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砚斌
武警工程大学教研保障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86
图书情报学是针对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综合管理学科,包含信息的存储、收集、查询、处理、整理等多个方面。传统的图书馆情报管理是以纸质文献为主要基础,随着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图书情报系统逐渐趋向于信息化和智能化。当前的图书馆情报发展处于新老交替状态,既含有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也有大量的数字化图书资源,同时传统的纸质资料也面临着数字化转换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丰富图书资源、提高检索效率,就必须针对网络特点对图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为理念,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为目标。
(1)改变了固有思维模式。传统的图书情报经历了多年发展,不免产生固化思维,但是随着当前信息化网络的出现,现在社会对于数字化情报信息需求量更大,虽然图书馆中纸质文献工作仍然有较大需求,但是应注重市场模式的转化以及工作方向的调整,改编固有的思维定式,注重图书情报网络服务的优势,强调传统图书情报模式与网络情报模式的共同发展,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式的转换。
(2)表现出新的理论前景。图书情报理论要注重网络的深刻变革,并在实践中探索理论改革。首先,网络智能化的出现要求图书情报理论以互联网的拟人化思维进行思考,不仅能够帮助学者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将复杂化的问题进行简化,也就是用人类的思考模式进行电脑运算,使得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其次,图书情报学的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交流方式,将大脑思维模式进行虚拟现实化转换,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本和媒体进行了优化整合,并以超级链接的方式进行分享与交流。最后,图书情报学的虚拟图书馆建立,将人们所需的图书信息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数据存储,通过数据接收终端进行信息传递,打破了原有的图书馆实体形态,让网络形成一种虚拟化的图书馆[1]。
(1)促进了图书情报学的标准化发展。图书馆情报学中标准化方法是其重要的基础,相关的图书信息资源要按照标准执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图书文献检索有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尤其在信息保存、信息查询方面都得到了长足性进展,依托于当前网络的速度及容量,所有的图书都可以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归纳整理,与原有的图书馆运营有着较大区区别。
(2)实现了资源共享,改变了借阅方式。图书信息资源长久以来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当用户借阅数量激增时,可能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群体的需要,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借阅方式,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电子化的资料,信息可以随时进行传递或分享,也不再受到图书数量的限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不同方式的借阅与浏览,由其对一些孤本善本的保存和管理方面,网络起着更大的提升作用。
(3)图书馆员专业化。网络的出现深刻的改变了图书行业的自我发展路径,同时对于图书馆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传统图书管理的运作技能,同时也要不断学习电子设备以及网络信息化的专业技能。从另一方面也促使图书馆以及情报中心要不断吸引专业化人才、培养专业化人才,为自身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既要对图书信息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同时还要深入挖掘虚拟图书馆的更多功能,为潜在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化的服务[2]。
(1)虚拟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传统的图书馆更像是图书资源与用户群体之间的桥梁,其载体仍是纸质信息资料,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虚拟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成为当前的信息传播重要载体,不仅具备传统的收集存储服务共享功能,同时也利用网络为用户群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虚拟图书馆的出现使得服务方式出现了重大改变,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整体图书馆进行浏览,也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接受服务,图书资源不再受到实体的空间限制,可以及时、快速的传递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实现的信息及时共享的目的。
(2)知识解读与评介发生转变。网络是催生超文本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文献引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而当今的阅读群体不再需要关注传统的方式,超文本的链接方式可以将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同一个网状文本当中,而且不会占用太多空间,用户可以直接从当前的文本跳跃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位置,因此对于知识的解读和评论介绍有了重大转变[3]。
(3)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传统图书馆是一个实体图书馆,由多数用户群体共享,因此图书馆内的资源是限制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受众群体可能对相同资源有共同的需求,因此很容易造成资源短缺或资源浪费。网络的发展带动了图书馆信息传播途径的改变,实现了单一资源项目向多数用户共同传播的目的,杜绝了传统图书信息使用矛盾问题,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以及使用习惯,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搜索及传播方式服务。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对图书馆的资料进行查询与搜索,而虚拟图书馆也让借阅方式有了重大转机,实现了资源共享,所以说网络化对于图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有积极性和深远性,但是网络的出现也不能否定传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是应该不断探索和补充理论与方法,促进书馆发展的新局面转变,为图书事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