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淑媛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200)
2015 年5 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明确指出 “要坚持问题导向, 补齐培养短板, 将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为高职院校“双创” 教育及 “双创” 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双创” 背景下, 大学生的就业方式、 就业结构及就业形势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推动大学生由就业转向创业、 以创业拉动就业成为 “双创”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之一, 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 “双创” 时代下, 高职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要求辅导员与时俱进, 加快观念转变与目标调整、 全面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 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 科学的就业创业观, 以更好地适应 “双创”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的深入推进引发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深刻变化, 继而倒逼高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变革。 虽然, 在政策的扎实推进下, 创业就业已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心, 但高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现阶段, 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将就业指导工作放在 “双创” 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应有的位置上, 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定位不科学、 不精准。调研显示, 当前大学生群体对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性认知、 创业认可度偏低, 这一方面源于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定位不高, 在深化 “双创” 教育的同时并未对就业指导工作做出相应的改进, 就业指导工作弱化与边缘化, 学生缺少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另一方面源于认识误区, 认为 “双创” 教育可以代替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 使得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偏离了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前提, 若目标不明, 就会陷入行无所归、 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影响高职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 “双创” 背景下, 以众创、 众包、 众扶、 众筹为新特征的业态已成为就业发展的趋势, 引发大学生就业结构、 就业方式乃至整个就业形势的变化, 继而倒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的调整。 然而,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专业素养不足, 缺少企业实践经验, 多国家就业政策缺乏全面的理解, 并未面向 “双创” 背景形势及时对就业指导工作目标做出调整, 在实际工作中就业指导内容、 方法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高职所培养的人才也无法满足 “双创” 发展要求, 直接影响了 “双创” 教育的实效性[1]。
“双创” 背景下, 高职辅导员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一些年轻的辅导员受制于自身知识经历经验, 无法为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就业形势、 政策咨询、 心理调适、 信息服务、升本与创业、 面试技巧等全面的专业服务。 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值、 就业态度、 就业意识、就业心理、 就业道德教育缺少科学的引导。 由于对毕业生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文件缺少透彻掌握,辅导员就业指导理论不足; 另一方面, 很多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缺少全程化, 就业指导工作多在临近毕业阶段突击开展, 这使得大学生对社会分析研判能力不足, 很难迅速适应 “双创” 时代要求。
制度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为了彰显高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性, 满足高职 “双创”人才培养要求, 打造高素质的辅导员工作队伍,创新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 必须结合“双创” 现实需求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机制体系。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过于简单, 也未全面覆盖创业就业教育资源整合、辅导员队伍管聘、 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 就业指导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 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无据可依、 效率低下[2]。
在当前 “双创” 背景下,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就业质量低、 就业难等问题愈加突出, 面对如此形势, 关键是要面向 “双创” 的三大目标, 重新确立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定位, 形成科学的监督检查机制与教育培训机制,同时要求辅导员自身加强学习, 持续吸收优秀理论与实践成果经验, 促进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以此推进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化创新。
针对高职就业指导工作被弱化、 被边缘化等问题, 关键是要革新理念、 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 理念确立并非随心所欲, 而是要遵循就业创业政策、 经济发展新常态、就业发展新形势、 大学生就业观及创业就业行为等现实状况, 提升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创业认可度的认知, 使之树立起服务更高质量就业、 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的理念。 服务更高质量就业理念打破了传统以就业率为唯一衡量标准、“重量轻质” 的观念, 而是要紧密契合 “双创” 背景与人才培养目标转型方向, 深入思考就业指导对培养 “双创” 人才的价值, 以高度定位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所需, 以此达到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 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双重目标。 此外, 辅导员要从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人生出发, 冷静客观分析 “双创”, 引导大学生做到创业就业不冲动、 不盲目, 通过就业指导塑造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就业意识, 还要将传统单一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转向面向大学生的人生规划, 避免大学生因盲目选择而使得机会成本大增[3]。
针对因 “双创” 形势思考不深刻所引发的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不适性等问题, 关键是要结合国家创业就业政策及 “双创” 人才培养要求, 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秉持由就业转向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实践目标, 理性创业就业的态度目标以及大学生职业稳定发展的价值目标。 一方面, 辅导员要加快就业指导工作目标的调整, 将传统以就业为主转向以创业为主, 改变大学生 “宁肯等待艰难就业, 不愿冒险积极创业” 的心态, 鼓励其拥抱 “双创”, 彻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另一方面,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理性就业创业的态度, 转变大学生渴望就业 “铁饭碗” “金饭碗” 的传统观念, 鼓励其从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 敢于直面创业风险, 勇于深入一线与基层,将人生与职业路一步一步走稳走实, 还要引领学生全面进行自我认知, 使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 并从实际出发, 实现人职匹配; 此外,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稳定发展的价值目标, 使之依循专长与兴趣科学选择职业, 确保大学生在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与时俱进的创业就业观念、 持续提升的就业能力等多重支持下, 坚持沿着所选职业稳定持续发展, 以增强自身就业稳定性, 满足职业发展要求[4]。
针对就业指导专业性不强等问题, 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严格要求自己, 持续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学习与了解。 一方面, 辅导员要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贯通化等要求, 持续加强 “双创” 政策及就业创业指导相关文件的研究性学习, 提升自身 “双创”思维能力, 继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及创新创业能力; 另一方面, 辅导员要时刻把握社会形势变化, 依循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就业指导工作, 持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 并以创新理论为指导, 积极引入创业案例分析, 推进创业就业课程建设, 改善学生实践不足的问题, 使学生充分吸取经验与教训, 同时要结合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 对大学生实施集个性化就业指导、 特殊群体就业指导、 创业实战指导、 “线上+线下”全过程就业创业跟踪服务于一体的多层次、 分类化、 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以此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此外, 辅导员还要积极开展立项研究论文写作, 将工作中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研究写作不断深化, 并在工作总结中推动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的持续创新, 把自身打造成专家型教师。
针对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僵化落后等问题, 高职院校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一方面, 要立足 “双创” 背景, 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向创业转向为目标, 从合并就业创业教育机构、整合就业创业教师队伍、 整合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出发, 既要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与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合并, 又要整合一支能讲课、 能咨询、 能实战的优秀辅导员队伍, 还要重构一套集就业理论与创业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就业创业课程, 用于指导就业创业实践, 推动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优化配置, 打破以往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两张皮” 问题; 另一方面, 要落实 “双创” 视阈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专业化、 专家化建设要求, 从严格入职资格准入制、 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 建立辅导员日常管理制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 要从大学生思想动态与创业就业活动跟踪服务两方面出发,构建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协调跟踪机制与辅导员为主体的对接跟踪机制, 还要建立集比较式评价、第三方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于一体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评价机制, 为持续优化和改进高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支持[5]。
综上所述, 随着 “双创” 时代的到来, 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但由于高职辅导员对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关系把握不准、 对“双创” 视阈下就业指导目标缺乏深入思考、 对自身教育方式创新不足, 导致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 为了扭转现状, 推动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发展, 辅导员要加快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服务更高质量就业、 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的新理念, 将就业指导目标从传统促进大学生就业逐步转向以创业带动就业, 面向“双创” 要求重塑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加快自身双创教育能力的提升, 帮助大学生持续提升创业就业与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