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国际情报组火烧日军仓库

2021-12-25 01:45郭平
妇女 2021年12期
关键词:满洲侵略者大火

郭平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连出现了一个受苏联红军参谋部军事情报组领导的组织——“国际情报组”。

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在大连地区实施放火57次,烧毁日军三个师团全年所需的物资,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中共满洲省委派党员到苏联培训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国际决定,由苏联红军参谋部负责训练中国的爱国青年,组成国际情报组,其任务是破坏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设施和战略物资,钳制日军行动。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先后选送几批中共党员和抗日爱国进步青年去苏联。他们中的一部分到莫斯科红军参谋部军事训练班接受特殊训练,一部分到苏联远东局司令部情报部第四情报科受训。学习的内容有政治、无线电、燃烧、爆破、射击、汽车驾驶等课程,主要课程是燃烧与爆破。1934年夏,大连国际情报组建立。1936年3月,上海指挥部调共产党员秋世显来大连领导情报组的工作。

到1939年,大连国际情报组已经组成了三个小组,分头进行活动,直接和间接参与放火爆破活动的成员达70人,其中大连工人,包括店员占70%,他们既是大连国际情报组的主体,又是放火爆破行动的主力。

烧掉日军三个师团一年的军需

在大连地区发行的日文报纸《满洲日日新闻》1938年4月11日的版面上,刊登一篇配图报道,照片中烈焰飞舞,燃烧产生的浓烟占据了图片的2/3,遮蔽了天空,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前一天在满洲石油株式会社的大火。

这场大火便是大连国际情报组的一个重要战果。在秋世显的领导下,满洲石油株式会社工人吴成江、厨师陆炳义把发火药放置在仓库的油桶上,将日军储存的6万桶石蜡、石油全部烧掉,仓库化为灰烬。

《满洲日日新闻》是南满洲铁道株式會社的机关报,次日的新闻中写道:“大火漫天、黑烟笼罩了大连湾上空,石油烧起的烈火将贮油罐抛向空中,一个接一个地爆炸……现场比台儿庄战场还恐怖……大火整整烧了16个小时,烧毁6万桶石油等战略物资,还烧伤了久保、中村等5名日本雇员,日方估计最低损失也在700万元以上……”700万日元按当时价格可以购买20架作战飞机。

据不完全统计,大连国际情报组实施放火57次,烧毁价值3500多万日元的物资,足够日军三个师团全年所需,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斗智斗勇令敌人防不胜防

大连国际情报组能够取得如此战果,令敌人焦头烂额,正是因为有一批坚强的共产党人冲在了最前面。

他们用手绢包着发火装置:眼药瓶里装上硫酸,用两层橡皮膏封住瓶口,周围裹满了氯酸钾。大约两个小时,硫酸逐渐腐蚀橡皮膏,流到瓶外,与氯酸钾反应燃烧起火。这一过程要两三个小时,成为定时燃烧弹。起火时,现场往往没有一个人影,没有一点儿线索,这种技术很长时间让日本侵略者大为困惑。

包玉侠,大连国际情报组成员邹立升的妻子。在丈夫的影响下,她于1936年正式加入抗日放火团,主要负责交通联络。一次,她到天津取回了一种新配制的烈性引爆物,回到大连时遇到日本警察盘查。突然,她看到隔着两排的座位上,一名妇女抱着没睡醒的孩子,正吃力地往肩上挎着大包袱。包玉侠赶紧走上前笑吟吟地说:“大姐,我帮你抱孩子吧。”那名妇女看她诚心诚意的样子,点了点头。包玉侠双手接过孩子,两个女人亲亲热热地走出了检票口。

后来,这种新型引爆物大显神威,烧毁日本侵略者大量军需物资。

编辑/周开明

猜你喜欢
满洲侵略者大火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火情严峻
致命大火
浅谈在满朝鲜作家玄卿俊作品的主题意识的变化
《竹叶亭杂记》中的满洲萨满遗风
大火中的家——灾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不弯腰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