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旅游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 舟山 316100)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呈现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应用在企业中,能有效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本的把控,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因此,企业更加重视财务共享中心业财税一体化的建设。相关企业认为,有必要加快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驱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模式转型,更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区域标准流程化。
在企业集团化、国际化进程中,财务共享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技术支撑下,不断优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模式,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多种共享中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企业要想升级转型,需要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创新问题,摆在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位置上,不断优化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较为庞杂,涉及到的业务内容较多,在沟通衔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可支撑企业各项决策的制定,提升财务管控能力,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实现事前监管、事中监控、事后审计的目标,有效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应关注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积极引进各项财务管理软件,依托互联网搭建财务管理系统,加快推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进而为企业提供完整的财务数据信息。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需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搭建集约化管理平台,构建财务管理框架结构,更好地分配资源,加强各项业务协同处理能力,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促使企业基础数据管理更加标准化,并在财务管理系统支持下,将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相互衔接,有效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监督目标,进而有效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保证各项业务开展的有效性。
1.应用架构的设计
共享财务:费用核算、税务核算、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支撑网上报账,提供运营管理和运营服务。
战略财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税务筹划、债券管理、财务分析等。
业务财务:预算编报执行、合同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
2.系统平台架构功能设计
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平台架构设计应保证具有储备人才、提升数据质量、加强风险管控等功能。
3.财务共享中心应用过程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涉及到的内容诸多,在战略定位上,企业要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中,加强战略设计和规划。要梳理业务流程,积极搭建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筹备组,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专业化和一体化的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流程[1]。
在组织结构设计上,组织结构重组原则为:事权不变、核算与管理分离、标准集中和数据集中等,按照财务管理组织结构重组原则逐步开展。重组后的组织结构特征为:部门多、项目广泛,具体涉及的部门为:
会计部:负责成本收入核算、资产费用核算、财务报表审核和会计核算工作等。
决算部:财务报表的报送、内部交易凭证的确认和匹配、辅助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编订。
资金结算部:资金收付结算、银行对账、资金结算相关制度的制定。
业务监察部:核算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结算、财务核算、监察财务决算。
运营管理部:提供技术支撑、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事务、控制系统风险、负责综合行政管理工作。
重组后的企业财务岗位职能划分更加精细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为财务岗位职责的确定提供保障,优化了财务资金管理方式,加强财务风险把控,推进财务信息化程度,更加科学、准确地编制财务会计各项报表。
信息化技术进一步优化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模式,将业财税一体化发展模式纳入到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目标中,旨在依托互联网载体,搭建能够支撑财务共享中心高效运营的信息化平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两大模块,子系统具体划分为:共享中心系统、业财税集成系统等。业财税一体化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驱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向一体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做好企业税务管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之间的衔接,实现数据流、业务流、资金流集成目标,确保完成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业财税一体化建设任务。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要站在战略高度,与企业整体发展思路相吻合,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对成本的把控,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财务共享中心有如下应用价值:
首先,能够简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优化财务管理环节,实现财务管理人员科学配置,并在财务数据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打造专业化业务管理团队。
其次,能够优化财务数据管理环节,保证财务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在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平台内,财务资源共享,信息数据高效传输。同时,企业财务管理更加前端化,借助业财税一体化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建设,为企业业务、财务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管理会计工具,有效指导企业业务财务工作顺利推进,在业务前端提前介入财务管理和控制,提高了企业资源利用率,强化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
再次,有利于推动企业各项战略落到实处,并赋予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编订、参与决策的权利,提高财务人员参与业财税一体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积极性[2]。
业财税一体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可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实现财务、业务数据标准化集成管理,操作便捷,便于相关人员查询数据和使用数据,平台更加开放、包容和共享,在协同发展下,推动企业高效运作。
ZL集团企业,致力于区域旅游项目的投资和开发,旨在打造多业态的旅游商业模式,创建具有特色的企业品牌,构建旅游生态产业链,并依托互联网平台,搭建“平台+软件+数据”的旅游服务体系。
现阶段,ZL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预算管理过于形式化,预算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成本管控有待进一步强化。在营销网络化背景下,ZL企业集团对下属子、分公司财务工作管理上的存在困难。集团虽建立了统一的现金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集团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但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下属各子分公司存在着大量财务数据重复填报工作,各项财务数据信息传输时效性差,资产资源配置率低,亟需搭建财务共享中心业财税一体化平台,解决当前困境,实现集团资源的总体管控,提高财务资源配置率。
基于此,ZL集团积极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建设,以下属ZL信息服务公司为主体,不断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为财务共享中心业财税一体化平台系统建设夯实基础。
通过分析ZL集团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业财税一体化的财务共享中心平台搭建的基本思路为:以费用、核算、财务报表、资金管理等为主体框架,融合业务系统和税务系统,加大网络技术支撑,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业务共享系统依托成熟的电商平台,为ZL集团企业主营业务提供服务,包括打造旅游产品品牌、树立品牌形象、拓展旅游产品渠道等,利用互联网奇数,线上集成ZL集团企业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实现网络支付交易透明化,保证各项资金交易的安全性,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
税务共享系统提供了合同涉税管理功能、销项和进项发票认证功能、电子发票对接功能、税务申报核查功能、纳税统计分析功能、税务筹划功能,有效提高ZL集团企业对各个子分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并利用纳税筹划管理提高子分公司税务处理能力,强化对税务业务一体、税务风险等方面的管控[3]。另外,ZL集团企业内部实现了智能技术引擎支撑,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智能化技术,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尤其在自然语音处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实现了会计核算自动化目标,大大提高了会计处理工作效率。
结合实际发展情况,ZL集团制定了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制定整体性的实施方案,加强对企业主营业务的梳理,优化业务、财务管理流程,为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性要素条件。基于此,ZL集团管理层提出决策建议:实施战略指导性管控模式,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企业发展摆在同一战略位置上,结合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优化业务、财务岗位职能,基于客户需求角度,全面分析业务开展的特殊性,基于专业化角度,对同类型业务资源进行整合,按照会计核算、财务报表、资金结算、税务申报等要素划分业务模块,并具体分配人力资源,保证内部组织架构匹配程度,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最大程度上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在建设财务共享过程中,ZL集团促进业财税一体化融合,切实发挥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协作优势,推进ZL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业财税一体化建设进程,保证财务共享中心高效运营发展,达到了ZL集团企业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业财税一体化建设,能够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优化财务数据管理,保证财务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企业业务系统、财务系统融合,保证了各项数据信息在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的共享流转,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共享,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推动企业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