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六个维度

2021-12-24 10:01
关键词: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陶 林

(南京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1166)

自信(self-confidence),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相信自己”[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不是纯粹的主体“自我决定”,从根本上说,它来自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伟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从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出以来,学术界开始研究和阐述,但总体而言成果不多。目前学界主要从制度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论述政党自信的内涵。应该说这种阐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视野可能不太开阔,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一个新概念、新范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需要深入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内涵丰富,包括六个维度,每一个维度都是重要一环,缺一不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基础,坚持政党自信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文化的独特性、理论的真理性、制度的优越性。政党自信不是过分自卑,也不是盲目自大,而是中国共产党基于自身的历史、制度、文化、绩效和执政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充分信心,是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政党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不可低估,需要不断加强研究。

一、历史维度: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历史经验是政党自信的历史底蕴

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首先来自于政党发展的历史自信,1921年中共一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包括历史上已经取得业绩的存量自信,也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增量自信。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905年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制度,从中国近现代史看,应该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不久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后又一心称帝,当时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宋教仁在国内极力鼓吹内阁制,政党选举,后被袁世凯派刺客暗杀。中国尝试实行欧美式的政党制度宣告失败。合法的议会斗争及多个党派的和平竞争,由于中国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及国情,特别是当时西方列强不承认中华民国,仍然希望中国成为殖民地,因而行不通,最终失败了。之后的北洋军阀时期则是军阀混乱。1924到1927年的国共合作,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告终。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抗日。1945年重庆谈判也曾给国人希望,但是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双十协定最终也被撕毁。经过解放战争,民主党派在革命的现实中认识到应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建立一个新中国。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西方的政党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近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民主党派抛除了幻想,他们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一个重要标志性会议。1949年建国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治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形成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形成是同一个过程,具有历史必然性。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底气在于政党的绩效合法性

从执政合法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底气在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执政合法性,包括历史合法性、意识形态合法性,还包含绩效的合法性。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使得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同,具有内在的历史合法性。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以来在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斗争中,带领人民站起来,建立新中国,结束了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人民的命运,这是以往任何一个阶级、政党无法比拟的,具有历史底气与合法性。走过百年历程的今天,我们回眸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首先源自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的第一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呈现英雄本色,显示出政党自身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不同于历史上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最终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在历史选择中中国人民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一个政党成为执政党长期执政之后,绩效的合法性更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绩效合法性也是政党自信的历史底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1949—1978年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绩效。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拥有核武器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从35岁的人均寿命到初步建立医疗、教育等各项体制,人均寿命增加到68岁。这离不开毛泽东及其领导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在于历史底蕴,在于历史的成绩单。二是1978—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历史掀起新篇章,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到现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外汇储备位于世界第二。2020年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迈进。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14.1178亿人民,在短短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领导人民走上了一条迈向强国富民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对苏联模式和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迷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党可以和中国共产党相比较,甚至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如此,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证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其巨大的绩效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可以自信,应该自信,有历史底蕴,有巨大的政绩,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也有信心自信。

二、制度维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政党自信的制度支撑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国情,往往决定可以选择不同的政党制度,不可以强求一致。判断政党制度的优势,应该是邓小平的三条标准。“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4]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制度支撑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适应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具有包容性、协商性,不同于西方的政党制度。

第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丰富发展了政治学中的政党理论,是一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典型代表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不同于世界政党制度类型的一般划分,即不同于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而是体现为“1+8”的政党结构,中国共产党领导,八个民主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八个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制度设计。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不同于苏联长期实行的一党制,因而是一种不同于一党制,不同于多党制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这种制度设计在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八个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不存在政党竞争。八个民主党派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开展活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都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八个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主要职能就是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第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包容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反对一党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二是多党长期共存,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三是政党制度对于社会新兴阶层的包容性。2001年之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允许私营企业主可以入党。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新时期民主党派成员的构成、社会基础、性质、功能做了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可以加入民主党派。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将新型阶层吸纳到政党制度中,通过发展中共党员和民主党派党员的形式,有效地进行利益整合和精英吸纳,保持政党血液更新和社会精英流动。

第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四大功能优势

一是决策高效,做到全国一盘棋,西方国家竞争性政党制形式上民主,但长期的议会斗争,导致议而不决,决策低效。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精英吸纳功能,作为公众与政府的平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可以凝成有效合力。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化吸纳、民主党派的吸纳,形成有效合力,最大范围地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民主党派参与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包容性、组织结构多元的特征。因此能够广泛采纳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保证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与决策的民主化。四是政治稳定和协商民主的功能。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其中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采纳民意,从而实现社会整合的目标。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保证了在中国赶超型的现代化进程中,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与领导核心。“政治权威也只有以政党为中坚,才能引导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5]

总之,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省份之间差异大,这就决定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6]

三、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政党自信的理论武器和理论指引

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理论维度在于政党自信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理论维度的内核。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在于其内核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第一, 政党自信是由于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先进性

在人类近现代历史中,被称为千年伟大的思想家中,马克思排名第一位。“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未来”。[7]马克思主义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已170多年,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真理并没有消失,而且随时间流逝更加彰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西方国家《资本论》的畅销就是一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化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真理性,仍然对当今现实有指导价值。马克思主义被历史证明是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问题,不断理论创新,不断增强理论自信。

第二,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创新中体现政党的理论自信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坚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理论自信,不仅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一系列的新成果,而且在于在实践中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迈进。这种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也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9]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旗帜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论自信就在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信心。既然在历史中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那么在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有信心,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四、比较维度:政党引领的现代化比较优势是政党自信的比较优势

这里说的比较维度,主要是国际比较。从国际比较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体现为政党治理的效能优越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之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中核心就是政党制度的优势。

政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客观上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机遇与平台,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金融风险与挑战。

表现之一:西方民主的危机。近年来,作为西方国家最引以为豪的西方民主模式也出现危机,如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上台,法国的黄马甲运动,欧洲的难民问题,叙利亚问题等。西方国家的民主出现危机,全球治理失灵,逆全球化运动是其集中表现。

表现之二: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民主,尝到民主的苦果。一些国家受到颜色革命的影响,迷信西方民主的万能论,但忽视了本国国情的特殊性,因而水土不服,民主化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反而是政局动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腐败现象严重,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大。

表现之三: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国力提升,大国地位大国形象提升,中国之治体现了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现代化本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表现之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出场。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中国的武汉虽然疫情发生时间早,但中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健康生命安全为根本,依法治理统一,打赢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阻击战、总体战。目前,中国国内疫情已初步得到有效规制,现在中国正积极援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如西班牙、韩国、巴基斯坦、意大利等。中国的抗击疫情从一开始受西方国家的质疑到包括联合国在内,全球150个国家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他们也在仿效中国的经验与模式,如封城、建方舱医院等。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向自认为全球医疗水平先进的美、英等国家曾建立一个全球卫生防控指数,中国位列第54位,与越南并列。美、英排世界第一、二位,但现实则是强烈的反差,美国的抗击疫情受到美国一些学者、专家的批评,截至2021年3月8日,美国确诊疫情已破2898万例。

中国在治理新冠肺炎重大疫情中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背后也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真理性。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历程,显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为第三世界寻求现代化模式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10]西方政党制度一度被认为具有普世价值,但其本质具有虚伪性、欺骗性,决策低效。西方国家民主危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国际比较中彰显优势,也给世界政党政治研究增加新范式、新案例、新话语,为世界政党关系理论提供了中国经验与中国贡献。

总之,从国际比较维度看,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优势集中体现为政党引领下的中国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百年党史的探索实践实际上也是重合的,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先后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正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迈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和传统的苏联模式,可谓开创了一条新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的道路已经初步取得成功,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几千万人精准脱贫的宏伟目标,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成就!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

五、文化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政党自信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本国文化的一种心理认同、坚定信念和正确心态。”[11]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其灵魂就是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内在的灵魂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传统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的统一。

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自信的根基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有很多文明古国。但是几千年文明延续没有中断的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它先后经历了先秦百家争鸣,西汉经学,南北朝的玄学,隋唐的佛释道家三教合流,宋明的理学,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儒家文化是主流,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成果,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美德等。上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政党自信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是我们政党文化自信的独特精神财富,其中很多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需要我们大力挖掘和弘扬。

第二,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是“以争取民族独立性和人民解放为主题,极具中国革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12]革命文化是党的先烈们在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伟大传统、优良作风等。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等。革命文化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习近平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又称为红色文化基因,是塑造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重要资源,在当前实行的百年党史教育中需要加以大力传承发扬光大。

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自信的现实动力来源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最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包容性、人民性的特征,以改革创新、爱国主义为主要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加剧,要求我们坚持文化自信,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本质和有力支撑,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也是政治认同的前提与基础。文化自信的目标就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我们不忘本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同时也要开放包容,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理论体系观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在于政党的宗旨意识,纲领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自觉承担起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的理念,为人类解放发展提供了道路与方向。中国共产党从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强,让改革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坚持共同富裕,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而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与支持,政党自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国际看,中国共产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了不同于西方政治文明的全球治理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护支持。

六、主体维度: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党的自我建设是政党自信的动力和内核

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固步自封,其实践逻辑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政党,能不断自我革命,不断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从主体维度看,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动力与内核。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核在于政党自身。中国共产党对自己自信,主要源自于三方面。一是党的纲领先进性,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随着时代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奋斗纲领,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新中国。现阶段的纲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二是党的宗旨和党的性质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毛泽东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在革命年代、和平建设时期乃至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员都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的组织结构有先进性,自中央到地方基层,我们建立了党的组织结构,“党中央→省级党委→地市级党委→县区级党委→乡镇(街道)级党委→村级(社区)支部”。[14]这种自上而下的严密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贯彻党的集中领导,决策高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及时有效地防控疫情,这与当今世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和美国相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当然,一个执政党过去先进,不代表现在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执政党如何长期执政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关键在于自身勇于革命,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5]中国共产党在主体维度看,有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具有革命的纲领。领导核心有忧患意识,能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政党自身的素质能力要过硬。

第一, 坚持从严治党的伟大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合理硬核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尤其是从党情看,存在“四种危险、四种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严治党,保证长期执政,不变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丰富,强调党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的新要求,强调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同时发力,开拓党建新路径。

一方面,习近平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6]另一方面,他强调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他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立“四个意识”。他重视党的组织、纪律、作风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他强调对于腐败零容忍,反腐高压,不留死角,苍蝇老虎一起打。他强调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领导干部应该树立良好的作风、家风。他强调党的监督,包括党内监督,巡视制度,群众监督,网络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的统一。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命,剔除党的肌肤上的杂质与坏的东西,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第二,“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现代化,那么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17]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两个“伟大革命”是辩证统一的,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目的方向,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18]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取得非凡的执政业绩,形成了鲜明的执政品格,也贯彻于治国理政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将党的自我革命和实现社会的伟大革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以政党的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将党的自我变革和国家治理相统一,将党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相统一,高度重视,这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主体维度的又一重要底气。

第三,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政党自信的重要底气

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重视执政能力建设,这是主体维度政党自信的一个重要底气。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突出五大能力建设:第一,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第五,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说到底就是党的自我素质与本领的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最后加强党的建设部分,专门强调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包括: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八个本领是执政能力的新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增强执政本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创新与教育的能力,主导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应对各种错误思潮,掌握话语权。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主政治与民生建设并重,以先进文化为先导,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保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同步。利益协调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共同富裕。把蛋糕做大、做好。同时注重利益分配协调,吸纳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制度创新能力,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体系,相互协调,通过制度创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效能,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求伟大的政党领导。从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到增强执政本领,中国共产党具有政党自信,有信心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结 语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遵循依法治国的理论自觉,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权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增长点。目前,国际上“中共学”正在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就是有力的证明。因此,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需要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等各学科多种方法的深入交叉研究。中国共产党应对21世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程中正努力迈进。中国共产党在为何自信,何以自信,这两个问题上都做出了鲜明的时代回答,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全面领导。本文从六个维度初步论证政党何以自信,六个维度支撑政党自信,政党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过程之中,并将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而深入发展。

猜你喜欢
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