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丽
(德宏州芒市芒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芒市678401)
芒海镇从2012年开始引进种植冬季烤烟以来,主推烤烟品种云87,该镇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如育苗期选择不当,易使烤烟云87出现早花现象,芒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遮放烟叶工作站芒海收购点通过连续多年的试验证实,采用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预防烤烟云87的早花现象,减少病虫害发生,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2014年芒海镇开始全面推广应用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此后每年种植推广面积都稳定在233.33 hm2左右,并根据每年气候、土壤、病虫害发生等变化情况,不断总结问题,改善推广模式,提升技术标准,最终取得稳定成效。笔者介绍了烤烟云87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旨在进一步推动芒海镇烤烟产业的发展,也可给类似地区发展冬季烤烟产业提供参考借鉴。
芒海镇位于芒市西南方向,距芒市城区84 km,是芒市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非指定性通道,也是芒市对外开放的窗口重镇。东临勐戛镇、中山乡,西北面与遮放镇相邻,南面与缅甸勐古地区接壤,辖区国土面积106.31 km2,边境线长26.6 km,地处北纬24°12′10″、东经98°15′15″~98°27′18″,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 650 mm,年平均气温19.5℃,全年无霜期360 d以上,坝区海拔均在1 600 m以下。全镇辖3个村委会,2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景颇族、傈僳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全镇耕地面积约为766.07 hm2,其中水田236.87 hm2,占耕地面积的30.92%;旱地529.2 hm2,占耕地面积的69.08%。该镇传统产业为水稻、茶叶、甘蔗,2012年以前冬季水田几乎不种植作物,芒海镇人民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调研,结合本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于2012年引进冬季烤烟产业,芒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遮放烟叶工作站芒海收购点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通过连续2年的品种比对试验,在12个参试烤烟品种中,云87表现突出,冬季适宜在芒海镇大面积种植。同时,结合品种特性于2014年开始推广应用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把育苗期选在11月上旬,可以避开芒海镇每年12月、1月移栽时的低温,能够有效减少早花现象,同时避免进入5月份雨季带来的烟叶反青等问题发生。通过连续多年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烤烟云87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烤烟品种为云87,采用392孔育苗盘进行漂浮育苗,当苗高5~6 cm,苗长至4叶1心时便可根据气候条件进行明水移栽。该技术有利于避开低温影响,有效缩短苗床期,减少育苗环节物资及工时投入,并降低苗床期病害侵染概率;可灵活调节移栽期,保温、保水、保肥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早生快发能力强,缩短大田生长期;能够减少大田前期病害侵染,有效促进烟叶成熟采收,提高烟叶产量及品质[1]。
育苗地选择地势开阔平坦,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低,靠近洁净水源,交通、电源方便,且远离村庄、蔬菜地、烤房、有病虫源、周围堆放垃圾、有液体和空气污染的地方,育苗场地以集中连片为主。育苗期选择11月上旬为宜,苗龄40 d左右(播种至成苗)。育苗期重点防治黑脚病、病毒病、烟蚜等,移栽前15 d左右,每池用0.1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150~200 g和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施防治黑脚病,用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800倍液喷施防治病毒病;移栽前5~7 d逐步揭除棚膜,只留防虫网进行炼苗;移栽前2 d用20%吡虫啉可溶液剂4 000倍药液喷雾烟苗作为陪嫁药。优质烟苗高5~6 cm,茎秆高度3~5 cm,叶色正绿,根系发达,茎秆有韧性,烟苗清秀无病虫害,均匀一致性好,达到移栽要求方可移栽。
在大田犁地前每亩撒施农家肥500~1 000 kg左右,增加土壤有机质。深耕晒垡(深耕30 cm以上,晒垡30 d以上),增加土壤温度和通透性。移栽前耙细土壤,开挖四边沟和中心沟(边沟和中心沟比墒沟深20 cm),做到田平土细,排灌方便。按移栽时间(比常规苗早15~20 d)进行理墒打塘,理墒规格为行距120 cm、株距50 cm、垄高40 cm,垄沟深度必须达到30 cm以上。起垄后按50 cm株距拉线定位打大塘,塘直径30 cm、塘深10~15 cm。
每亩使用20~30 kg生石灰在翻犁晒垡期间均匀撒入田间进行土壤消毒,同时调节土壤酸碱度,并根据以往地下虫害情况有针对性地使用溴氰菊酯等农药,对地下害虫进行统防统治。
烟苗移栽前,每个烟塘浇足定根水2~3 kg。塘水还未全部落完前,打孔放烟苗,轻轻挤压根部土壤。同一区域内移栽时间不超过10 d,每亩移栽成苗1 100株左右。待塘内水分落干后,按照每亩20 kg复合肥、25 kg过磷酸钙充分混匀,距烟株10 cm左右环状施入。细土覆盖后,将地膜拉紧铺平,两头两边用土压实,保证烟苗在膜内保温保湿生长。移栽后要确保地膜与烟苗顶部有5 cm以上的距离,以防止地膜高温高湿时接触烧伤幼苗。
移栽后7~10 d左右,每亩用10 kg氮钾肥加0.2 kg优力硼锌肥对水溶解成1.0%浓度的肥料液打孔施入;移栽后25~30 d,每亩用15 kg复合肥加10 kg氮钾肥再加10 kg硫酸钾和0.1 kg优力硼锌肥对水溶解成1%~2%浓度的肥料液浇施;移栽后30~35 d,每亩用10 kg复合肥加10 kg硫酸钾粉碎后均匀环施于塘内对水(浓度1%~2%)浇施。
移栽后,根据膜内湿度和温度情况进行破口通风降温。如果膜内湿度不高,温度不超过40℃,则不用破膜,当膜内湿度过高,温度超过40℃时,要求在烟苗顶部或侧面的膜上开一个直径2~5 cm的小孔,放出多余的水蒸气,以防止塘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而蒸死烟苗或温差过大而冻死烟苗[2]。
移栽后20 d左右,在烟苗于膜下生长至最大两片叶接触盖膜时,在烟株上方将膜撕开10~15 cm进行炼苗。炼苗5~7 d后,再次将膜口撕开至30 cm左右,及时进行掏苗,掏苗应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温天气中午掏苗,因为在膜下环境生长的烟苗比较嫩,烟苗容易萎蔫。同时,清除杂草,追施肥料,培好塘土,盖好封口土,防止出现高脚苗,然后转至大田管理。
根据芒海镇烟叶生产任务,推广云87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按照各村委会适宜种植的田块面积,进行任务分解,发动挂包干部进村入户,发放技术宣传手册,检查和督促技术推广种植进度,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结合芒海镇气候特点,研究制定技术宣传手册,深入田间地头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并根据当年气候情况,适时调整育苗、移栽等时间。按照生产节令及时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每个村委会指定2名技术指导员,方便烟农进行咨询,解决烟农在各个生产环节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选定样板田,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管理,辐射带动烟农技术提升。
2014年开始试验示范种植,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早花现象及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效益凸显并保持稳定。近5年(2016-2020年)累计种植推广烤烟云87 1 113.33 hm2,交售等级内烟叶2 244.97 t,累计产值6 174.58万元。仅2020年种植面积240 hm2,种植户342户,收购总量442.47 t,中上等烟比例达到93.94%,总产值1 223.32万元,种植户平均增收3.58万元。2020年建档立卡户种植户49户(全镇建档立卡户193户),种植面积31.8 hm2,产值达162.10万元,建档立卡户仅烤烟产业户均增收3.31万元。烤烟产业已成为促进芒海镇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冬农开发特色产业。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紧紧围绕芒海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科技兴镇”战略和“特色农业强镇”发展思路,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农村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于服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紧扣“稳规模、转方式、促增收”3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推进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和特色优质2个方面下功夫,确保了全镇烟叶生产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芒海镇烤烟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经过几年发展,许多烟农从当初的门外汉成为新种植户的“土专家”,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看到、得到科学种植的效益,科学种植思维及技术水平得到大大提升。同时,该项技术推广模式的成功应用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原来采用200大孔漂盘进行育苗,膜下小苗移栽技术采用392小孔漂盘育苗,育同等的苗,漂盘用量减少96%,同时坚持“控氮、稳磷、增钾、补微”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合理调节土壤酸碱性等原则,使用地、用水、用药、用肥都随之减少[3]。移栽环节更加保水保肥,有效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提高肥力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减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