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逻辑、困境及规制

2021-12-24 08:01王太明
临沂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绿色

王太明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11602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的双重目标要求,为2020 年后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战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生态扶贫以解决相对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影响相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的目标。 事实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早就把生态扶贫视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提出“对生态环境特别重要和脆弱的贫困地区要实行生态保护扶贫”[2]。 推进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赋能生态扶贫的新路。 生态扶贫既要解决相对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又要从根本上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扶贫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扶贫的概念论析[3-4]、生态与贫困的关系解析[5-6]、生态扶贫的内涵阐释[7-8]、生态扶贫的具体路径[9-10]、生态补偿问题[11-12]、生态扶贫的个案分析[13-14]、生态扶贫的中国经验[15]等几个方面,但从绿色发展视角系统探讨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这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20 年前的扶贫工作以现行标准下解决绝对贫困为主,则经济扶贫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绿色发展理念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落实。 因此本文从绿色发展视角入手,对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内在逻辑、主要困境及优化路径展开研究,既拓展学术界关于生态扶贫研究的方向理路,又为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提供思想启迪。

一、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内在逻辑

生态扶贫克服传统扶贫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以良性的经济发展为相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推动相对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相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要求。

(一)坚持马克思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对贫困地区大部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区域,为满足相对贫困人口的生存型需求和发展型需求,部分相对贫困地区大力推进区域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视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进而威胁区域生态安全。 因此在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发展观,将马克思发展观融入到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全过程、全要素的实施体系之中,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一方面,生态扶贫是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从阶级视角揭露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16],人与劳动、人与人以及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马克思反贫困思想认为解决贫困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解决人的经济贫困问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条件。生态扶贫本质上就是要促进相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逐渐过上美好生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生态扶贫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生态扶贫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自然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7]。 生态扶贫旨在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以发展生态产业和打造生态产品推动相对贫困人口脱贫。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部分地方的扶贫工作缺乏对改造自然的规律性认识,为满足眼前的发展利益,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无休止地从自然界获取生态资源,最终招致自然的无情报复。 因此生态扶贫是坚持马克思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消除相对贫困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要求

发展经济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的最直接的方式,以经济增长推动贫困地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中国能够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赋予新的内涵,又对后脱贫时代的中国扶贫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相对缺乏生存发展所需的本领和技能,通过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相对不足,导致相对贫困地区传统的扶贫开发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掣肘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也难以持续提高。相对贫困地区的这种瓶颈如何得以解决,则只有实施生态扶贫。生态扶贫以解决相对贫困地区自然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解决影响相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生态扶贫既要提升相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又要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 “一个良性发展和动态平衡的扶贫生态系统,可以化解扶贫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提高扶贫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扶贫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8]因此生态扶贫依托相对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积极推进生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生态资源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促使相对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同时得到有效解决。

(三)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 鲜明地揭示出发展不平衡是阻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相对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相对贫困人口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生态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也构成生态扶贫的现实基础。 生态扶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是相对贫困地区破解生态贫困、改变相对贫困人口落后发展现状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扶贫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已经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生态扶贫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单一增加群众收入为主的扶贫模式不再适应于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的需要,而是要以保护生态为基本要求,在资源保护和贫困治理之间形成合力,不断改善相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 鲜明地体现了把新发展理念视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揭示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扶贫的根本要求和终极目标。

二、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多维困境

传统扶贫方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 这种扶贫方式之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以延续,是因为其所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在短时间内的影响表现得并不明显,因而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但是随着传统扶贫方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逐渐暴露出来,对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产生的影响日益加深。

(一)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动力不足的思想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物质和资金等诸多方面加大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大多数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但由前脱贫时代转向后脱贫时代的过程中,部分相对贫困人口文化程度较低,自觉参与脱贫意识较弱,具有政策路径依赖倾向。毋庸讳言,相对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导致脱贫意识薄弱,特别是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生态环保意识的缺失,抑制了生态扶贫的有效推进。 相对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导致环保教育的缺位,环保教育的缺位让相对贫困人口失去接受先进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机会。相对贫困人口更关注如何快速摆脱贫困、巩固脱贫成果的现实问题,参与生态扶贫的兴趣低迷、意识薄弱,因此生态扶贫的政策难以贯彻落实。

与以前的生活状况相比较,相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业已明显改善,但部分相对贫困人口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脱贫成绩,不断把有限的资本用于非生产性消费上,作为脱贫主体的相对贫困人口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清楚,对生态扶贫的态度不积极,进而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异化现象。同时面对扶贫干部的帮扶,部分相对贫困人口出现了“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消极态度。 毋庸讳言,相对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业已成为影响生态脱贫成效的重要阻碍。 部分相对贫困人口不仅在物质基础上面临返贫问题,在精神层面也存在贫困现象,当生态风险日益严峻,甚至影响到他们正常生产生活的时候,相对贫困人口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缺乏参与生态脱贫的动力。 因此部分相对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意识薄弱成为影响生态脱贫的主观因素。

(二)客观物质条件制约的发展困境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推动力。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贫困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产物,而生态危机则是单向度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视生态保护的恶果。发展经济是相对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首要任务,为满足基本生存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长期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必然导致这些地区生态资源脆弱和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这些地区的扶贫工作以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主,较少考虑生态保护,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难以真正显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产生巨大矛盾。一手抓扶贫工作,一手抓生态保护,是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主要任务,而生态扶贫政策的落实则很大程度受到相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 若要推动生态扶贫取得成效,让相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仅是导致生产生活贫困的根本因素, 也是制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贫困群众的收入明显增加。但是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相对贫困地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电网设施、通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医疗设施、饮用水设施落后等民生问题突出,远远不能适应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需求。相对贫困地区落后的生活环境对相对贫困人口的吸引力较低,进一步消减了相对贫困人口改善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剧相对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此外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业生产遭受巨大影响,生态危机不断加剧。 因而物质基础成为制约生态扶贫政策落实的客观要素。

(三)生态扶贫手段落后的技术困境

随着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不断深入推进, 科学技术对扶贫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与之相应,生态扶贫是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有机统一体,是推动相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除了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大多数相对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加上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不高,大多数还是依托原始生产工具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生态扶贫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效用的发挥,“科技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度不高,缺乏链接平台”[22]。 此外相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成果推广、人才引进等离不开专门的经费支持,国家每年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生态扶贫作为新型扶贫模式,国家针对生态扶贫投入资金相对有限,难以形成生态扶贫合力,导致生态扶贫后劲不足。扶贫干部也大多重视完成国家政策任务,无力顾及生态扶贫的持续推进。

科技扶贫缺乏相应科技人才力量的支撑,相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不足导致相对贫困地区科技水平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满足生态扶贫政策的基本需求。 由于相对贫困地区生存条件差、缺乏吸引人才的激励措施,劳动力外流趋势不断增大,技术人才也更倾向选择具有明确区位优势的地区生存发展。国家虽然鼓励科技工作者前往相对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指导,但部分技术培训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技术扶贫的效果。此外部分相对贫困地区囿于地形限制,缺乏大型企业的带动,生态扶贫缺乏相应载体,不能形成有效技术支撑,进而制约生态扶贫的推进。因此相对贫困地区科技力量的缺失是影响生态扶贫政策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

(四)传统扶贫模式制约的实践困境

传统扶贫模式面临着资金、人力等诸多方面的资源困境,如果沿袭传统扶贫模式推进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扶贫理念、扶贫方略和扶贫体制机制无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将会导致相对贫困地区脱贫减贫与生态保护相互分离。毋庸讳言,传统扶贫工作更重视经济发展,倾向于从物质层面摆脱贫困,为促进经济增长而放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创伤。 因而在传统扶贫模式的支配下,相对贫困人口很难主动会把扶贫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相对贫困人口普遍认为在扶贫工作中造成生态破坏是理所应当和在所难免的, 以生态环境换取发展利益的传统扶贫观念在短时间内难以及时转变,成为制约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扶贫和生态振兴有机衔接,实际上是要解决短期扶贫与长期发展的问题。 ”[23]从生态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说,生态扶贫要坚持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是贯穿整个扶贫历程的基本原则,绿色扶贫是推动相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但部分扶贫开发者对绿色发展理念持反对意见,更不会把绿色理念融入扶贫工作。从后脱贫时代扶贫形势来看,部分基层扶贫干部还未完全接受绿色发展的理念,缺乏生态扶贫的意识,缺乏生态扶贫所必需的技能,对生态保护也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实际扶贫工作中,难以有效带领相对贫困人口走绿色发展扶贫之路,也无法真正实现生态扶贫的预期目标。

三、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优化路径

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相对贫困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相对贫困地区能否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条件。 扶贫工作和生态保护并非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实践中, 如何实现脱贫减贫与生态保护的结合是2020 年后扶贫工作面临的难题,生态扶贫则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4]。 因此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中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赋能相对贫困治理的生态扶贫之路。

(一)增强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动力和发展相对贫困地区绿色产业相结合

企业作为市场中具有活力的主体, 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指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25]。 企业拥有资金、管理和人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它们以相对贫困人口为帮扶对象,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又为相对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同时相对贫困人口也可以利用自身具有的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 相对贫困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企业在参与生态扶贫的过程中,以相对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为基础,在具有生态优势的地区开办企业,为相对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所需平台,进而提高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参与生态扶贫的积极性。

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生态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是相对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路径,发展绿色产业则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实践表明,生态扶贫的基础是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发展不能像传统扶贫模式一样以高投入换取经济增长,而是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促使相对贫困地区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内生动力。产业发展是带动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途径,而发展绿色产业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生态产业发展为基础,培育壮大相对贫困地区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生态产业助力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机制。

(二)加强相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顶层设计相结合

基础设施建设是相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乎相对贫困地区民生发展基本状况。 相对贫困人口若要摆脱贫困,必须不断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相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生态扶贫在消除贫困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态环境作为关乎民生建设的重大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补齐生态领域发展短板,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在扶贫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相对贫困地区交通网络、水利设施、网络资源等基础建设,建设相对贫困地区同外部联系的交通网络,把相对贫困地区同发达地区之间的重要交通节点连接,统筹改善相对贫困地区铁路网、公路网等交通项目的建设,新建或改建交通设施要充分考虑到相对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选择真正符合相对贫困人口实际状况的建设项目,确保满足相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不断改善相对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落后现状,增强相对贫困人口对互联网资源的认识,让互联网成为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帮手。在相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以满足相对贫困人口公共利益为基本导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扶贫重点”[26], 为相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提供帮助。

在生态扶贫的顶层设计中,首先,要形成不同于传统扶贫模式的新的顶层设计,要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后脱贫时代扶贫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形成符合相对贫困地区实际需要的绿色扶贫理论体系,坚持绿色扶贫工作一以贯之。 生态扶贫的目标要始终瞄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将相对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后脱贫时代扶贫工作的战略任务。其次,要根据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发展总体规划,政策措施除了要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还要考虑相对贫困人口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最后,要把绿色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并树立生态扶贫的先锋模范,形成生态扶贫的带动效应,让扶贫举措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相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有效开展的重要支撑。 推进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工作,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态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 通过多种形式加快科学技术普及,有利于显著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引导他们主动把科学技术融入生态扶贫之中。其次,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政府要精准了解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对科学技术的需求,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现状,针对相对贫困人口制定专业化的扶贫举措,形成扶贫工作与生态环境“两手抓”的脱贫减贫机制,促进科学技术在生态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最后,完善科学技术赋能生态扶贫的协作机制。 健全科学技术融入生态扶贫的管理机制,对科技扶贫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特别是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单靠政府部门的技术力量已难以满足生态扶贫需求,要完善科技扶贫中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人员参与科技扶贫的体制机制,“依托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兴旺”[27],助力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中国脱贫工作已经进入了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要求实现扶贫技术和生态保护技术的相互促进,把大数据技术融入生态扶贫,以建立新型的“数据+生态扶贫”的智慧扶贫模式为契机,以生态扶贫为重要抓手,通过对相对贫困人口进行新技术培训,提高他们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在相对贫困人口中培养科技扶贫力量,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科技意识,让他们依靠科技力量摆脱贫困。

(四)创新生态扶贫联动机制推动相对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

生态扶贫为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推动相对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离不开创新生态扶贫联动机制。首先,为有效推进生态扶贫工作,要提高扶贫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责任意识,转变传统扶贫中把发展经济放在一切工作首位的错误思维。其次,生态扶贫模式的创新是推进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对贫困地区扶贫成果得以巩固的动力源泉,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导向,以相对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赢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扶贫共建机制,瞄准中国相对贫困地区推进生态扶贫利益共享和制度保障机制建设,为生态扶贫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最后,积极发展全方位生态产业,促进相对贫困地区人文历史资源与生态产品等有机结合,“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增强技术含量,加大市场开拓,做大做强扶贫产业”[28],让生态扶贫政策更具有针对性,有效保障相对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要把自身优势发挥起来,让脱贫建立在自身已有条件基础上。 相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扶贫产业,根据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引导相对贫困人口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生态产业的市场优势,助力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此外对于没有特色优势产业的地区,要结合相对贫困地区特色评估生态优势,对引进生态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绿色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结语

随着绝对贫困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相对贫困是后脱贫时代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诉求,还是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客观要求。 而生态扶贫是后脱贫时代促进相对贫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相对贫困治理能级的关键举措,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引擎。 必须持之以恒地把生态扶贫摆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位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既要厘清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贫困治理之间的关系,又要厘清政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澄清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逻辑向度,确保其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中国相对贫困地区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山地、高原等生态环境恶劣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社会保障滞后、教育资源有限,严重限制当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相对贫困地区长期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使得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影响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减贫质量,陷入“生态贫困”的恶性循环。为有效解决相对贫困地区的发展难题,促进相对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必须走生态扶贫之路,以绿色发展赋能相对贫困治理,打造绿色发展产业链,“构建科学有效的长效脱贫机制,让我国的反贫困工作不断释放出长远的民生红利”[29],既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又推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保护,还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本文从绿色发展视角分析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逻辑、困境及规制路径,拓宽了学术界关于生态扶贫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 但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历史逻辑、文化逻辑、政策逻辑、法治逻辑、作用机理和创新路径亟待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扶贫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绿色
绿色低碳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隐形贫困人口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