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2021-12-24 19:26王际娣黄泽欣
小康 2021年35期
关键词:广东全省污染

王际娣 黄泽欣

2018年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以及对广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科学谋划、系统部署、强力推进。近年来,《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持续关注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实地走访茅洲河、练江等地,见证了广东生态建设的高速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全省“1+1+9”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省委书记李希亲自担任省委生态环境委员会第一主任、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总指挥、省第一总河长,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表示: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这几年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最高、研究部署最多、资金投入最大、责任压得最实、工作成效最显著的工作之一。

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和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督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体系、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体系,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广东水污染治理成效凸显

广东省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各级干支流共614条。全省降水时程和地区上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爆发性增长,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8.9%的常住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造成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其环境承载力。因此,广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015年国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履行新一轮水污染防治工作省级牵头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聚力地表水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建立省领导挂点督导劣Ⅴ类国考断面的机制。其中,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分别挂点督导茅洲河、练江治理工作,带头先啃最硬的骨头。广东成立了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2018年、2020年分别发布1号令,建立茅洲河、练江、广佛跨界河流等省级层面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及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工作调度会制度。

经过系统治理后茅洲河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了“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好景象。陈亮宇/ 摄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数年持续关注原本常在生态环境部全国地表水月报重度污染名单中出现的练江、茅洲河等流域。随着近几年防污治污工作的推进,月报重度污染名单上已很少出现。近日,记者在茅洲河深圳段走访发现,原本的“墨水河”如今已是碧波清漾,鱼翔浅底,且有不少鸟类岸边觅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尽收眼底。

这样的治理成果得益于广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坚持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如今,广东水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水质改善取得历史性成效,探索走出一条以“保好水、治差水”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防污治污是一项系统工程,广东在工作推进中,坚持系统谋划,印發实施《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每年制定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全面实施“挂图作战、系统治水”,建立“一张图”“一张表”,建立信息调度、水质通报、专家会商、预警预报等制度,动态研判、督导整治工作。同时以“大兵团”作战加快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其中,茅洲河、练江等重点流域便是采用“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模式,超常规加快补上历史欠账。对于练江流域的治理成果,《小康》记者感受颇深。2019年,记者在练江看到,时任汕头市长郑剑戈常住溪边,紧盯练江治污工作推进;2020年,再访练江,只见江中鱼儿畅游,黑臭水体已无踪影,治污取得阶段性成果;2021年,记者了解到,练江流域4月17日至10月11日氨氮平均浓度1.79mg/L,已实现“黑龙”到“白练”的蝶变!

练江等重点流域的治理过程亦是广东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缩影。广东以强化责任落实为抓手,综合运用约谈、挂牌督办、城市水质排名等手段,及时向相关地市发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简报、通报、提醒预警函,针对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滞后地区实施约谈,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督促各地市持续加大整治工作力度。今年5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就茂名市小东江石碧国考断面达标工作存在问题约谈了茂名市政府分管负责人,茂南区政府、高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被约谈单位提出相关整改要求。

广东坚持将饮用水源保护作为重中之重。2018年以来,广东严格依法依规、系统开展全省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工作。2020年底,广东已全面完成市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优化调整和农村“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当前全省主要供水通道西江、东江等多条江河干流水质长期保持优良,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污水治理要在“源头”上下足功夫。因此,广东不断强化多源共治,取得突出成效。在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面,广东全力推动各地落实《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截至2021年6月底,全省城市(县城)已建成运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96座、管网7.17万公里,处理能力达到2855.64万吨/日;1127个乡镇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在污水治理过程中,还涉及到土壤污染治理的问题。广东近年来全面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完成3.26万个农用地点位详查,调查9963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污染状况。广东突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持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强化重金属污染整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两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此外,广东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集中供水、无害化户厕、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4%,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减少。

全省PM2.5连续6年稳定达标

广东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早在2008年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持续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突出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高铁、城际轨道、地铁等绿色交通网络和海上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据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珠三角AQI达标率在全国城市群中保持领先,广东全省PM2.5连续6年稳定达标。2020年,全省PM2.5为22微克/立方米,再创历史新低,全省19个城市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

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珠三角地区从“十二五”开始不再新建燃煤电厂,对瑞明电厂、广州旺隆热电机组等合计256.5万千瓦燃煤机组直接关停;除已列入国家电力建设规划和已开工的煤电项目外,“十三五”期间不再启动新的煤电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在珠三角地区高标準、高要求管理煤炭的消费使用,如今已基本实现燃煤设备和居民散煤清零,取而代之的是核电、西电、气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近年来,佛山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经过持续整治,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图为西坑水库碧水绕青山。邓晓愉/ 摄

在推进污染治理过程中,广东成立了省发改委、工信厅等12个相关部门参加的“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大力引进高环保、低耗能的新兴产业,逐渐淘汰炼化、炼钢炼铁等高污染产业,并逐步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倒逼转型升级,对重污染行业实行“入园进区、集中治污”管理;另一方面,建立了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参加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联席会议,以及交通运输、海事部门参加的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在货物运输方面亦将原本的公路运输,逐渐转换为更加集中、节能的铁路运输及水路运输。针对人口密度极高的珠三角城市,大力鼓励绿色出行,同时推动公交电动化。当前,新能源汽车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销量占全国12%,全省公交电动化率达97.8%。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态环保工作的推进,广东还出现一批将目光瞄准我国在2030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研企业。在深圳前海,一家专为石化企业、发电厂等能源企业提供精准、快速、多种类的污染气体检测和智能中和的企业正蓄势待发,该企业首席执行官许可博士向《小康》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已研发出可以实时监测污染物、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的精密传感器,2020年样机已在佛山测试成功,今年又在广州珠江电厂进行测试,一旦测试成功即可定标,届时可批量生产并应用于全国的大型电厂。

广东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高科技的运用已经覆盖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在大气污染防控监测方面,广东亦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广东已经基本建成PM2.5成分监测网络、VOCs光化学监测网络、颗粒物和臭氧激光雷达监测网络,结合遥感卫星立体监测系统,形成天空地一体监测体系。在空气质量预报方面,实现了未来7天AQI数值预报,基本实现短期精准和中长期趋势预报。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方面,形成了以区域视野城市行动为核心的区域空气质量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继美国加州和欧盟之后,科技部认定珠三角区域建成了全球第3个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

补齐短板 建立长效治污机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人口超1.26亿。广东作为全国人口大省,高密度的人口让广东亦成为排污大省,近年来广东加大力度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据统计,2018年-2020年,全省新增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81.9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2798万吨/日,比2015年增加43%,实现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同时,广东加强污水管网铺设及生活垃圾处理厂(场)的建设,当前基本满足全省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需求。

此外,针对生活垃圾处置短板突出、能耗控制形势严峻等问题,广东将坚持从严治理,一条一条梳理跟踪,明确整改工作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决把问题整改彻底、不留死角。

治污三分靠治理,七分靠管护。当前,广东正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未来,广东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力争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4.5%;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力争到202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5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9%。

广东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和探索攻坚战新思路和举措,集中力量打好打赢臭氧污染协同防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一批标志性战役,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农村污染治理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大气质量继续领跑先行、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广东将全方位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深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和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将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发力,不断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动大数据、5G、卫星遥感等前沿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对生态环境全方位监测,交出广东高质量发展生态答卷。

猜你喜欢
广东全省污染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广东舆情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