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小衡
脑卒中(脑中风),是颅内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在此主要讨论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小中风”、“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冬春季是脑中风的高发期。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 万人,65 岁以下的脑中风患者占50%,近15%的患者年龄在45 岁以下。在脑中风中,缺血性卒中更为常见,约占80%以上,75%的患者会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了解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及早防治和达到良好预后至关重要。
据调查,国内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也较高。而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中风发生于血凝块阻塞脑动脉,中断了脑部的血液供应,导致缺血供应区脑细胞坏死。
缺血性中风患者绝大多数是清晨起床时发现的,猝发时间多在下半夜。患者常常睡前还是行动自如,醒后却半身不遂。
主要症状为突然出现的意识不清,言语不清和定向力障碍;突然出现面部、四肢特别是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绝大多数患者意识清楚,表现为半身瘫痪或无力,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与出血性脑卒中相比,预后相对较好,后遗症少些。
现实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会突然出现肢体发麻无力、视物模糊、口齿不清、头晕等症状,但可能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后就“不治而愈”了。这时很多人都会以为是疲劳引起的,或者是身体的偶然不适,一瞬间而已,用不着上医院。其实,这可能是中风发生前的信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
“小中风”是神经内科多发病,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3,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几分钟至1 小时左右。特点是反复发作,但发作后症状会自行消失。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小中风”。
在“小中风”发生后的24 小时内发生“大中风”,即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最大。在未经过治疗的“小中风”患者中,将有约1/3 的患者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快速识别中老年人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很简单,目前国际上常用“FAST”口诀:
F(Face 脸):让患者微笑,若脸部一侧可能发生面瘫,患者无法微笑,嘴巴或眼睛下垂。
A(Arm手臂):举起双臂,并维持些时间。疑似卒中患者无法顺利举起单手或双手,或者单手或双手无力、麻木而动弹不得。
S(Speech 说话):让他(她)连贯说短句。患者无法流利对答或说话含糊不清,尽管处于清醒状态,却无法说话。
T(Time 时间):如果发现上述三条中的一条或多条症状,即患者微笑困难,举起上肢无力,讲话含混不清,则表示有脑卒中的可能。应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并立刻将患者送往附近大医院救治。
除此之外,缺血性脑卒中还有如下征兆:一半身体突然发麻、乏力。比如手拿不住东西,脚软没力气;两眼发黑持续一段时间;失去平衡,走不稳;喝水或吃东西突然呛得厉害;一只眼睛看不见,重影或看不全;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干道,其供血量占整个大脑需要量的70%~80%。颈动脉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并导致狭窄低灌注或栓子脱落堵塞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内科医生会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CD)来检测有无颈动脉斑块,并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
TCD 或TCCD 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筛查方法,可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如果发现自己存在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或房颤、吸烟、血脂异常、很少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症、有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3项,就属于高危人群。应每年去正规医院做TCCD 检查,如报告颅内动脉狭窄程度≥70%,可选择上支架或外科手术治疗。医学专家强调,第一次“小中风”后必须住院,接受紧急治疗。住院治疗可使卒中危险性减少27%;首次“小中风”后90 天内应在神经内科门诊定期随访,配合药物治疗,就可有效地预防“小中风”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现已公认,缺血性中风发作后的4.5 小时是医学上所说的“急救黄金时间窗”。只有在这个时间窗内做到分秒必争,尽快到达医院就诊,才可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留下残疾甚至是死亡。
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溶栓治疗使血流再通,有望挽救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可显著降低发生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的概率。
目前国际上提倡新的支架取栓治疗手段,即通过大腿切口将取栓支架送进血管,到达卒中发病的大脑,移除血栓斑块,使血管再通。这一新技术最长可将治疗时间窗延长至6~8 小时,特别适用于大血管闭塞的危重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偏瘫病人要摆脱偏瘫,找回自我,不能靠在床上“养”,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三级康复。所谓三级康复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的1 个月内、3 个月内和半年内,先后在综合性医院神经科、康复科、社区或家中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疏导等,其重点是让患者多“练”少“躺”。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脑卒中患者应适当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可做些家务,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患者如果遭遇“脑卒中后抑郁”,除了家属的体贴、关心和鼓励,还可咨询专业心理医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业已证实,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极高(约70%),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普通人高9 倍。在急性期经过积极的治疗,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并不代表彻底康复,其危险因素仍然存在。
1.良好的饮食习惯 包括“少吃一口”,尤其是晚饭;舍弃“无肉不欢,大口吃肉、重口味饮食”的痛快生活;控制好油盐摄入量;放慢进食速度等。
2.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如果夜间缺少睡眠,白天要保证有午睡。
3.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 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更要注意坚持运动,去除腰腹的赘肉。
4.保持正常的体重 中老年人应定期称体重、测腰围,如果超标要警惕,及时调整饮食、多运动、控制体重和腰围的增长。
5.关注血脂血糖变化 如果患有糖尿病、房颤、高血压等疾病,要时刻关注血脂血糖变化,警惕“魔鬼时间”(即每天6~11 点),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
6.做做头低位运动 具体做法是,在起床或睡觉前,站立成弯腰低头,双手尽量俯身触地,1~2 秒钟1次,1 分钟弯30~60 次,每天共3 分钟便可。头低位运动可使头部得到更多的血液和营养,逐步增加脑血管的抗压能力。但已患有脑血管硬化或有心脏病的人应避免做这个运动,以防诱发脑血管意外。
7.半夜喝一杯水 中老年人多有夜尿增多,常起床解小便1~2次。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在半夜起床时,喝一杯白开水(300 毫升左右),可有效避免夜间机体缺水造成的血液黏稠度增高,预防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