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西宁市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青海西宁 8100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切实关系到我国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及措施,结合西宁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西宁市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研,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由于受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制约,发展村集体经济在产业选择上比较困难,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入股分红、光伏电站、购买商铺为主,兴办经济实体的村仅有92个村,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农村集体项目实施地点涉及集体林地、牧草地及一般耕地,受国土用地审批条件限制,发展二三产业用地难。绝大多数村集体资产为非经营性资产,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财政补贴,村集体收入少。2020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年度收益达5万元以上村达到683个,占比达到74.5%,但年度收益50万元以上村仅有18个占1.96%,100万元以上的30个村占3.27%。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少“志士能人”,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少数村干部缺乏担当意识和敢闯敢干精神。
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作用不够,要项目、等资金、靠上级的思想依然存在。农业质量和效益依然偏低,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留守主要以老人、儿童、妇女居多,农村劳动力流失,“空巢化、老龄化”和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突出,“谁来种地,谁来养畜”将面临新挑战。随着城镇化加快,导致优质土地不断减少,农副产品稳定增长形势不容乐观。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对产业带动有待提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需健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提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不够充分。乡村人员教育程度也需要提高,目前乡村义务教育经费远低于城市,这就导致了城乡差距持续加大,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乡村发展程度。
近年来,西宁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产业之间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左右;三产发育不足,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融合层次低,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大,品牌效益发挥不够,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
产地批发市场、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设施相对滞后,物流经营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物流网络建设不完善。农村土地空闲、低效、粗放利用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供给不足并存,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经营等各类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的作用机制尚不健全,先进技术要素向乡村扩散渗透力不强。
在资金层面,乡村产业稳定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还未形成,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等因素影响项目落地。产业集聚、规模占比、投资融资均不占优势,配套和自筹的比重逐步加大,项目主体财力不足,无法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改、财政、扶贫、交通、水利、林草、商务、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筹措资金,筛选储备项目,促进资金、项目与下乡进村,共同发力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创新结对帮带机制,引导相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联点帮带,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帮扶、资金支持、市场促销等多种方式,帮助联点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统筹安排使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用于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通过经济建设,吸引乡村各种产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居民满足他们的物质上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乡村的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村振兴的战略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结合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振兴乡村,提高乡村技术水平。
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积极培育乡村“三农”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出台支持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对财政支持的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能人才,参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定向培养、服务乡村基层的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各项学杂费。实施好“三乡”工程,制定出台并落实市民、企业、能人到农村投资开发的具体政策,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制度障碍。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从小农户中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养村民的政治水平和意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也需要尊重乡村自治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乡村的政治建设,打破城乡之间壁垒,吸引人才,提升乡村的动员能力,保证乡村持续稳定的发展。
加快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等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对产地批发市场补贴,对田间地头到城市社区的直销给予补助,形成中心村镇既是城市和乡村的物流交汇点,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加快制定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保障措施。土地方面,将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计划指标向产业融合发展倾斜。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十四五”规划,统筹谋划好延伸产业链、带动力强的项目库,全力以赴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推动项目全面实施。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财政支出要优先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带动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产业融合领域。探索建立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政策。随着共享农庄、智慧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不仅实现农业兴,更要实现百业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已全面开局,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因子,助力经济现代化,增强“三农”发展的造血功能。
实施乡村振兴“百乡千村”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集中垃圾处理厂、乡镇垃圾中转站,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全达标“四全”工程。完善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同志指出,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变农业、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状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农村农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从大城市到小乡村,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多的成就,在振兴乡村经济过程中,对于乡村振兴和规划的研究,我们要不断借鉴乡村规划的优秀案例,进行深刻的研究。乡村产业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路径,以农民为主体,业态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本文浅析在推动乡村振兴与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振兴乡村,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挖掘乡村价值,做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建设,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实际情况的振兴之路。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结晶,是基于可靠支撑点的新局面,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时代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