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为例,提出了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端科普智库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建议启动阶段就按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要求,进行高标准建设,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依托知名科技场馆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高端专业智库为目标宗旨;强调把握好科普智库项目研究的七大环节,即精准选题、深度破题、联合结题、成果提炼、按需(分类)使用、跟踪支撑、效果评价,形成闭环模式,希望能为其他专业智库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上海科技馆 科普智库
0 引言
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1月21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我国智库发展势头迅猛[1]。2021年1月30日,最具权威性的全球智库排名报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智庫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显示,中国被统计智库2020年末为1413家,比2019年的507家增长了906家,增长了178.7%,可谓井喷式增长。同期,美国被统计智库由2019年的1871家增长到2 203家,增长了332家,增长了17.7%,增长幅度也不小。国际智库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作为世界知名博物馆和我国最具特色的知名科技博物馆之一的上海科技馆,及时提出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建立高端科普智库计划并付诸实施,成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大潮中的弄潮儿。作者有幸应邀参加了上海科技馆举办的科普智库发展专家研讨会,聆听了汪品先院士、钱旭红院士给予的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各位与会专家的发言,受益匪浅,也很受启发。我也就如何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端科普专业智库有针对性地做了发言,会后应主办方邀请,整理成本篇文章。本文以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为例,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高端科普智库建设应该关注的几个关键环节,从科普智库建设顶层设计和科普智库项目研究形成闭环模式等方面进行有侧重点地分析和论述,供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者参考,也可供其他专业智库建设者参阅[2-3]。
1 按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求做好顶层设计
上海科技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建设科普智库,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怎么定位?怎么建设?怎么发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等等,都是必须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作者认为,从中国特色新型科普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上讲,首先就要明确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运营理念等。建议在正式启动阶段就按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八条基本标准要求进行高标准建设,高起高打,目标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依托知名科技场馆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领域的新型高端专业智库。
《意见》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应当具备八条基本标准。建议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自身现有条件和基础与八条标准进行对标;并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强强联合,实现科普智库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综合分析与八条标准的符合程度,补短板、强优势,扬长避短,既能充分发挥特点和基础优势,又能针对性地解决现存问题,找到努力的方向[1,3]。
对照标准第一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研究机构。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依托上海科技馆和华东师范大学两个实体,两个单位都在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设立在上海科技馆的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是2013年在上海市科委指导下成立的。成立伊始,就定位为决策咨询和科学传播机构,承担策划者、组织者、推动者等角色。2021年上海科技馆机构改革后,原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更名为科学传播中心。上海科技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强强联合,形成战略合作,发力科普智库建设,共同支撑科学传播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使之逐步建设成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研究机构。
对照标准第二条:特色鲜明、长期关注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上海科技馆“三馆合一”的综合型科学博物馆模式,国内唯一、国际少见、特色鲜明。设立在上海科技馆的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已建设多年,承担过40多项研究课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战略研究,形成了自身优势领域和独特风格,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如专报《加快推进优质科普场馆资源深入对接课后服务为“双减”提供体系化支撑》获上海市陈群副市长批示;编写联合国指南《建设多功能的科学中心和科学博物馆》;编写行业标准《科普场馆科技辅导员第1部分:专业素质指南》等。中心服务于国家和上海市的科普与科学教育重大发展决策,为科普特别是科普场馆发展和科学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经验和政策支撑。华东师范大学在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等方面,尤其是在青少年科学教育方面优势明显,研究成果丰硕,也为我国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提供了大量的决策咨询研究支撑。
对照标准第三条: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上海科技馆在“小中心、大外围”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以业内知名学者王小明教授为核心的优秀专职研究团队,团队获“2018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17年度优秀部门”等荣誉。负责人宋娴博士获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中英博物馆人才培养项目等支持,还拥有以汪品先院士、钱旭红院士、程东红博士为核心的学术专家顾问团队,科普智库研究力量强大。华东师范大学在科学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以钱旭红院士等知名学者为核心的强大的研究团队,研究力量在国内科学教育相关领域名列前茅。这两支由知名学者领衔的研究队伍将形成国内科普和科学教育领域最强大的研究军团之一。
对照标准第四条:有保障、可持续的资金来源。设立在上海科技馆的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通过项目申请等方式,一直有比较充足的研究经费保障。机构改革后的科学传播中心,作为上海科技馆的内设部门单位,也会有一定的运行经费支持,再加上竞争性项目申请和非竞争性科普智库经费,可以为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发展提供有保障、可持续的经费。
对照标准第五条: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多年来,上海科技馆策划了大型科学传播论坛、研讨会,推动行业交流发展,如参与主办第五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 论坛暨两岸四地新媒体科技传播峰会等,再加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期刊,已经形成了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理论、实践、政策与国际化四位一体,研究、应用、决策支撑一条龙的学术活动、期刊、研究报告、论著、决策咨询专报等多元学术交流平台和创新科教产品畅销国内外等富有成效的成果转化渠道。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际知名高校,彰显自身在科学教育方面的优势,已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
对照标准第六条: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上海科技馆在撰写《科技资源科普化》《打造全球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对策研究》等调研报告和撰写上海科技馆“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科普临展长期规划等工作中,不仅为上海科技馆三馆集群化发展描绘了蓝图,为中国科协、上海市科委、市科协等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撑,还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相关数据和文献。从上海科技馆本身来讲,这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是还需要完善和加强。考虑到华东师范大学在科学教育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强强联合以后,未来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的信息采集分析工作就有了保障。
对照标准第七条:健全的治理结构及组织章程。在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运维过程中,上海科技馆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智库运行管理经验,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智库发展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科普专业智库建设的新要求,特别是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部署,进一步完善科普智库治理结构。早日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的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章程,进一步明确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的定位和宗旨,工作任务和研究方向等主要职能,智库形式和机构设置,科研团队和工作条件等管理模式,经费筹措与管理,成果提炼与使用等相关内容。
对照标准第八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条件。上海科技馆的展品展项走出国门到国际著名场馆展出,优秀科教产品远销国外,在国际博物馆排名中名列前茅,主办、联合主办、承办、支持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和其他交流活动,在科普界特别是科普场馆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团队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他们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与策划首届“一带一路”国家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等,已经具备了开展科普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条件并且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国际交流工作。
2 把握好科普智库项目研究的七大环节,形成闭环模式
聚焦具体问题,把握好智库项目研究的七大环节,即精准选题、深度破题、联合结题、成果提炼、按需(分类)使用、跟踪支撑、效果评价,形成闭环模式[3-4]。
第一环节,精准选题。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应该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找什么样的问题?笔者认为选题策划十分重要。建议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相关中心工作,在每年年底,邀请科普和科学教育智库专家及领域专家参加科普智库年度选题会,总结本年度选题研究落实情况并对第二年拟研究项目进行研讨,明确需要开展研究的一揽子题目。围绕突发的社会关注的科普和科学教育相关热点焦点问题或重大历史节点特殊需求,及时召开应急科普和科学教育智库项目选题会,有针对性地立项研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积极争取国家、上海市的科普和科学教育相关智库项目,努力参与国家、上海市科普和科学教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逐渐形成依托科技馆优势的品牌性项目。关键是要以问题、目标和需求为导向引领科普智库选题,应以问题导向为主,找准问题决策咨询就成功了一半。一般情况下,对于科普智库研究项目来说,找准问题是关键,小切口深研究是策略,建议有用是目标[3-4]。
第二环节,深度破题。对已经确定的科普智库研究题目,要请相关科普智库专家和领域专家指导。对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呈现成果形式和支撑方向等进行研究探讨,形成拟研究课题的项目指南[3-4]。
第三环节,联合解题。以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团队为基础,按照“小中心、大外围”的原则,通过申报或委托等方式组建研究队伍,根据项目指南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政策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关键是要有合适的队伍、组织机制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要安排项目专题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一手数据,总结可复制的案例,支撑研究结论[3-4]。
第四环节,成果提炼。建议从联合研究团队中选择一些核心成员和相关业务部门单位同志组建成果提炼专班,专门负责撰写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决策咨询专报等。其中,决策咨询专报影响力最大,是以问题、目标、需求为导向,以事实分析为基础,以政策建议为重点的研究成果。上海科技馆依托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已經产出了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决策咨询专报等一系列成果,其中不乏优秀的决策咨询专报[3-4]。
第五环节,按需(分类)使用。科普智库的决策咨询专报要通过合适的报送渠道及时上报上海市委市政府,涉及到全国范围的专报可以按照程序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科技界情况》等报送党中央国务院,为党和国家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在不涉密前提下,可以依据研究成果发表文章、出版研究报告或学术专著作等,扩大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3-4]。
第六环节,跟踪支撑。一些决策咨询专报得到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以其他适当的形式采用后,要考虑怎么落地、实施?怎么能有针对性地取得实际成效?需要研究队伍尤其是成果提炼专班,根据上级指示和要求,进一步跟踪服务,提供后续落地研究等智力支撑[3-4]。
第七环节,效果评价。要跟踪科普智库成果的应用效果。决策咨询专报采用后有什么实效?科普智库文章发表后产生了哪些影响?研究报告发布和专著出版对塑造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形象有多大帮助?对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的影响力提升作了多大贡献?等等,都需要重点关注,做出适当的评估评价。同时,也要及时总结教训,对于没有被采用的决策咨询专报等进行分析研究,查找具体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付诸实施,避免在以后的科普智库相关工作中重蹈覆辙[3-4]。
上述七大環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是科普智库项目研究的基本要求,环环相连、环环紧扣,缺一不可、缺一不全。虽然智库项目研究闭环模式不是什么铁律,但也是作者长期从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常规做法和惯例。长期坚持科普智库项目研究的闭环模式,就能久久为功,为高端科普智库做大做强做好打下坚实基础,把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市乃至国家的科普和科学教育领域的国际知名高端专业智库[3-4]。
在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专家研讨会上,听了王小明馆长关于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的建设思路和各位专家的发言后,我对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充满了信心。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提出的“国内外科学传播政策与实践研究”“非正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长三角地区公民科学素养研究”三个研究方向,“决策咨询”“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力争成为科普领域具有一流研究水平、一流社会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成为科普领域的学术高地、决策咨询高低” 的建设目标,符合实际,可行性强,可操作、可实施,相信一定能够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期目标[2]。
3 结语
本文以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为例,分析了上海科技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共建中国特色新型高端科普智库的基础、优势和可能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端科普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思路和建议;提出了科普智库项目研究闭环模式,并分析了科普智库项目研究的七大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衔接关系。所有观点,属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4):4-8.
[2]王小明.上海科技馆科学中心介绍[R].上海:科普智库筹建高端研讨会,2021.
[3]任福君.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以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为例[R].北京:2021.
[4]任福君.中国科协近年来决策咨询工作回顾与展望[J].科技导报,2021,39(10):1-10.
作者简介:任福君(1961—),男,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科普、科技政策、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等,E-mail:renfujun@ cast.org.cn。
Several Aspect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Building a High-e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pular Science Think Tank in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an Example// REN Fujun
Author's Address National Academy of Innovation Strategy,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38,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t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 in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aspect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building a new high-e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new think tank should be buil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think tan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ith high standards in the beginning stage. The goal is to build a high-end professional think tank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relying on well-know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ues.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grasping the seven link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 project research, namely precise topic selection, in-depth problem solving, joint conclusion, results extraction, on-demand (classified) use, tracking support, effect evaluation and so on to form a closed-loop mode,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professional think tanks.
Keywords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