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炤涛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产品,比如说林木、资源及食品等,同时又能净化我们的生态环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足够多的氧气,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做好林业生态修复工作,能够为森林提供有效保护,促进生产力提升,使经济与社会实现持续性发展。
扎实开展林业生态修复,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抵御风沙的侵袭,避免环境不断恶化。各林区应加快林业生产结构调整,在林业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不断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生产力。与此同时,林农还要基于林业具体实际,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自身经济收入,促进林农增收。
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持续加强林业生态修复,及时转变传统的培育和经营模式,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降低至合理水平。与此同时,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根据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林业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实现林业生态平衡。同时,现阶段林业资源破坏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应当不断提高对问题的重视程度,使林业生态系统逐渐得以休养和恢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当前,林业生态环境发展形势严峻,仍然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林业生态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基层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缺乏较强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他们普遍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了林业生态效益的持续提升。通常而言,林业生态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林业资源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又能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在实际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不仅缺乏合理的操作方案,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保护制度和措施不健全,乱砍乱伐现象时有发生,对林业保护的监督不力,大大影响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不仅如此,林业种植保护系统的问题比较多,天然原始森林面积占比不大,而商品林所占比重加大,如此一来,就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再加上森林比例不均衡,容易导致病虫害频发,直接威胁森林健康生长。
为了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林业的生态及社会效益,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气候条件、水源涵养以及防风护沙等问题。同时,林业发展应当取得经济效益,进而充分发挥林业效益,但就目前发展而言,未能充分发挥效益,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规,配套措施也不足,影响林业资源优势的发挥。
在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中,科技的作用至关重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有助于林业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发挥。但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林业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林业修复技术培训,自身技术能力不高,实际操作工程中,未能科学利用林业修复科学技术,造成林业修复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在林业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所在林(场)区,区域和位置,加快建立与完善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使信息服务系统能够实现对整个林区的全面覆盖,同时,加强林业管理模式创新,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而目前,林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滞后,网络覆盖不到位,无法充分利用林业信息及相关资料,没有构建严密的管理体系,使得信息资源的整合面临较大限制。
要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要扎实推进和开展林业生态修复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同时,在运用科技手段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升级过程中,为了加快林业结构模式转变,保证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业保护中,务必要不断加强林业相关技术开发,分析每一种保护手段所产生的结果,了解各个产业对林业保护产生的影响,获取足够充分的数据,加强对数据的分析,提高保护措施的可行性,保证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加快推进新型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新型农业建设,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使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资源优势发挥完全。
为优化林业环境,加快管理思路完善,保证管理责任明确,强化对管理行为的监管,保证管理范围明确,应从林业内部人员与干部群众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作为林业内部监管人员,肩负着监管与养护林木的职责,促进监管效果提升,为林区环境提供有效保护,保证管理效果。对于外部群众而言,需要对林木进行有效保护,对林木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为林区生态环境提供有效保护。还要为内部员工、外部群众严格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获得管理部门的支持,及时对外公布。广泛收集和总结监管信息,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有真凭实据更容易使人信服。
为了确保林业相关工作的效率更高,就要对林业管理技术进行革新,比如说,物联网技术,可以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信息实时监管,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林区范围内,安装物联网感应装置,广泛收集林区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及时上传至管理端,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提供有利依据,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依托先进的探测技术,能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帮助,广泛获取林区土壤酸碱度、研究组成成分,以便更好地开展林区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因此,通过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精准度,还能避免人手不足,比如说,通过合理引入无人机,就可以加强对林(场)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掌握各种树木的成长趋势。
第一,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时,应当考虑林业生态环境,及时了解其自我修复能力,增强林业生态修复能力,改善水土流失,避免出现土壤荒芜、盐碱化和石漠化的问题。第二,认真分析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联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们过度的索取与破坏,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为了保护生态,实现经济增长,就要弄清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性和合理性,使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以增强。第三,充分挖掘林业资源优势。林业与农业唯有采取科学的发展方法,才能使二者经济效益平衡,深入挖掘林业资源优势,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合理开发,还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使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找寻经济增长点,采取相应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能够对林业资源进行有力保护,又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态环境修复能力。
林业相关人员主要负责监管的决策与执行,因此,为保证规范化开展林业生态修复工作,就要让相关人员队伍具备专业化的能力,自身工作经验丰富,落实好本职工作,促进人员队伍素养提升。所以,无论是林业基层单位,还是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扎实开展好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工作,提升人员队伍能力,胜任林业工作需求。同时,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好林业管理规范,调动和提高人员队伍的积极性,增强其职业意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引入绩效考核制度,让优秀员工得到认同,进而保证工作质量。比如说,对于监管单位而言,定期组织优秀员工的评选大会,召开工作总结会议,让所有相关人员参与进去,了解自身工作成果,进而把握后续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