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水质问题及措施分析

2021-12-24 20:31:36陆明星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蓝藻亚硝酸盐水产

陆明星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南宁 530199)

1.水产养殖中做好水质控制的意义

水产养殖水质对于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相关政府管理人员专门从法律高度制定了《渔业水质标准》,该标准结合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相关法律,从基本的水体颜色形态到PH值、溶解氧、挥发酚、常见重金属、毒性盐等关键物质进行了详细的指标限定,其标准是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应当坚持的底线标准,如今随着现代城镇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水产养殖人员更应该做好相关指标的管控,保证水体质量远在底线水平之上,这才符合现代水产养殖绿色生态的基本理念。

2.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

2.1 物理标准

物理标准在这里主要是指肉眼可分辨的水色标准,也包含可被人体直接感知的水温变化,物理标准是常规肉眼观察水体变化的最简便直接的手段。一般来说,健康的养殖水体应当具备“肥”“嫩”“爽”的标准,所谓“肥”,就是在视觉可见的情况下,能看见水体中较多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达到鲜活的水平;所谓“嫩”则是对“肥”的进一步要求,“嫩”要求水体的“肥”具备长期的持续性,具备一定的自我更新和修复能力,这样才能持久作为水体养殖的良好场所;最后就是“爽”,主要体现在水体的透明度方面,较高的透明度加上没有浮膜的水体,才能符合“爽”这一基本要求。在水温条件控制上,一般选择足够深度的水体作为养殖场所,水体太浅会导致水体温差过大,不利于养殖产业的发展,根据时令的不同,需要在不同时节做好水位的高度控制。

在水体出现异常时,在物理标准上会有较为直接的表现,所以物理变化常可作为水质变化的第一判断标准,比如水体颜色开始转向暗绿色、灰蓝色或蓝绿色,水体内浮游动植物含量大量减少,水面开始出现浮膜,水体透明度略微下降,这是水体变瘦的体现。又比如水色整体呈现出草绿色、油绿色、黄色、红褐色等颜色,同时伴随大量的硅藻或隐藻,透明度严重下降,这是水体过肥的体现。在水肥稍多的情况下,水体透明度严重下降,随着肥力进一步增加,水体透明度反而会有所回升,这是物理观察水体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2.2 化学标准

养殖水体的化学标准是最有科学依据的水质参考标准,并且化学标准明确指出了水体中不合标准的异常物质,在含量上也有具体的数据参考,这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水体净化工作。对于养殖水体而言,一般的化学标准包含了PH值、氧气溶解量以及盐类溶解量这三项最基本的测定,在盐类方面,主要是亚硝酸盐、硫化氢以及重金属等数据指标。在我国养殖水体的法律层面上,也是从化学方面对水体做出的指标要求,其规定是酸碱值为6.5到8.5之间,在实际的养殖中以弱碱性为佳,溶解氧要保证每日有16小时以上大于5mg/L,其他时候不得低于5mg/L,亚硝酸盐含量要小于0.05mg/L,其它重金属含量也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比如铜锌铬的含量标准较为宽松,要低于0.1以下,而危害很大的汞、镉、砷、氰化物等含量则要严格控制在0.001以下。具体标准可参考我国的《渔业水质标准》。

2.3 生物标准

养殖水体的生物标准包含了常规动植物标准和微生物菌落标准,常规的动植物搭配可帮助形成良好的水体循环系统,提升养殖产量,在生物搭配上要注意动物和养殖水产品之间的食性竞争,最好不要引入具备相同食性的动物。在微生物标准上,要注意方面引入有益的微生物菌落,微生物环境的控制,有利于降低水体养殖中爆发鱼病的可能。在生物标准控制中,除了需要提防常规的大肠杆菌的污染,更需要结合养殖鱼类本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生物环境布置,这也是现代鱼塘混养提高产量的基本方法,在这方面需要不断累积经验。

3.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水质问题解决方案

3.1 溶解氧和酸碱度的控制调节

溶解氧和酸碱度是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其中水体中的供氧量一般都会随着鱼类活动和季节变化出现周期性变化,在平时,水体中的供氧量基本都满足鱼类的生存标准,只有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容易出现供氧量低于生存需求,出现鱼类缺氧死亡的情况。在供氧量的控制上,可从两方面进行控制,第一就是降低水体中浮游动植物对水体中溶解氧的过度消耗,这尤其要求在夏天,要有效做好投饵频率控制,在投喂中保证鱼类在七八分饱即可,避免过度投喂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的大量滋生。

在酸碱度控制上,主要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进行调节,不过一般在替换新水时,都能帮助调整水体的PH值,所以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添加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在必须添加生石灰和漂白粉时,应当先做好水体的PH检测,确定有效的调加量,避免出现酸碱调节过度的情况。

3.2 亚硝酸盐的调节控制

亚硝酸盐的富集会导致水产品出现一定的毒性,因此严格控制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中水体调节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亚硝酸盐的控制时,先要明确亚硝酸盐的来源,经验表明,如果投喂饵料过多,会导致食物在鱼塘底部堆积腐烂,从而伴随产生亚硝酸盐,还有就是鱼类的粪便也会在底部腐烂产生亚硝酸盐。所以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具体的处理上有三个操作方法。

第一就是定期做好鱼塘底部的清理翻动工作,加快底部有机物的生物分解速度,避免过度堆积;第二就是采用混养的水产养殖方式,注重引入鲮鱼、鲤鱼、鲫鱼、青鱼等底层鱼类,在清洁鱼塘底部的同时实现经济增值,这是当下水产养殖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案;最后就是引入生物和微生物加强对池塘底部的环境改善,比如根据需求引入睡莲、水葱以及浮萍草等植物,在净化水体的同时,促进水体的生态循环,在微生物引入上,可考虑引入硝化细菌专门针对亚硝酸盐进行针对性处理,从而达到净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水质问题。

3.3 重金属的调节控制

重金属盐和亚硝酸盐的产生机理不同,绝大部分都是新水中自带的原生重金属离子,很少会在水产养殖系统中自行产生,因此在重金属的调节控制中先要做好严格的引入水体的把关工作,在遭遇到重金属过量的问题时,具体的处理办法主要可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处理。

在物理法方面,主要是使用物理吸附手段,对超标重金属进行沉淀吸附。在化学手段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可反应的化学反应物生成重金属的化学沉淀,从而完成水质净化,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氢氧化物和硫化物。最后在生物处理手段上可参考以上亚硝酸盐的处理方法,通过植物吸收或者引入对应的微生物菌落帮助分解,从而实现水体中的重金属净化。

3.4 蓝藻问题的调节控制

蓝藻问题是水产养殖中,由于水质变化引发的藻类疯长的情况,蓝藻爆发现象出现后,会导致水体中的含氧量严重下降,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面积的鱼类死亡事件,从而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所以在水产养殖中应当对蓝藻进行重点关注。

对于蓝藻的控制应当从蓝藻爆发的根源上进行分析加以控制,一般来说,蓝藻都是以一种生物入侵的方式流入到新水体中爆发,所以可考虑做好引入水源的控制,定期对引入水体进行分析,如果在发现蓝藻的情况下,可安装密眼网进行过滤,防治有害生物的入侵。如果蓝藻已经进入养殖水体,由于蓝藻会在最开始的一个月内有缓慢的生长期,在该阶段要做好观察工作,如果确实发现水体中有蓝藻生长的痕迹,可通过添加对应的防控药物或者引入微生物制剂的方式进行防控,将其扼杀在潜伏阶段。最后就是富营养化的环境会加快蓝藻的生长,所以在发现蓝藻后,还要同时做好水体中氨氮含量的调控,减缓蓝藻生长,避免蓝藻的集中爆发。总的来说,如果出现了蓝藻爆发的问题,不但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后期的清理成本上也会成倍增加,所以在进行蓝藻控制时,要以预防为主。在平时要做好水体观察监测,在发现问题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做好清理管控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中的水质控制需要较高的操作技巧,从经济成本方面考虑,可采用物理观察控制为主,化学检测协调控制为辅的方式进行。在平时,要注重观察水体的水色变化,根据经验先行对水体进行水质调控,如果调控工作无法生效,则需要进行严格的化学水质监测,确定其水质异常的根本原因,在科技做标准的环境下,水产养殖人员要善于累积经验,落实“预防为主,调节为辅”的养殖理念。

猜你喜欢
蓝藻亚硝酸盐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2
加油!水产人!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34
羊亚硝酸盐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当代水产(2020年2期)2020-03-17 06:56:36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当代水产(2019年9期)2019-10-08 08:02:42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02
高位池亚硝酸盐防控
当代水产(2019年6期)2019-07-25 07:52:16
针对八月高温蓝藻爆发的有效处理方案
当代水产(2018年8期)2018-11-02 05:30:42
冬棚养殖需警惕亚硝酸盐超标!一文为你讲解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当代水产(2018年12期)2018-05-16 02:49:52
家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鉴别和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