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张树文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网络技术水平的进步,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也积极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电网系统的优化、升级与发展,实现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开展配电管理的初级阶段,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坚持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优化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和配电管理模式,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应用;优化策略;配电管理
引言
为了提升农村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要及时更新设备,同时结合智能农村电网管理要求,按照自动化规划和实施要点,落实更高的管理标准,满足经济发展、人口增多设施建设的基本需求。文章分析了农村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具体内容,并从配电网监控系统实施、自动化体系实施等方面着重讨论了具体的推广方案。在农村配电自动化规划管理体系内,要利用管理系统建构更加完整的规划体系,提升优化效率的同时,维持电网规划综合效率,在提升配电可靠性的同时,维持综合电能处理效率,实现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1自動化技术在智能电网配电中应用的优势
1)先进性自动化技术本身就是在崭新时代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因为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发展的产物,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对于智能电网配电的过程来说,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智能电网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因为自动化技术是利用一定的计算机平台结合现在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合理地应用于智能电网中,在智能电网发电和配电的阶段,利用自动化技术可有效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同时采用自动化技术的方式可有效结合智能电网进行作业,以达到更高的要求。2)安全性比较高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配电中的应用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安全性能较高,通过自动化进行操作可减少人工作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智能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自动化技术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高科技手段,可把技术资源有效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在智能电网配电中的作用。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落实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配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去解决,以便于后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基础。例如,智能电网通过信息技术的平台设立相关的防火墙,可有效保证配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一些漏洞,并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以此来提高智能电网配电的安全实用性。
2电力配电自动化的优化策略分析
2.1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
以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为中心,通过其交流插件实现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电流电压信号采集并起到装置与回路电气隔离;CPU插件实现对模拟量、开关量进行逻辑运算并发出保护指令;逻辑插件作为保护跳闸控制信号、遥控跳合闸控制信号及动作、告警信号直接输出端;开关量输出插件向电动底盘车控制模块、电动接地刀控制模块下达控制信号及防跳等功能;开关量输入模块采集外部开关量信号,对手车位置、接地刀状态、真空断路器状态及其它具有保护价值的开关量信号;通信插件主要用于光纤通信,实现保护测控装置与上位机CSC-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V2)进行人机交互。
2.2落实好整体规划工作以及前期准备工作
电力企业在发展和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时将维护配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作为基本目标,但是由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想要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通过整体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其中的繁杂和重复环节。相应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与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对整体规划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技术、知识的学习,总结经验来保证配电自动化的有效落实。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由管理人员开展资金管理工作,保证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对此部分专项资金开展科学管理和合理支配管理工作,不仅满足其中烦琐的工序运行中的较大资金量需求,而且通过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的落实,做好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程序的管理和资金规划,遵循具有前瞻性的原则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保证资金的持续流动性,保障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顺利开展。
2.3自动化建设实施
要秉持合理设定定值处理的方式,维持功耗降低和自动化监控模块集成处理的应用要求,利用无线通信实现信号传输,并对分支线、用户配置二遥断路器终端等进行分析,秉持“三分段、多联络”的原则推动双辐射线路、多辐射线路向网络联动模式转变,打造更加满足智能配电网应用要求的农村配电自动化体系。例如,在架空线路上设置二遥功能的自动化断路器,匹配分段开关,就能实现三分段处理,并且配置自动化断路器对分支线路故障予以监督,有效提升信号实时性运行效果,并建构完整的控制结构。
2.4提升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实用性
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实用性较低的现状,以及我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配电自动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这就需要不同地区的配电管理人员结合当地的配电技术水平和配电现状,加快研究具有较强实用性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配电自动化运行和管理要求。针对此类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由专业的配电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工作,定期开展设备检修、保养与维护、更新等工作,保证此类设备的技术水平与现代电力配电水平保持一致,加快提升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覆盖率。
结语
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还能够落实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要重视科技的创新发展,为国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38-41+55.
[2]何卫斌.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2.
[3]钱静,施毅斌,崔立忠,郑建平,赵军,罗卫华,薛晓明.智能配电网模型信息集成技术研究[J].电网技术,2013,37(12):353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