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炜宁,张 磊,刘美艳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普惠金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关注,希望普惠金融能够充分为人民服务,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给农村农民带来福音。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2018 年国家在《乡村振兴规划》中提出加大农村金融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利用金融服务的便利助力农村发展。2021 年初,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扩大农民就业岗位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深化农村农业现代化改革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提出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要求更高,面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能够极大地满足农民对普惠金融的要求,促进“三农”发展。黑龙江省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实施战略上,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借助平台推出适合农村各地区的贷款、保险、理财等业务,改善农民生活。但在发展黑龙江省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各不相同,在高速发展下的数字普惠金融暴露出监管不严、金融机构服务缺乏、农村个人资料收集困难、农民的信用观念淡薄等问题。因此,妥善解决黑龙江省农村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强大动能是研究的重点。
在黑龙江省农村,传统的金融机构服务单一,业务办理烦琐,农民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等候和业务咨询过程中,效率低下,但是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下,农村用户办理简单的业务只需要登录银行的手机App,就能根据提示自行完成办理,与现场办理相比,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显得更加便捷。而且农村用户也能通过App 进行网络支付、借贷、理财等服务,享受到各种金融服务的便利。
随着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将原有大批量的生产工人取代,对于外出务工、缺乏专业技术的农民而言,就业形势严峻。伴随着政府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视,农村金融机构加快了对普惠金融的改革,开发出许多助力农村农业发展的产品,许多外流人员回到家乡,完善了农村的经济链,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在原有生产岗位的基础上,提供了类型丰富的就业岗位;金融机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增加创业贷款经办机构数量、节省创业贷款的流程、提高创业贷款的红利等,为乡村小微企业提供了资金保障,稳定了就业,使小微企业得到长足稳定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服务形式丰富多样,农民不仅可办理传统业务,还可办理保险、融资、投资理财等业务。保险公司为深化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推出了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2 大类专项险种,其涵盖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生产环节,当发生非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经营困难时,能够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融资方面以黑龙江建设银行分行推出的“建行惠懂你”App 为主,提供门槛低、借贷快、利息低的线上贷款,解决微小企业资金困难、农民生活贫困等问题;在投资理财方面,普惠金融深入农村家庭,农民摆脱了原有以银行储蓄为主的理财方式,开始尝试互联网金融理财。
数字普惠金融在黑龙江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金融机构在着力金融方面改革时,在现行相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当中,关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位不明确,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举措较少。数字普惠金融普及到农村时,农民由于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很容易被混杂在其中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窃取农民的个人信息,实行诈骗。监管部门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深恶痛绝,即使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也重新制定并发布了《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等法规,但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在形式上的创新,金融产品类型的多种多样,新的问题接踵而来,许多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此外,地方监管部门针对现在的监管技术,在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发展方面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在监管过程当中,一旦不法分子利用技术优势,找到监管的区域范围外就能逃避监管。监管部门虽然能借助民间的反馈来弥补缺陷,但是时间上存在滞后性,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难以得到根治。因此,监管设施和监管技术上的问题亟待解决。
黑龙江省农村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在一些贫穷的地方,设立在农村的金融服务网点种类不仅单一,数量还很少[1]。乡镇的金融服务网点虽然在种类上较为齐全,但是对距离偏远地区的农村而言,无形之中增加了业务办理成本;在金融服务工作开展方面,又由于金融机构网点问题,宣传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产品的人力不足,限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人员配置上,农村金融机构人才缺乏,现有的金融服务工作人员受专业水平限制,对数字普惠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导致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推广滞后;此外,农村受限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各类金融机构设计的金融服务产品并不能适应当地农村的坏境,对农村农民的帮助有限。
在黑龙江省农村,个人资料收集困难,用户与机构存在信息偏差,使金融机构在对黑龙江省农村的信息服务当中的成本偏高,导致一些金融业务难以实现。目前在征信方面,中央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其基础数据库是个人征信体系的核心和主要信息数据来源,但是中央银行收集的农村个人征信信息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采集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或者接入小额贷款公司网络贷款平台所提供的借贷信息和公共信息等构建征信中心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黑龙江省农民相对于个人信贷,他们更偏向于在社会熟人和亲友之间进行借贷;同时农村由于教育水平的原因,对于信用方面的观念非常淡薄,对失信行为不以为意,导致失信行为常常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信息的收集,导致征信系统建立受到阻碍。
在哈尔滨市,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广泛,金融服务细致入微,居民对数据普惠金融有着高度信赖。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农民数字普惠金融教育普遍不强,人们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了解还只是在网络支付方面,对投资方面有的农民会直接把投资理财和银行储蓄划上等号。在谈及数字化保险、智能投资顾问、网络信贷、信托等,大部分农民对其一无所知。正是因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接受相关教育较为欠缺,导致金融产品信息认知浅显,农民对大部分的金融借贷产品缺乏信任,而向各大银行借贷的农民,又保持着对欠款能拖就拖的心态。因此,在农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阻力相对较大。
在农村,传统金融占主导地位,数据普惠金融要发展必须要克服金融数据保护、监管与风险防范这2个问题。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黑龙江省农村发展。1)建立规范的监管模式[2]。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模式在乡村的监管并不完善,在监查个人信用账户和个人信息时,容易侵犯到个人隐私。因此,建立好规范的监管模式,在严格监管下,既能严格地保护用户的信息,也能使企业更加方便地了解个人的金融账户。此外,农村地区有较大的特殊性,构建全面协调的多元监管模式,就必须要加强行为的自律,加大社会透明化。2)创新监管科技。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科技较为落后,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脆弱,创新监管科技能够在第一时间收集到金融机构的交易信息,第一时间进行信息认证,并对信息进行修改。
在黑龙江省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差,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大都是依托互联网而进行的,数字普惠金融的产品能够依靠互联网率先进入农村,服务农民,协调基础设施发展[3]。随着2021“三农”工作的开展,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根据黑龙江省各农村的发展状况,开发出不同低风险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对不同农村经济水平的农民推广其产品,最大程度地匹配农民的自身状况。在小额支付系统业务方面,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简化处理流程,把农村的金融支付结算系统尽快建设完善,硬件设施配置齐全;并且在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服务的同时,招纳数字普惠金融技术人才,利用人才优势,完善金融监管服务体系。
在大数据网络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通过大数据技术科学地管理个人信息。以中央银行为主,各地方银行为辅,宣传信用的重要性,同时加大对农村个人信息的收集力度,全力健全农村信用体系[4]。在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时,可以帮助农村的农民完成建档立卡户,合理划分信用等级;另外,把已经收集完成的“三农”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库档案,重新优化整合。在收集的信息数据方面严格保密信息,制定相关使用条例,获取数据必须通过使用申请才能使用,确保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受限于农民的相关认知。近年来农村的教育层次显著提高,但金融相关知识的普及却是一片空白[5]。数字普惠金融全面普及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农村提高数字普惠金融认识程度,在国家教育方面,可在初高中的课本中融入金融知识,为农村青少年打下良好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金融机构方面可开设免费金融课程,提升农村用户的金融素养的同时,宣传介绍自身的金融产品;社会加大金融专业人员培养的力度,提高金融专业相关技能证书的权威。
随着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信用体系的建立,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将更加顺畅,农民也能依赖数字普惠金融为自己提供便利,更能够凭借着数字普惠金融贷款等服务提升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