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探讨

2021-12-25 21:32:19徐文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机具机械化农机

徐文丽

(日照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山东日照 276826)

现阶段,国内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农业机械化是其发展的基础,对现代农业的贡献值极大。而农机技术推广则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1.1 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农业现代化是脱身传统农业的过程,要求农业生产在组织上的专业、一体,在技术实现上的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农机推广工作是上述要求的基本载体,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比如:“互联网+农机技术”,是互联网融通到农机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推广离不开农机推广用作,可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1.2 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把手

农机推广工作的深入,社会农机占有量普遍提高,进而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尤其这些年,城镇化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持续融合,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留下的务工人员以老弱病残为主,难以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工作。尤其在春耕、秋收季节,因劳动力缺失而造成农机需求缺口巨大,这势必有赖于农机推广工作的反哺,以更进一步解放劳动力,让更多老百姓从事第一二三产业,抽身农业增加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1.3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国内农业发展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尤其那些农业欠发达地区,不少还在使用原始农具,沿用牛马等牲畜为动力的作业模式,耕种收关键期还有人力作业的现象,这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的。以农机推广工作为把手,可以大大提升社会农机占有基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符合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2 当前农机化发展呈现的特点

2.1 粮食、经济作物发展呈现全程化、自动化、精准化特点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诉求也日趋迫切,老百姓对农机保有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为便捷化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自动化将成为趋势。同时,还有更多的高新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农机设备上。比如:以GPS主导的机耕、机收、精准施肥、测墒灌溉等,也将被普遍应用到农田中去。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智能植保、喷雾系统,将为保护农业环境节本增效提供可能,这些高新技术均备受老百姓喜爱[1]。

2.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装备将得到发展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地、水、环境是重要的资本。今后围绕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起来的农机装备,将逐渐向这方面靠拢——耕种联合作业机、少耕免耕机械、秸秆还田机械、禽畜粪污无公害处理设备、农产品加工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设备、农药化肥的节本增效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与设备等,诸如此类将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大放异彩。

2.3 发展设施农业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将得到迅速发展

农业设施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适用于温室生产的耕作、卷帘、移栽和栽植、植保、灌溉、果实采摘和收获等机械将不断发展。在工厂化农产品生产中,在人控环境下按农作物、畜禽、水产生长和生理需要,进行精准管理的机械设备将逐渐应用。与物理农业相配套的机械设备如利用声频、电磁和光照等控制动植物生长。杀虫灭菌等设备将倍受青睐,高价值蔬菜、瓜果收获机器人,也将逐步研制、开发和应用[2]。

2.4 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设备开发潜力无限

随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涉及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干燥、水产品精深加工等设施设备需求量大增。其中,有特色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加工设备,绿色食品。

3 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农机推广管理工作不明确

基层农机推广无项目、无内容,或,经多次整合兼并而逐渐弱化推广职能。农机推广管理多部门交叉执行,管理混乱常态化,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开展难度大。

3.2 农机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

地方财政紧张,作为边缘部门,推广经费难有保障。个别地区甚至执行差额拨款,农机推广人员薪酬待遇都得不到保障,谈何农机推广工作开展。除此之外,还有必需的设备投入、新机具试验的经费保障等等,得不到解决的话,优化农机推广服务将成为一句空话。

3.3 农机推广人员两级分化严重

以农机推广人员现有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明显两极化的问题。一部分有学历、有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部分有经验,但是学历不高,理论基础较差,难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两级分化现象,将严重制约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

3.4 农机推广基础设施薄弱

基层农机推广部门是与老百姓频繁接触的机构,很多业务的开展需要投入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来保障。但是,由于政府经费难以得到保障,不少设施设备落后,像是办公用的电脑、打印机等都难以得到保证,将无法为农机推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4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4.1 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优化升级农机装备

第一,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作为一线农机推广人员,务必熟知农机推广相关政策,以政策引导逐步扩大农机储备基数。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补贴政策重点向玉米、水稻等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聚拢,重点推广大宗粮食作物生产中机收、机播、烘干等农机装备,逐步扩大秸秆处理配套机具的覆盖面。积极探索便民补贴服务流程,逐步简化避免补贴操作流程,整合登记、申请、核实等操作步骤,方便购机农户更便捷获得补贴,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第二,优化升级农机装备。作为农机推广单位,应领航全区农机结构布局,有重点地向薄弱环节、关键部位、重点作物等农机装备突出,推进实用性强、技术较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农机具的应用面,扩大适用性农机具的覆盖面,引导手扶式拖拉机向大中型方向盘拖拉机的转型,实现对报废农机具的改造升级,推进单一功能机械向复合式农机具的转移,以不断优化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4.2 提升多元化农机服务质量,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农机配置

第一,提升多元化农机服务质量。拓宽农机服务路径,发展涉农机订单、托管、租凭等多元服务项目,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以多层次、多角度地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二,积极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扶持有潜质的种粮大户、家庭农产、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企、农业生产经济组织等,并积极引导老百姓以农机化生产、耕地资源、技术等为要素参股,培育全程农机化生产的经营主体,以提升推广农机的内耗。

第三,加快经营主体的农机配置。依托全程农机化推广建设项目,重点提升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的农机配置,加大在大中型拖拉机、粮食作物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水稻插秧机、自动导航等高端农机具配置的资金补助,以实现农机装备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快农机棚改,扶持农机库棚建设。

4.3 推进农机示范田建设,做好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推广

农机推广部门的职能,重点要能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而当前职能的弱化,一方面因政府扶持力度差,另一方面广域的示范田建设不够,不利于新农机具的示范推广。为此,已紧密围绕全程机械化建设要求,选址集中连片面积大,秸秆覆盖量大,便于参观、示范和学习的农田做示范田,为农机技术推广创造条件。同时,继续推进项目带动战略,以农机全程机械化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以新型农机设备的研发为主导,加快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推广,以切实发挥示范田在农机推广工作中的带动示范作用。

4.4 农机推广能因地制宜,农机区域布局要合理

农机推广不能搞一刀切,走形式主义,要能体现差别化、做到因地制宜,要能结合本地农业生产情况,合理布局优化推广农业机械。

玉米种植主产区,应着力推广大型收获技术为主导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重点推广与大型机械作业配套的深松、精准播种、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相应的农机具。

水稻种植主产区,集成示范机插、机收、智能育秧等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重点推广温室集中育秧、全喂水机收、大型机械烘干等农机技术。

4.5 完善农机推广制度,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素质

第一,完善农机推广制度。以农机推广促进法为基础,不断完善农机推广制度,理顺农机推广各主体关系。以激发推广人员工作激情为目的,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尤其鼓励一线推广机构积极下乡,加大与老百姓的接触,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第二,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不断增强技能水平。加大新技术培训,借助“互联网+”培训模式,拓宽推广人员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加强培训考核,检验学习成果,实现以培训增技能、以知识带生产的目的。鼓励一线实践操作,提升其业务能力,为推广新技术奠定基础。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其利用新媒体推广新农机具的能力。

第三,招聘农机推广专业人才。以招聘引进高素质人才,结合新型人才培养,以满足当前农机推广人才短缺的问题,保证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农技站岗位编制,做到专人专岗,确保人才的不浪费。

猜你喜欢
农机具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新生代(2019年1期)2019-11-14 03:53:05
不一样的农机展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9
浅析如何实施农机具推广工作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33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2
农业机械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7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