境,为振兴乡村保驾护航。
第一,财政、技术等惠民补贴到位。在财政惠民方面,每年财政以刚性指标划拨专款,用于扶持集体经济,振兴乡村发展。同时,随地方财力的增长,每年都要按比例增加。财政到位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资本融入,完善农业担保机构,为集体经济经营主体担保提供保障。在技术惠民方面,借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各级成立专门的对接网络信息服务站点,确保覆盖农产品供应、新农技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资管理等新技术推广到位。
第二,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经营主体。首先,做好农民技术培训。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关键在于老百姓,最关心的也是老百姓。由此,要利用好这些主体对象,通过专家授课、建村图书馆、田间技术培训等方式,增加民众在农业知识、种植技术、饲养方法等方面受培训面,增强其靠农机发展、借技术吃饭的意识,以培养振兴农村发展必须的技术型农民。然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靠政府政策引导,以补贴、奖励等形式,选聘高素质大学生群体,投身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以兴办田间学校、建高科技示范园等形式,聘请专业农技专家走向田间,手把手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最后,完善村经营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大厅,做好土地流转、农技推广、资产管理、惠农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服务工作,确保老百姓有问题有地方咨询,有问题中有地方交流。
一切农村事务的发展,都离不开老百姓群体。振兴乡村,发展集体经济,同样不能脱离群众。在此,需要培养老百姓的集体主义观念,提升思想觉悟,以行动上自觉主动配合发展集体经济。
第一,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好微信、广播、网络等主流宣传媒介,介绍发展集体经济的实惠,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到集体经济中去。利用好节假日、重大活动等等,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以拉近群众关系,增进集体主义观念。第二,发展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是老百姓参与集体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由此,倡议大力发展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等群众公共组织,不断增强老百姓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培养群众参与集体活动的热度,进一步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乡村振兴工作与盘活集体经济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有集体经济盘活了,农民才能有发家致富的奔头,农村才能成为民众向往的地方。这些年,各地下大力气发展集体经济,切实带动一大批行政村发展起来,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就此,我们必须要摆正心态,要意识到农村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当下时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机遇,探索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并以最大程度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撑,优化集体经济环境,为振兴乡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