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明
(贵州省普安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普安 561500)
畜牧业始终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且也是群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来源,在整个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而疾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兽医作为处理并解决畜牧业相关疾病的重要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兽医服务体系的推广来讲,要尤为强调技术的进步和机制的完善。
当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已经建设了畜牧兽医监督所,并且有将近7成的乡镇兽医监督,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待遇,这就极大推进了我国畜牧兽医队伍的壮大。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部就已经针对乡镇畜牧站的建设投入了大规模的资金,不仅改善了兽医的办公条件和环境,配置了一系列的仪器和设备,同时也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兽医服务体系,改善了基础设施的条件,推广了先进的兽医技术,这些举措都优化了疾病监控能力和防治能力。除此之外,我国兽医机构在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和进步,兽医队伍的壮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业服务中心建设的步伐,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无论是两种畜禽饲养技术,秸秆过腹还田技术,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首先,我国基层兽医监督所已经实现了全民所有制,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国家财政资金,但也正是因为全民所有制的优势,政府在投入力度上就有了明显的递减。但基层兽医监督所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其自身设施设备的跟进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特点。另外,我国在宏观上已经改变了兽医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政策,许多部门更加重视对国家重大工程的投资,所以乡镇街道畜牧兽医获得的重视也就越来越少,得到的投资支持也越来越有限,真正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基础设施的停滞不前。部分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的设备,甚至也落后于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点基本都是从集体所有制演变而来,而集体所有制的改革,也让乡镇畜牧兽医站点出现了明显的真空地带,不仅没有构建完善的队伍,而且资金分配也十分有限,这就阻碍了兽医技术的广泛传播和拓展。当下,乡镇兽医站点缺乏现金的设备和器材,无法跟上畜牧业发展的潮流和脚步,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矛盾和冲突依旧存在,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被解决。另外,由于兽医管理的条件较为简陋,而且薪资待遇普遍较低,所以兽医队伍也无法留住先进的人才,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兽医防疫员不愿工作,从而造成地方有村而无兽医防疫员问题的产生。
其次,从我国与动物防疫有关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一旦动物病害对居民健康和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就应当执行计划性强制免疫工作,包括禽流感,猪瘟疫等等。但就其他类型的动物疾病来讲,县级以上的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疾病的具体类型和内容来制定防御计划,并提交批准方审查,然后再进行实施。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地方部门并没有真正监督防疫计划的落实情况,而且也没有针对未落实的情况进行处罚,使得防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和制约,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各级畜牧站点都面临着尤为严重的技术人才缺口,中等级别以上的技术人员更是屈指可数,即便是那些在岗的推广队伍,文化程度也并不突出,科学素质有所欠缺,没有掌握过硬的技术,经验不够,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也没有高中毕业。这就意味着,工作人员会过于以自身的主观臆断和经验来分析动物疫情,他们不能严格按照宏观上的标准和规定执行任务,也不能根据防疫的具体情况来指定科学的应对计划,这就使防疫要求的落实受到了更加明显的限制,削弱了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首先,兽医服务工作的完善,需要借助于各类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兽医服务体系的资金投资力度,要分析兽医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方针和政策,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除此之外,地方部门也应当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促进因素。政府应当聘请专业水平较高,并且技术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兽医工作人员,分析本地兽医服务推广体系的具体水平,并掌握相应的框架和结构,分析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这里,要持续性推动技术和服务的交叉渗透,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和体系。要以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为中心点,构建省市县乡层层递进的推广机构链,打造村级服务组织,加大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的建设力度,凸显出服务网络多功能的特点,延伸到畜牧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通过服务网络,了解技术推广的现状和进度,做好畜牧疾病防范和检疫工作,实现药材和器械的全方位监督,鼓励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体系的搭建需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发挥出辐射和带动作用,先重点发展试点,然后推广经验。另外,政府应当积极拓展兽医服务体系的资金渠道,要吸纳各种社会企业,构建多员参与投入机制,让社会力量也能够集中到兽医服务的建设中来,这样可以让体系的惠及面变得更加广阔。
其次,兽医队伍的建设必须要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要让兽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聘请专业的教师,为兽医队伍指导培训,让兽医能够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教师也应当及时为兽医介绍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受益能够分析服务体系的前沿进展,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除此之外,必须要强化对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引导措施,让基层兽医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具备高度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自觉性。而且,基层政府必须要优化兽医队伍的薪资待遇,保证兽医工作人员能够获得与自身劳动等值的报酬,并出台相应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从事兽医这一行业。总的来说,要进一步优化兽医工作队伍的人才比例,降低非专业人才所占的比重,在开展人才培训的时候,也需要科学设定培训的内容,认真分析畜牧业市场发展动态,例如畜禽品种改良,饲料饲养,防疫检疫,畜禽产品加工,销售等等,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兽医也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理念和思维,要认知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学习新思想和新理论,主动参与继续教育,通过实践活动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兽医这一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最后,疫病的防疫工作不仅仅是社会层面的内容,更是法律层面的内容,所以防御工作的落实应当拥有更加完善的体系,国家应当站在法律法规惩罚的角度上,对那些不配合重大疫病免疫工作的主体和部门,从物质和精神多个层面予以惩戒,落实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等措施,行政执法人员也需要定期针对疾病检疫工作展开抽查和调研,要深入基层,观察防疫技术普及状况,及时了解各个兽医站点的工作信息,检查兽医是否持证上岗,一旦发现违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罚,并上报基本情况,监督机构整顿和改革,从外界来约束部门和主体的行为,确保疾病防疫工作能够有效开展。除此之外,国家应当完善免疫制度的相关内容,要确保制度能够具有可行性与执行性。同时,地方兽医应当对辖区内畜牧养殖情况进行定期登记,根据登记的情况做好免疫工作,并展开阶段性的跟踪记录,分析畜牧养殖中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及时排查危机。
总的来说,当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仍旧存在设备简陋,素质偏低,防疫难度大等突出问题,这些都是影响行业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对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才显得更加必要。本文通过对投资力度的加大,队伍的培训,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体系优化的方法和措施,充分结合了我国兽医行业的发展现状,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