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鳗鲡循环水养殖技术及发展史

2021-12-24 19:11蔡雨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发展史养殖

蔡雨

摘 要:日本鳗鲡,肉质鲜美、口感细嫩、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属于高级食用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销量极好。但是随着市场对鳗鲡需求量的增大,渔民过度捕捞鳗鲡苗,加之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环境污染严重,严重阻碍了鳗鲡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鳗鲡循环水养殖技术成为鳗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日本鳗鲡;养殖;发展史

日本由于土地资源比较匮乏,鳗线的价格昂贵,传统的鳗鲡养殖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现代的养鳗业中,开发了诸多的精养模式,其中日本鳗鲡循环水养殖技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深受鳗鱼养殖者的欢迎。日本鳗鲡循环水养殖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进行高密度的鳗苗培育,而且养殖环境是循环的水系统,水资源可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单位水体的出苗率,提高了鳗鲡的养殖量,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收益。

一、养殖设备

选择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养殖设备的配备。养殖场的选址很重要,需要选择通风性好、远离污染源且交通便利的地区,方便鳗鲡的养殖和运输。养殖场的面积要根据鳗鲡的养殖数量而定,不同规格的鳗鲡要分开养殖,因此要准备多个养鳗池。通常,一般规模的养殖场要配备2个饲养鳗鱼苗的池子、2个饲养小规模鳗鱼的池子、2个饲养中等规格鳗鱼的池子、3个饲养商品规格鳗鱼的池子以及2个备用池。为了方便池水的循环,养鳗池的形状最好修建成八角形状。水泥是修建鳗鱼池的最佳材料,因为水泥池耐用、不易磨损,方便实用。如果养殖资金有限,可以考虑选用聚乙烯膜池;或者池壁用水泥修筑、池底用泥底;或者选择传统掘泥建塘的方式。

不同类型的养鳗池规格不一样,其规格大小根据鳗鲡的大小逐级增大。饲养鳗鱼苗的池子面积一般是30~40平方米,深度50~60厘米;饲养小规模鳗鱼的池子面积一般是100~150平方米,深度与饲养鳗鱼苗的池深一样;饲养中等规格鳗鱼和大规模鳗鱼池子的深度是一样的,都是90厘米左右,不过面积则不同,饲养大规模鳗鱼的池子面积一般是200~300平方米,饲养中规模鳗鱼的池面积一般是150~200平方米。

养鳗池的供水系统按照养殖场的条件来配置。一般情况下,供水量是鳗鱼池总体积的5%~400%,若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配置高的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的水体大多选择地下水,因为地下水的水质比较稳定。养鳗池的最佳水温是25~28℃。为了促进幼鳗生长发育,养殖者会用锅炉给池水加热,以维持水温;或者将养鳗池修建在温室中,以便更好地调节温度,给鳗鲡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鳗鲡不能受到强光的照射,所以当阳光光线太强时,要采取遮阴措施,可以将养殖场的门窗遮挡住,给鳗鲡提供光线较暗的生存空间。

二、养殖技术

鳗鲡的培育养殖关键因素在于饲料的选择和投喂,选择正确的饲料进行喂养,有助于提高鳗鲡的存活率,增加鳗鲡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一)饲料处理

鳗鲡的饲料通常选择红虫,因为红虫含有丰富的营养,基本上能满足鳗鲡的日常营养需求。在选购红虫时,需要选择正规的厂家,确保红虫的质量。为了给鳗鲡提供更优质的食材,购进的红虫需要先进行处理。

第一,把红虫用流水暂养一天,其间要不断地进行耙洗,频率是2次/小时,主要是为了防止红虫结块而出现缺氧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經济损失。

第二,投喂的红虫还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压爬处理,之后把经压爬处理后的红虫放入循环水桶中养殖。

第三,在准备投喂的前1个小时,需要把海水注入循环水桶中,盐度控制在5%左右,并且加入2.5%五倍子,对红虫进行消毒处理。

第四,在准备投喂时,需要捞起红虫,并用水清洗干净、滤干,为了增加鳗鲡的营养,可以加入适量的鳗鱼多维,均匀混合后方可进行投喂。

(二)饲料投喂

鳗鲡的喂养通常是一日三餐,早晚可以适量加入鳗鱼多维,以加强营养,促进鳗鲡的生长发育,提高鳗鲡的抗病能力。鳗鲡的投喂量要根据当天鳗鲡的摄食情况、水温以及天气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养殖户要仔细观察鳗鲡的摄食情况。投喂的饲料量不能过多,最佳状态是半小时内鳗鲡能消耗所有的饵料,并且投喂之后要做好相关情况的记录,方便后期的跟踪监测。鳗鲡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养殖户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如幼鳗阶段需要适当补充钙和磷。

三、养殖管理

(一)鳗鲡病害防治

人工培育给鳗鲡创造了优质的生长环境,因此在培育鳗鱼苗期间很少有病害发生,最常见的是拟指环虫病。拟指环虫会寄生在鳗鲡的鳃中,致鳗鲡呼吸困难,阻碍幼鳗的进食,影响幼鳗的生长发育。幼鳗会感染拟指环虫病,主要是由于没有彻底消除红虫而导致的。拟指环虫病的防治方法比较简单,可选用比硅酮等药物喂养鳗鲡。另外,由于拟指环虫会因为环境不适离开鳗鲡的鳃部,因此可以向养鳗池注入海水,适当控制育苗池水的盐度,从而有效地防治拟指环虫。在现代鳗鲡养殖业中,鳗鲡养殖场的选址会选择在海边,适当将海水引入到养殖池中,借助海水防治鳗鲡因在淡水中所引发的病害。

除了拟指环虫病,鳗鲡另外一种常见的病害是彩病毒病,这种病害主要是鳗鲡受到日本鳗虹彩病毒、欧洲鳗病毒等病毒的感染。一旦感染,通常会出现鳗鱼身体变黑,没有力气游动,有时还会出血,鳃部会有黑褐色的颗粒出现。感染后期,鳗鲡的内脏器官会逐渐褪色,脾脏出现肿大,严重时会死亡。彩病毒病常发生在水温20~25℃时,所以防治的最佳方式是控制养鳗池的水温,尽量将水温维持在25~28℃,可以适当用锅炉给池水加热,提高水体的温度。

(二)对水体进行监测

鳗鲡的生存对水温的要求很高,因此要对养鳗池的水温进行控制。适合鳗鲡的最佳生长水温是25~28℃。在对池塘水温进行监测时,推荐使用声学法温度场检测技术。这种技术较为先进,是一种基于层析成像、非接触温度场测量的技术,可以提高池塘中水温检测的准确度,能及时发现水温的变化,比起热点温度测量更加精准有效,可随时掌控水温、适时调节水温,给鳗鲡创造最佳的水温环境。

除需监测养鳗池的水温外,还要监测池中的水质,水质的好坏也会影响鳗鲡的生长发育。监测养鳗池的水质,本质上就是监测池中的氨氮容量。池塘中含氨氮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水中的含氧量,不利于鳗鲡的生存。一旦池中氨氮含量过高,易导致鳗鲡缺氧死亡。所以要经常巡视养鳗场,随时监测养鳗池中的水质。如果发现池中的水氨氮含量过高,就要及时更换养鳗池中的水。可将海水注入养鳗池中,也可以使用“生态护水灵”溶解掉养鳗池中的氨氮。在日常管理中,要适当地投放增氧产品,提高养鳗池中的氧含量。除控制好氨氮的容量外,养鳗池中的pH值含量也极其重要。在进行鳗鲡养殖前,要全面对水源进行监测,保证水源的质量。在更换养鳗池的水体时,不宜一次性更换,也不宜进行大排大灌。尽量增加灌水的频率,采取换少量的水,缩小养鳗池中的水和新注入的水,尽量使排灌前后的水质保持一致,避免鳗鱼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四、鳗鲡发展史

日本鳗鲡属于回溯鱼类,生于日本附近海洋,溯游到淡水中生长,最后又重新回到日本附近海洋中产卵;整个生命周期均没有固定的居所,因此海洋生物学家加大了对其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真正了解日本鳗鲡在自然环境中的产卵过程以及产卵的条件,海洋生物学家对鳗鲡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息。 20世纪20年代,丹麦的海洋生物学家把日本鳗鲡的发展史分为8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海洋中产卵孵化,此阶段日本鳗鲡处于幼鱼时期,形状是透明的柳叶状,称之为柳叶鳗;第二阶段是幼鳗开始随着洋流溯游到陆地的淡水中;第三阶段是在溯游的过程中,柳叶鳗开始发生形态上的变化,逐渐成为稚鳗,颜色仍趋于透明;第四阶段是稚鳗进入陆地的淡水中;第五阶段是稚鳗渐渐长大成为黄鳗,此时鳗鱼的身体已不再是透明的了;第六阶段是黄鳗开始在江河湖泊中生长发育;第七阶段是变成了银鳗,开始发育成为雌雄同体的鱼类;第八阶段是从淡水水域慢慢溯游回日本海洋中,并且在海洋里繁殖,直至死亡。在对日本鳗鲡的发展史研究中,各学派的学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有些研究认为,在淡水中日本鳗鲡会出现雌雄分体的现象。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环境、饵料对于日本鳗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外在的因素会限制鳗鲡的生长,鳗鲡要3~2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而在淡水中,日本鳗鲡的性发育并不成熟,是屬于生殖回溯,在进入日本附近海洋后,日本鳗鲡的性腺才开始发育,产卵场性腺成熟才可以产卵。

日本鳗鲡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经济价值高,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但是天然的鳗鱼苗产量有限,过渡的捕捞,严重影响了淡水养鳗业的发展。因此开始有相关学者研究如何培育和养殖日本鳗鲡。日本鳗鲡的人工育苗是养殖的首要任务,苗种的培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目前仍有大量的学者在研究这一课题。日本对鳗鲡的培育和养殖始于19世纪末。1942年,日本鳗鲡的总养殖面积高达2000公顷,是鳗鲡出口大国,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了日本鳗鲡养殖业的停滞,开始出现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日本经济的空前发展,日本鳗鲡养殖业也得到迅速恢复。到1960年,日本国内的鳗鲡养殖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战前水平。目前,日本的鳗鲡养殖技术仍居世界前列,每年鳗鲡的出口量也远超其他水产品。

参考文献:

[1]于海振,李秋云,张坤.鳗鲡的营养成分·养殖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32-6633,6664.

[2]徐寿山.我国鳗鲡养殖现状与展望[J].淡水渔业,1988(1).14-16.

[3]陈思行.世界鳗鲡养殖概况[J].福建水产,1990(4).55-58.

基金项目:“‘满铁’附属地殖民教育及自然资源掠夺问题研究”,黑龙江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0-KYYWF-0368);“哈佛大学馆藏近代黑龙江资源史料挖掘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906—1945)”,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9ZDA223)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学、世界史(日本史)、日语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发展史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浅谈我国会计发展史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明晰主线,品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