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县建筑工程占用林地植被恢复研究
——以玉都壹号小区后山为例

2021-12-24 11:02:49王月婵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岫岩县客土刺槐

王月婵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岫岩县玉都壹号小区后山林地受建筑工程堆放施工材料和排险活动的影响,林地受损严重,丧失林木种植条件,针对受损情况进行合理规划,逐步修复,旨在改善该区域原有的恶劣生态环境及空气质量、预防水土流失,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1.1 气候特征

岫岩县属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均气温7.8 ℃,相对湿度66.0%,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年均降水量900 mm。空气相对湿度60%~85%,年蒸发量1 210 mm左右。初霜期为9月,终霜期次年5月。全年无霜期为155 d左右。结冻期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冻土层一般深1.5 m左右。

1.2 植被分布

岫岩县周边植被属华北植物区系,夹杂长白植物区系植物。乔木树种主要有刺槐、柞树、红松、核桃楸、榆树、椴树等,灌木树种主要有榛子、杜鹃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蒿类、箭草等。

1.3 地形地貌

整体地势北高南低,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汇。地貌属低山丘陵区。

1.4 土 壤

土壤主要为棕壤,分布于丘陵坡地上,山脊、山坡处厚度30~50 cm,山脚沟谷厚度50~80 cm,质地为砂质壤土,土质较好,腐殖质层薄,有机质含量 13 g·kg-1,全氮含量 0.6 g·kg-1,速效磷含量4 mg·kg-1,速效钾含量 81 mg·kg-1,土壤容重1.35~1.42 g·cm-3,pH值 6.0~7.0,肥力中等。

2 林地损坏现状

岫岩县玉都壹号小区后山林地受建筑工程堆放施工材料和排险活动的影响,林地原有植被遭受严重损毁,原始地形地貌遭到严重破坏,立地条件非常恶劣,丧失林木种植条件。该区域由平台和斜坡两部分组成,边坡略陡(坡度30°~45°),原有植被消失殆尽;被压占的地方已造成土壤贫瘠,不适合植物生长。

3 植被恢复原则

同等质量原则:土地整理及植被恢复后的土壤质量与土地生产力水平应接近原林地地类的平均生产水平,且不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可持续性原则: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从有利于森林功能发挥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进行恢复;

协调性原则:植被恢复时应尽量与周围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相协调,与相关专项规划协调一致;

经济合理原则:植被恢复方案需遵循经济合理可行和社会接受的原则;

安全原则:以保障治理区稳定安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为首要任务。

4 植被恢复设计

4.1 削 坡

为预防地质灾害,防止坡体失稳造成滑坡,依据《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技术》对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削坡后的坡角在30°以下,以达到边坡稳定。

4.2 客 土

客土工程主要用于保证植被生长的土壤条件。采用全面客土的方式,客土厚度(沉实后)0.5 m,客土面积7 035 m2,共需沉实土方量7 035 m2×0.5 m=3 517.5 m3。客土土源主要以岫岩镇建筑基坑开挖残土为主。

4.3 平 整

客土后进行土方量平整。根据1∶1 000比例尺现状图,将该地块划分10 m×10 m的若干小块,进行单块平整量计算,相邻两地块的高差控制在5 m以内,较为平坦地块按10 m×10 m的方格网法进行计算,项目区面积7 035 m2,土方平整平均高度约为0.1 m,推土机平整土方工程量为703.5 m3,平均推距均为10 m。平整后平台坡度小于2%。

4.4 植被恢复

4.4.1 树种选择

树种应优先使用优良种源、良种基地种子培育的苗木以及无性系苗木,不使用来源不清、长距离调运和未经检疫的苗木。坚持选择当地固氮树种且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瘠薄、经济可行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土质、降水等情况,主要选择刺槐和紫穗槐等作为该区域生态恢复优选植物,这些树种易成活,且能够保持本地特色,防止外来物种侵入,降低生态风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1年生刺槐裸根苗作为恢复树种。

4.4.2 造林初植密度

综合考虑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培育目的、经营水平等因素确定造林密度,栽植面积7 035 m2,株行距1.5 m×1.5 m,每穴2株,即667 m2栽植592株,需栽植刺槐6 247株。按损耗率5%计算,实际需刺槐苗木6 559株。

4.4.3 栽植点配置方式

在平地造林时,种植行宜南北走向;在坡地造林时,种植行宜选择沿等高线走向。采取“品”字形配置方式进行植苗,品字形配置时,相邻两行的各株相对位置错开排列成品字形或等腰(边)三角形,种植点位于等腰(边)三角形的顶点。

4.4.4 整 地

穴状整地适用于各类林种、树种和立地条件,尤其山地陡坡、风蚀和水蚀严重地带的造林地整地。

根据刺槐苗木根系发达的情况,穴规格可采用40 cm×40 cm×30 cm。栽植时可根据苗木根系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或缩小。

4.4.5 裸根苗栽植方法

采用穴植法栽植,栽植时使苗木根系充分伸展,苗干垂直于地表;回填时宜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和底土,分层将土壤压实(填土一半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覆上虚土),栽植深度以覆土略高于苗木原土痕为宜。做到“三不伤,二净”,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杂草除净、石块拣净。

4.4.6 造林季节

春季造林。充分掌握天气预报资料(包括造林季节期的天气月报、旬报、日报等),充分了解造林地的天气情况,做好苗木调运到位工作。若天气干旱,栽植前用500倍保水剂溶液蘸根20 min,再进行“品”字形栽植。

4.4.7 未成林抚育及后期养护

抚育管理以除草、除蔓为主,遵循“221”原则,第一年进行2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

造林后需要对栽植的苗木进行养护,养护管理包括浇水、培土、补植及有害生物、兽害、自然灾害防控等。由于需管护面积较小,采用兼职管护,管护年限为5年。根据《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技术》规范,工程竣工2年后保证植物保存率在85%以上。

猜你喜欢
岫岩县客土刺槐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现代园艺(2020年2期)2020-12-22 05:57:04
刺槐树
岫岩县柞树锈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2
岫岩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
绿色科技(2018年7期)2018-02-06 05:33:58
孩子们的好校长石庙子镇助学之星——记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石庙子镇中心校校长何艳丽
辽宁满族县域旅游发展优势与机遇
刺槐无性系生态适应性差异研究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及其规范探讨
地震及降雨渗流条件下铁路生态边坡客土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