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林中建设储备林的方式与效果探索

2021-12-24 20:31:36黄啟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麻栎木材储备

黄啟军

(安徽滁州明光市西桃园国有林场,安徽 滁州 239464)

1.在我国建设储备林的意义重大

国家林业局也十分关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作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重要载体,并列入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行动和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建设好国家储备林基地对于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林业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性选择,也是保护我国特有种质资源、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的战略举措。

2.结合地方实际合理实施储备林项目建设

为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运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发展的理念,合理培育目标树种是关键。安徽省明光市从2017年开始就在本地国有林场的人工林中实施了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4600亩,经过几年的实施与跟踪监测,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措施是针对已有的麻栎林、松栎混交林和部分马尾松和杉木纯林进行合理抚育经营、科学培育。主要是通过调整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结构和林木生长环境,促进了树木生长,增强了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树木生长率和目的培育树种的产量和质量,更好地发挥森林多重功能,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增加了大径材储备,提高了国家木材安全保障。另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也探索了培育的主要树种用材麻栎等的生长发育规律,摸索配套的培育技术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在皖东地区乃至全国推进麻栎等主要乡土树种的大规模发展培育奠定了基础。国家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护森林生态资源,森林也是国际战略资源,也是国家生态安全基础资源、绿色发展的重要资源。并且我国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较为脆弱的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足,生态产品短缺及大径级材结构性短缺。当前森林的供给还难以满足国家生态安全需求,也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

明光市属江淮丘陵岗地地貌类型,境内均为绵延起伏的岗地和平台,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水热同季,境内岩石主要为砂岩,石英岩,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林,分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两种。自然植被以次生黄檀、朴树落叶林为主;人工栽培植被有人工常绿针叶林(马尾松、外松)和人工落叶阔叶林(栎类、杨树)。皖东地区在上个世纪后期大力营造人工林达400多万亩,在现有人工林中建设储备林基础条件好,可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通过现有林改培,提高国家储备林质量,增加优势树种大径级材资源储备,以达到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保护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提高碳汇贮备的目的。同时探索国家储备林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通过对这4600亩储备林施工建设,探索掌握一些麻栎等用材树种生长发育规律,摸索配套的培育技术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推进麻栎等用材树种培育奠定了基础。也培育出了以当地乡土树种麻栎等为森林上层木的多树种、混交、异龄、复层近自然林分,实现森林经营的多种效益、永续利用的目的。项目区主要树种为麻栎、马尾松、湿地松、黑松,林分结构既有麻栎、马尾松、黑松、杉木等纯林,也有马尾松和麻栎、麻栎和黄檀、马尾松黄黄檀混交林,龄组结构以中龄林、近熟林为主,有少量的成熟林。通过合理科学作业施工,主要是按照目标树作业体系,对郁闭度0.7以上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确立目标树,伐除干扰树,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6以上;对小径级目标树进行修枝、定株抚育;对松杉纯林和松栎等混交林中,麻栎分布不均或密度小(幼龄林30株/亩以下、中龄林以上15株/亩以下)进行现有林木疏伐补植麻栎。

对项目区的道路建设主要是为了保障用于作业车辆(运输车辆和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作业车辆)出入。实施中尽量利用现有林区道路基础,并且主要采取客土填筑,形成平整砂石路面的形式。项目区域设置上,优先选择交通便利,立地条件优良,树木生长较好的麻栎纯林、松栎混交林和松杉纯林,有一定生长潜力的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相对集中连片的林分。主要培育措施为间伐、补植、目标树修枝。达到降低林分密度,提升保留木生长空间,提高立木均匀度,激发林木生长潜力,促进林分快速生长的目的。对枝下高较低的目标树木适当修枝,在林窗处选择质量好的幼树作目标树培育,并对幼树周边除灌、松土抚育。对麻栎分布不均或松杉纯林实施人工补植。目标树种主要选择了市场需求旺盛,商业利用价值较高的麻栎。麻栎是当地优质乡土用材树种,其生长期长,抗逆性强,经过集约经营措施,成熟林亩蓄积可达20立方米以上。皖东地区早期即栽植了以麻栎为主的乡土树种用材林,且麻栎在当地表现出良好的用材特性,生长较快,主干通直,干材比重大,个体可见胸径60厘米,40厘米左右更是多见。麻栎具备生产大径材潜力,而且项目区在麻栎林经营方面有着丰富而成功的经营经验。项目建设方式主要为现有林改培,主要措施为目标树培育法、间伐、目标树种补植、修枝等,特别是对于现有林是松杉纯林的,或松栎混交林的栎树分布不均或密度较小的林分,通过补种麻栎等用材树种的措施(每亩补植株数30-40株),使划入国家储备林的林分逐步形成以目标树为主的复层混交异林龄林分,达到提高国家储备林品质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针对麻栎纯林保留目标树,伐除干扰树和部分差树,降低密度,拓开目标树生长空间。目标树是选择林分中符合培育目标的林木,一般是那些树干通直、树干枝下高较高(一般不小于6米),树冠发育良好,生命力强的树木,以及为增加混交树种、保持林分结构或生物多样性等目的而需要保护的主要乡土树种。目标树的确立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密度每亩15株左右,分布的均匀度,树型通直,树冠圆满,影响干型的大枝点高,无伤和病虫害的林木。项目区通过近几年培育监测,林木生长量明显提高,林分质量显著改善。可推算现有林培育至成熟林(30年后),每亩比常规培育立木蓄积增加10立方米以上,可生产30厘米以上大径级材10立方米,中径材和枝桠材基本一致,按现行大径材市场价格估算,亩增收益10000元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高,操作技能强,能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现有林区管理人员可有效巡视管护,检测森林病虫害、火情和人为破坏的情况。

3.综合效益显现,利国利民

通过国家储备林的培育,挖掘了森林生长潜力,提高了林地产值。明光市地处江淮分水岭的皖东丘陵地区,本地区基本上是人工林,林分生长量小,主伐林产值低,产材规格小,林业经营效益欠佳。可以通过国家储备林的培育,挖掘森林生长潜力,提高林地产值,提升木材规格,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增加林业经营效益。可在江淮大面积林区中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木材作为当今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之一,也是唯一绿色、可再生的、可降解和可循环利用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但由于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低等原因,使得木材供给结构性短缺突出。近年来,我国原木和锯材进口占世界贸易量的1/3以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50%。目前木材安全形势下,木材生产已从一般的经济问题变为重大的资源战略问题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和生长量,通过木材储备基地建设,培育以优质木材为主的林业有形产品是十分必要的,也能有效地增加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木材储备基地建设体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结合,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重要载体。此外,抓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还可以减轻生态建设压力,增强生态建设实力,既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又有利于森林资源培育,充分发掘林地生长潜力,提高林地产值,提升木材规格,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国家储备林的培育,增加了承储单位的经济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加快储备林建设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经济效益、典型经验、建设成效等,加强政策咨询与服务体系、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储备林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努力争取各方面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项目建设实施完成后改善了项目区森林结构,提升了森林质量,提高了森林的多重效益。有利于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维护木材安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增加林区人员收入,带动林区经济发展。因此,在人工林中实施储备林建设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猜你喜欢
麻栎木材储备
◆ 木材及木制品
建筑与预算(2024年2期)2024-03-22 06:51:36
世界上最轻的木材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2-29 09:10:32
麻栎果实的开发利用及培育探究
广东蚕业(2022年4期)2022-11-23 13:31:55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军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 08:49:06
麻栎种源1年生苗生长特性比较
定向培育措施对麻栎生长的影响评价
江西农业(2020年13期)2020-09-08 07:44:54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20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支点(2017年3期)2017-03-29 08:31:38
严格木材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