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鑫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 266109)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前进方向。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通过科学的管理及设计理念实现人们物质生产的效率最大化。鉴于当前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发展同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为此将对其未来发展规划进行详细论述。
生态循环农业理念主要建立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实施该循环系统过程中,主要具有如下2 个方面的特点。
循环农业链主要由“资源、产品和再生资源”3个部分组成,物质能量在以上3 个环节中反复利用和更换,将单位产品的价值提升到最大化,并且尽量降低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进行产业联合,在微生物高科技降解技术的支持下,形成多个模块之间的良性循环生产。
发展循环农业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同社会效益发展的有效结合。只有建立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循环系统,保证当地生态系统不会受到破坏,才能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产品的增值及降解污染物的效果,使物质能量能在循环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被留住并且转换为实际产品。
新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 年我国基本形成全面的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对社会资源安全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加。当前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如下4 种类型。
种植业、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能通过沼气池连接起来,农作物的秸秆、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能通过沼气发酵的方式形成新的燃料,生成新的能源。同时沼气池中发酵后残存的渣滓能用于种植业,增强土壤肥力,并且具有安全、无公害的生态特点。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已经集中建立畜牧业粪便回收中心,这些材料在经过集中收集处理及规范处理后总体回收率基本能达到90%以上[1]。
观光农业模式建立在生态学、环境学及旅游资源学基础上,通过因地制宜建立当地养殖产业链,同当地自然环境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可以不断循环的内部生态系统。该模式的另外一大优点在于通过依托农业生产模式,改善周围自然环境,从而促进当地第一产业同第三产业的深度结合,以生态农业带动当地旅游产业,以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效率。观光农业模式是满足现代都市居民绿色消费观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能平衡好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
立体复合生态模型主要借助于自然生物在生产过程中对空间环境需求度不同的特点,通过对空间的巧妙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该立体生态模型中,需同时具备太阳能、水源、土地等基本资源,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的养殖模型。目前,全国范围内比较普遍的立体复合模式主要包括立体种植、立体畜牧养殖及种养结合3 种不同的类型[2]。以种养结合为例,较为典型的模式如“鱼、桑、鸡”,该模式中动物形成的粪便能用于农作物桑树的生长,而桑叶落地后能为黑鱼及农鸡等家畜提供食物,实现循环利用。
秸秆焚烧问题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实施秸秆还田战略举措,不仅能降低秸秆焚烧对于空气的污染,同时还能增加农田中的土壤肥力。秸秆虽然是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废料,但是该材料往往是制作食用菌、燃料、养殖饲料的主要材料。不少农村地区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备、更新优化生产方式使得秸秆的最终效益被发挥到最大,有效改善当地的水土质量。以秸秆废料的回收再利用为例,随着技术的升级进步,同样将会陆续延伸到其他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工作中。
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目前存在运行资金较高的主要矛盾问题,我国集体农业发展体系尚未成熟,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模式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虽然循环农业体系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并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我国存在很大一部分以家庭生产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成分,大机器劳作的生产模式没有完全普及,因此直接大范围开展循环农业经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初期投资成本。此外,传统农业生产工作方式引入高新循环技术虽然效果明显,但是这些设备的建设资金较为昂贵,广大农业从业人员生产建设资金有限,无法建立完整的农业循环体系[3]。
从产品定位角度考虑,目前循环农业生产的农业产品市场定位为绿色、天然、无公害。但是这类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居民的消费意识没有及时转变,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远小于市场供给量。此外,绿色农产品的安全检查机制不健全,因此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去选择外观良好、经过化肥培育的农产品。虽然循环农业体系下的农产品依旧可以出现在大型的连锁购物商场中,但是其市场销量远远小于一般农产品市场供给量,在部分特殊时间段,由于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滞销也会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依旧受到传统种植理念的制约,在从事农业活动中,对传统种植模式及种植技术更加依赖,尽管当前已经开始流行低污染、无害的绿色农业防治技术及生产手段,但是这些生态循环体系所产生的短期经济效益较小,当前我国整体农业生产总值较低,受到经济状况制约,农业人员无法从长期角度实施农业循环体系[4]。实施生态循环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从业者因为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促进全国生态农业循环体系良态发展,需要强化公众对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的基本认知。利用网络公众平台、电视、广播及媒体等媒介,展开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农业循环宣传研究工作,提高农民及消费者的基本认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农业从业工作人员是推动农业循环体系健康长效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需针对此群体做好相关农业宣传工作,帮助地方农民掌握基础的生态循环技能,普及循环农业常识。
政府应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发挥好领导者及组织者的作用,不断加大对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资金和政策2 个方面强化帮扶力度。在资金支持方面,应联手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渠道形成不同形式的农业循环模式,政府应为农业创业人员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及银行贷款优惠,特别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加应该集中力量开展帮扶计划,带动人们摸索适合地方生态体系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整体循环农业体系的有序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资源问题,在实施农业循环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日常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当前发展生态循环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于规模产业化同资源紧缺化的矛盾问题,需谋求更好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高度集中,遵从适当利用、开源节流的开发原则,在有限的空间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发展始终是生态农业循环体系的核心动力,目前科学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农作物生长、种植、灌溉及农村清洁生产等多个方面,对于提高整体体系循环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面临技术发展瓶颈,科研工作人员同样应该进行不断创新研究,拓展可发展空间,当地科技型企业继续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推动新技术产业的增值变现,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5]。
随着循环农业体系的专业化发展,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是当前农业体系中最为稀缺的资源。未来需要地方政府能联手相关高校,为地方农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理论和技术型人才,以大学校园为中心,向周边农业基地不断拓展,提高当地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在政策方针上,应给予应届毕业生更多的政策补助优惠,吸引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到新时代的农业生产工作中,全面推动循环农业的科技化、自动化生产。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循环农业体系的顺利开展不仅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极大帮助,同时与我国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观念不谋而合。当前我国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各个地方政府应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结合地域特征,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