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大皿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析

2021-12-26 02:14夏田开
南方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风貌民居村落

夏田开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144)

传统村落不仅承载着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还承载着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又缺少相应的保护与发展机制。众多学者从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治理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等多方面针对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林琳等以文化景观的角度为发掘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与整治村落环境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1],荣玥芳等以乡村振兴的视角和发展理念对界岭口村展开探讨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村落的具体对策[2]。李丽娟、彭雁翎和张烜若则从文化旅游的角度出发,对恢复乡村活力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村落的发展路径[3-5]。本文对浙江省磐安县大皿村村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以保护和发展的角度,从建筑与风貌保护、公众意识培养和村落旅游发展3 方面提出了大皿村未来改进的方向。

1 村落风貌与文化价值

1.1 村落历史

大皿古称皿川,是一座以羊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始建于唐武宗年间,今为磐安县双峰乡政府所在地,村落位于群山包围的山坳中,如巨大器皿,得名大皿。唐代时,西晋开国元勋羊祜后人,大皿村羊氏始祖羊愔居住于此,在此之后形成了大规模的羊氏族人聚居地。唐武宗年间,羊愔科举考试及第,至嘉州夹江县(今四川夹江)做县尉,因遭杨弁之乱,弃官到皿川隐居,传说在此食菇成仙,距今已有1 160 余年,为大皿村增添了丰富的文化传奇色彩[6-7]。在历史上,大皿共走出进士6 人、武状元1 人、举人8 人,文化积淀深厚,为村落增添了兴学重教,勤耕苦读之风。

1.2 村落布局

村落古建筑沿皿溪两岸分布,向东西两侧延伸,通过南北巷弄相联系,形成一水横穿、两山对峙的古村落棋盘式布局。在村落建设早期,村中仅3 座石桥连接东西两侧,双峰山似“羊”字羊角,3 座石桥连接的道路似“羊”字三横,皿溪则为“羊”字一竖,与“羊氏”形成了天然的吻合关系,成为了村落繁衍生息的风水宝地。村内建筑多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建筑单体,纵向或横向拼接组成,形成多进多轴线的封闭性院落。大皿村众多古桥与河流两岸街道相连接,两侧建筑多面朝河流,建筑界面以山景为衬托。

1.3 历史建筑

大皿村沿河而建,村落历史建筑保存完好,有多处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有前园三层楼、清德堂、进士牌坊与节孝坊。前园三层楼正厅为穿斗式重檐楼阁,南北厢房为穿斗式建筑结构,楼房精雕细琢,堪称中西合璧的艺术典范。清德堂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为贡生羊元勳所建,是一座典型的按照山区地理环境进行布局的民居建筑,建筑的梁架结构、牛腿、窗格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反映了浙中山区的建筑特色[8-10]。进士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纪念宋代进士羊永德而建。节孝坊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于牌坊年数已久和一些历史事件,牌坊部分刻字已不存,但整体仍比较完整。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明清历史遗迹散布于村落各处。

1.4 文化价值

大皿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保留着完整的街巷格局体系,独特的古村落布局、空间形态和街巷空间,众多极富浙西地方特色的民居、祠堂、古井,同时还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峰炼火、竹编工艺及大皿宫灯,作为一个历史与文化十分丰富的江南古村落,大皿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 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保护问题

大皿村中历史建筑众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实地调研与走访发现,许多历史建筑与村民住宅由于年久失修,其建筑结构与建筑外观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损坏,少部分建筑存在坍塌的风险,安全隐患较大。村中除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外,其他多处明清古建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民居,由于其建设历史悠久,无人居住与管理,已经处于近乎毁灭的状态。

大皿村除古村落核心部分外,村南及村北均分布有数栋3~5 层村民自建房,其建筑高度与外观已经影响到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由于村落对个人房屋建设无明确规定,许多居民楼建筑形制、建筑高度和建筑色彩与传统建筑有着较大的差异,影响了传统村落的景观风貌。

2.2 村民保护意识问题

村民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通过实地调研与走访,许多历史民居的建筑结构与外观都有较大程度的损毁,但一些村民不愿对传统民居进行整修,其观点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筑更新,不如就地拆旧建新更为经济划算,即便是这些建筑的保留会对村落的旅游发展有利且可能为自身带来收益,村民还是保留着“宁拆不修”的思想状态。传统民居是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独栋院落与住宅的排布与连接,从而组成传统村落完整的空间形态。传统民居一旦消失不仅是村落文化的一大损失,也是对原有传统聚落肌理的破坏,民居所承载的“乡愁”和文化记忆也会随之抹去。

2.3 旅游发展问题

大皿村土地资源稀缺,但历史文化丰厚、自然环境优越,旅游业是大皿村的支柱性产业,大皿村已经在旅游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系统性的问题。1)旅游发展缺少合理规划,村镇在旅游发展中处于“边走边看”的状态,缺少统一性的规划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使得村镇旅游发展缺少延续性和创新性,难以打开新局面。2)旅游资源整合度较低,缺少高质量、系统性的旅游资源整合。大皿村的旅游宣传较好,村落历史建筑已经成为了一大名片,但文化艺术表演、民间故事与民俗文化尚没有得到较好的挖掘与利用,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和长效吸引力。

3 村落保护与发展建议

3.1 建立建筑更新机制,制定风貌保护规划

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是村落健康发展的前提与保障。1)对于村内老旧建筑与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政府应当及时建立“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建筑更新与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村落保护,灵活增加资金来源方式;对村内的历史建筑与历史民居进行建档立卡,定期“体检”,检查建筑结构,改善建筑外观;规定修缮法则,应当尽可能的还原原有建造材料、营造技艺与风貌格局。2)对于村落自建房的随意性和自发性对村落整体风貌造成影响,政府应当制定村落风貌保护规划,划定村落核心风貌保护区,对重点区域内,历史建筑周边建筑的建筑形制、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进行规定,防止村民自建房屋的盲目性扩张影响传统村落风貌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3.2 增强村民村落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参与

传统村落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好古村落的传统价值和文化资源需要政府与村民在思想层面上达成一致。1)作为村落的主人,村民是村落保护行动的主体,应当给村民提供参与村落发展讨论的机会,通过宣传教育提升文化自觉与行动能力,鼓励村民参与其中。例如,可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定期发布古村落保护相关信息,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保护意识。2)应当鼓励村民参与到村落保护的实践中,提升参与能力。例如,可以在制定村落风貌保护规划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对其进行动员,充分聆听意见,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会有传统建筑营建、文物古迹修缮和基础设施的建造等任务,不但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能提高村民对古建筑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3.3 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旅游资源

1)政府应当编制村落旅游发展规划,以规划统筹旅游发展,降低村落旅游发展的盲目性,引导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规划是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编制规划时,应当对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指导思路、设计原则与经营方式进行准确定位,避免盲目开发。2)政府应当以“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为原则,充分调动大皿村资源现状,以文化内涵建设为先导,注重地域文化特色,避免盲目照搬照抄,充分挖掘村落特色资源,创建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旅游文化体验地。

猜你喜欢
风貌民居村落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包裹的一切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