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伦理意蕴

2021-12-24 06:03:45温潘亚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伦理革命

陈 翔,温潘亚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222在新时代,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有力而深刻地形塑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与样态。自我革命在近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源于其价值规范性基础,它展现出一种价值观和一种道德观,其核心是由自我和革命这两大要素构成。自我革命的政治伦理意涵,体现为党的纪律对每一个党员都一视同仁。自我革命的精神意味着按照革命的意志,而非个体的意志行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表现,它必须得到全党的认同。换言之,自我革命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重叠的关系,这也就形成了其政治伦理意蕴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德规律来构造。”[2]5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丰富的新时代,学术界对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伦理探究需要更加深入,这也彰显了美德的规律。“历史深刻昭示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3]223在党的建设上,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具有政治伦理独有的意蕴。今天尽管国情、世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政治伦理并没有也不可能退场,它同党纪、法律一起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德法手段是调节制度环境

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调节制度环境的德法手段。德法手段的实质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公平,而制度环境的公平又在于以机制化的形式使得每一位党员习惯在制度的环境中生活。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治党管党已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使得党的建设在道德表达内容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德法并举不但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如果说资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伦理在于突出个体的自由权利,那么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强调的则是人民的利益,也就是在尊重党员权利的基础上,努力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实现人民的利益。当然,这种利益的获取不是没有原则的,而是通过持续深入的反腐倡廉,通过德法手段并举清除“害群之马”,从而实现人民的利益。

如前所述,自我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为相关立法和法律法规修订提供理据。众所周知,不论是道德还是法律,它们都体现着人与组织之间的制度环境。自我革命不能脱离道德与法律,德法并举是自我革命的一种保障。在党的建设理论中,自我革命具有日益明显且不可取代的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德法并举在宏大的社会系统中具有切实的约束力。如果说自我约束是一个人实现政治道德最可靠的方式,那么,形成道德的制度或结构,自我革命就能建立长远的制度规范。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自我革命能够获得有力的保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自我革命的认知方面。在政治伦理中,对于规范的论证是重要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要在于对守纪者的尊重和对违纪者的惩罚。这些严格的规范强化了对自我革命的认知,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理性道德只是公正判断的一种程序,我们也迫切需要具有协作的、处于惯常关联之中的德法手段,因为这种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德法并举的实际效果来加以消解。所以,对于自我革命的认知非常重要,它是一种缘于人类自身的准备,因而构成了自我革命精神的动机,是政治伦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存在与应当却是交叉重叠的,比如人本身,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服从因果必然性的约束,同时又体现着一种精神世界,服从道德规范的制约,故人自己即是存在与应当的统一体。”[4]227在一个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环境中,我们迫切需要最低限度的自我认知,即自我革命精神的共情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在大众社会中,自我革命也根植自我认知的基本结构。在一般环境下,自我认知的稳定或者对于制度的感同身受能够使我们自觉远离违规或者违纪行为。自我革命的认知有待于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广大党员不断地接受教育和熏陶,个体才能从偶发的情感成长为一种良好的自我认知体系和正确的价值向度。

其次,在自我认知的驱动方面。理解德法并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主动地依照德法手段进行自我革命。在只有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作为个体有时还需要抑制自身对于个人非法利益追求的冲动。在仅仅有道德约束的情况下,行为主体可能会陷入驱动上的不确定。而在一个德法并举的制度环境中,尤其是在一个法制环境中,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对于自我认知进行发问而无须自责的时代,跨入了一个基于理性而能自我决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们为何要有自我认知的驱动这一问题,并非每个人都能认清楚。一般而言,党员是在一个由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教诲所构建的道德舆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执政党不断进步的要求,当党员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一定的规范,而是从强烈的自我驱动出发时,全面从严治党将德法手段运用于每一位党员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这也就触及了政治伦理学的核心领域。

最后,在自我认知的组织方面,对于党员个体而言,不伤害他人和社会这样的义务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重要任务,需要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进行合作性的努力和组织化的安排。而德法并举所营造的制度环境可以调节整体行为的“善”,它可以规定自我认知的整合力量及规约责任,从而把个体的道德压力转移到组织这个平台上。人类从本性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党员也不例外。由于党员自己需求、目标和利益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的需求、目标和利益发生冲突,而自我革命的持续便依赖于所有党员对具有约束力的党纪的遵守。

二、伦理秩序是规约生活形式

在规约生活形式的伦理秩序这一问题上,自我革命的要求非常明确,因为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这一回答主要体现了新时代政治伦理学的立场。如果将自我革命视为现代政治道德的源泉,它就会内生出有效的伦理秩序。关键是无论是自我革命,还是全面从严治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将政治道德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制度化内涵。

对现代政党而言,政治无法离开生活形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政党不是以道德为指向,而是以人为指向。不是道德决定政治生活,而是人决定政治生活。如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道德是出发点,然后才有人去遵守,生活秩序才能有条不紊。而现代政党则把这一视角转换到一个起点和中心的位置上。道德是为人存在的,并非人为道德存在。有人会说,将道德论证奠定在生活形式上是不可取的,因为人们的生活形式是多姿多彩的,无法为道德规范的普遍约束力提供坚实的依据。如果我们把道德归因于人的生活形式,它就符合人类的实际情况,但这一视角又忽视了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并遮蔽伦理秩序的相通性、一致性。伦理秩序如此重要,以至于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不能否认:伦理秩序并非可有可无,它也是现代政党建设科学化的内容之一。正是这种应然的、相通的伦理秩序,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建构提供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治道德规范。

伦理秩序只有合乎所有人的利益,人们才有意愿构建并遵循。对于一个现代化的政党而言,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意味着对党员不正当利益的某种限制和约束。伦理秩序是符合政党自身利益的。但是,道德往往又意味着对党员极端自由或自利的限制。“美德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它的拥有与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重地妨碍我们获得任何诸如此类的利益。”[5]242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自我革命精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党员对自身道德状况要有自省功能。从正面来看,自省对于党员自身的长远是合适的,否则自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反面来说,自省带来的内在罪恶感也与利他的要求相吻合。

党员应该恪守一定的政治道德规范,这表明政治道德具有共通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面从严治党涉及多个方面。全面从严治党的展开过程既涉及目的层面的正当性,也关乎程序层面的合法性和手段层面的有效性。以生活形式的伦理秩序为具体形态,政治与道德无法截然分开。概要而言,何为政治生活?政治的生活形式何以必要?如何达到政治生活的理想形态?这些问题都是政治伦理领域无法回避的,也从不同方面规定了政治伦理的意蕴。自从政党产生以来,从严治党就成为政党建设的应有之义。“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扎紧制度的笼子。”[6]181就政党与自我革命的关系而言,自我革命既受政党现代化的制约,也对政党现代化具有调节作用。在观念层面,自我革命涉及价值原则、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等等的宣传教育。在政治伦理领域中,自我革命既具有导向性,也呈现建构性。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自我革命的展开无法脱离生活形式。宽泛而言,当生活形式成为政治伦理的要素时,它同时也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参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具有伦理秩序的政治生活过程。纪律的遵守、违纪的惩处、惩处的形式等都属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范畴。当然,执行纪律的方式也构成了一定历史时期政治实践的内容。就现实的生活形式而言,人不同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过一种政治生活。自我革命追求的是规约生活形式的伦理秩序,在生活与政治之间建立基本的关联。“在影响人类思想上,说服而不是强有力才是正当的手段;只要存在着使用说服的合理希望,我就永远不应采用强力。”[7]609当然,历史地看,生活与政治在自我革命的话语体系中难以截然分离。在指向政治伦理这一点上,生活与政治呈现出内在的相通性。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构成了政治生活领域的要求,而且主导党员的精神价值,后者又进一步为政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道德尺度是衡量政治善恶

自我革命精神的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将自我革命精神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始终,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意志,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这也是衡量政治行为善恶的道德尺度。在政治哲学中,就衡量政治行为善恶的道德尺度而言,自我革命首先是个体的自我要求,是政治共同体内部自身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秩序。对于自我革命的关注,不仅具有政治哲学的意义,而且具有政治伦理的意义。当自我革命被视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力量时,自我提高、自我要求常常会渗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活动中,而政治行为的善恶选择每每被重视,它有助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从最广泛的层面看,政治行为的善恶,包括政治行为规范,总会受到一定价值目标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人的政治行为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

当我们把政治行为的价值原则、价值要求作为讨论对象的时候,这种讨论就必定是理性的活动,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政治行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善恶判断,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政治伦理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革命之维。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引导着政治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正是这种原则和理想的引导,使得全面从严治党以科学的形式不断发展。如前所述,自我革命本身表现为一种价值系统,其中既包括作为社会行为及政治行为的活动主体,也内含以价值原则、政治理念为形式的善恶判断。这种善恶选择既制约政治伦理的建构,也影响道德尺度的形成。政治行为和道德尺度的关联和互动,使得党的建设呈现出政治伦理的形态。

在政治实践的展开过程中,党要把道德尺度的主动引导作用与政治行为的有效调节结合起来。主动引导和有效调节都是自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个党员的自我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个体过度强调自发的要求,党要明确这不仅不能导致有为,也不能导致理性的计划。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建构,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形式,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自我革命是人的活动,自我革命的主体是人。自我革命是与人相关的政治活动的自我分析、自我认识和自我要求。也就是说,自我革命一方面是历史演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顺乎民意的结果。对于前一意义上的政治行为,无疑应该具有道德尺度,但是对于后一意义上的政治行为,则显然也不能违反道德尺度。在强调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情况下,我们党常常会要求广大党员政治行为的选择必须符合道德尺度。无论如何,在历史维度上的自我革命,都会赋予政治行为选择以道德尺度。

从政治伦理的视角看待自我革命,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政治行为的善恶尺度居于重要地位,这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在形式层面,政治行为的善恶尺度首先与价值原则相关,价值无涉的政治行为是不存在的。“进一步的考察表明,作为政治正当性的判断准则,价值原则既非仅仅源于感性欲求或经验活动,也非完全表现为先天的形式。”[8]34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包含政治观念、政治活动、政治主体及政治实践等价值原则。这一层面的正当性主要以合乎政治行为善恶的道德尺度为其准则:如果一定的政治行为选择合乎相关的价值原则,则往往被赋予正当性质。以上所论述的正当性,与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善恶尺度具有相关性。在政治伦理视域,政治行为的善恶以共同体认同的价值原则或伦理规范为前提。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党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既具有价值原则的意义,也被视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党员的行为如果与规范一致,便获得正当性并得到肯定,反之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换言之,党员自我要求的提高、党员管理制度的自我优化甚至自我革命与否定意义上的“不违法”“不违纪”等,也常常被理解为政治行为的规范。这些既是政治行为选择的依据,也是政治行为善恶的判断标准。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党一直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断以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准则对照自己的思想行动,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解剖,向顽瘴固疾开刀。”[9]183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手段,自我革命的价值原则应如何理解?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这一问题上,具有政治伦理内涵的政治行为选择,都会将道德尺度与价值原则联系起来。当然,政治领域的评价准则,只要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举措,都会被赋予正当性。

四、价值取向是彰显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必须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敢于承认错误、分析错误和纠正错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离不开个人利益,人民至上与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连续性,也就是说人民至上总是逻辑地内含着一种行动设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民至上和个人利益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两者之间毫无差别。从政治伦理的逻辑来看,人民至上总是优于个人利益。这就是说,个人利益只是一种工具性的要求,指的是当事人可以采用不同的道路和手段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选择,以达到自身意愿的目标。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包含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不管自然禀赋、历史环境等有何差异,都必须充分显示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满足。因为在自然与社会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个人往往会产生自我意识,且凭借这种自我意识便对个人利益做出选择。在对个人利益起到限制作用的社会文化因素中,有些要求是完全正当的,这是因为个人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得以最终满足自我保障的要求。所以,如何使每一个党员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度才是对自我革命的巨大挑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我们承认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从政治伦理来讲,所有人都应当是自我革命的受益者。因此,当人民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自我革命就能对这种损害进行及时纠偏和改正。

当前,党员的自我学习教育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困境。一方面,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人民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极个别党员干部不重视自我学习,不按照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给党和人民造成了负面影响。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伦理自觉,它体现了新时代的元素和要求。一种内在的、稳定的“好的政治”,需要通过自我革命来体现。“事实是属于客观的历史进程,价值评价是关于事实价值的主体判断。但真正具有价值的有教育意义的评价,必须尊重事实,以事实为基础。”[10]146一般而言,由于不同共同体、不同主体、不同社会领域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人民至上体现了我们党的精神道德深层次要求,因此,在自我革命中,需要探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伦理形式,人们不仅可以对政治伦理进行形上思辨,也可以对党员干部道德要求进行评估,但当论及党员干部个体的德性特征时,人们往往关注他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人民至上是政治伦理的内化,富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在人民群众对干部群体的德性有更高要求的前提下,如果某些党员干部选择违反党纪国法,就必然会对人民至上的政治伦理提出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自我革命能够把作为“体”的德性与作为“用”的行为联系起来。当然,自在的道德规范既有限制的作用,又有造就的作用。因此,党员干部的政治伦理只有落实为人民至上,才能成为具体的、现实的生态因子,才能具有自在的表现形态。自我革命的合理性建构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自我革命的政治伦理起点是什么?自我革命的核心要义在于一个“自我”和一个“革命”。党在对干部进行考察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用“科学”“政绩”来判断和评价。然而,自我革命不仅研究“实践”的规律,而且研究“人”的规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党员干部的思维和行为才会依赖潜在的德性且具有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和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发挥政治伦理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并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既是自我革命的价值前提,也是理解人类政治的重要方法。为了人民至上,党员干部有时候可能会牺牲自身的利益甚至生命。人民至上的价值,作为一个标杆,指示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实践方向,且告诉我们自我革命应有的取向,从而成为现实政治的衡量标准。正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给予全面从严治党应有的方向和意义。通过对人民至上的实践,我们党既可以了解政治的应当,也可以决定政治可能的选择。

新时代新征程,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始终不渝地以自我革命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相对于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向度,政治伦理更直接地涉及对自我制约和限制的理论把握。如此,政治伦理意蕴的研究进路、政治伦理的认知取向便具有德性和行为相统一的建构过程。就理论与方法的关系而言,自我革命的精神既需要基于现实,也不能忘却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仅仅关注一端,便很难避免偏失。进一步地看,学术界在以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伦理研究过程中,既需要注重逻辑形态与逻辑脉络的揭示,避免使思想的力量呈现为一种现象的杂陈,也应关注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走向政治伦理意味着自我革命和政治价值之间的会通,对于新时代的全面从严治党而言,我们还需要回到自我革命的认知取向中:无论是理性之思,还是情感认同,这些都是全面从严治党所不可或缺的。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伦理革命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0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0:45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学习月刊(2015年13期)2015-07-09 05:37:58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