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2-24 06:00艾尼米吉提吴新军艾买提江苏来满刘世忠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椎弓螺钉椎体

艾尼·米吉提,吴新军,艾买提江·苏来满,刘世忠,牟 洪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主要是由于胸腰椎遭受跌倒、坠落、车祸等暴力而导致[1]。胸腰椎骨折常引起神经功能损伤,少数患者还会并发其他脏器损伤,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2]。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主要治疗方法,能对患者的胸腰椎结构进行矫正,但该方法的创伤大、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易导致肌肉萎缩纤维化、疼痛时间长,不利于患者恢复,甚至引起螺钉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仅保留了开放手术的优势,而且减小了对椎体后部组织结构的破坏,还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本研究对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4],经X线及CT检查明确诊断;均为单节段骨折;骨折发生10 d以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②排除标准:严重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或免疫缺陷性疾病者;有精神疾病或相关家族史,不能配合本研究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9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研究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37.63±3.49)岁;病程(4.38±0.49)d;骨折部位:T1111例,T1217例,L114例,L21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37.45±3.26)岁;病程(4.56±0.54)d;骨折部位:T1111例,T1216例,L113例,L2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骨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以伤椎为中心,行长约12 cm的纵向切口,对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分离,使伤椎及邻近椎体充分暴露,腰椎以横突中轴线与上关节突外缘交点为进钉点,胸椎以上关节突基底、横突及椎板外缘的交汇点为进钉点,内倾10~15°置入合适长度椎弓根螺钉,放置连接棒,将椎弓根锁固于连接棒,术中根据患者骨折情况进行撑开复位。

1.3.2研究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在C型臂X线机下对患者伤椎及其上下邻近椎体椎弓根中心进行定位标记,并以标记为中心分别行4处长约2 cm的纵向切口,对皮肤、皮下组织以及病椎周围组织逐层分离,将穿刺针于椎弓根骨质处缓慢刺入2 cm,而后侧位透视下观察针刺深度后,取出穿刺针,并扩大钉道,于椎弓根螺钉尾槽内安装3根椎弓根固定安置棒,将固定螺帽拧紧后撑开复位。

1.4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②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5]对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③Cobb角: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在X线片中测量并计算Cobb角。④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在X线片中测量并计算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⑤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肌肉萎缩、切口感染、运动障碍、神经功能损伤等[6]。

2 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VAS评分比较 术后1、3、6、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分)

2.3Cobb角比较 术后1、3、6、12个月,两组Cobb角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两组治疗后Cobb角比较

2.4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比较 术后1、3、6、12个月,两组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两组术后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比较

2.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四肢运动障碍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出现下肢肌肉萎缩2例、切口感染3例、四肢运动障碍4例、脊髓神经功能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抗感染、加强护理、锻炼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基本恢复。

3 讨论

脊柱骨折属于较常见的骨折,在临床上多发生于胸腰椎[7-9]。脊柱胸腰段是人体重要的支撑结构,而胸腰椎骨折会对脊椎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还会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多数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下肢麻木、无力及运动能力丧失,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及脊柱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12]。因此,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结构进行及时准确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13-14]。

临床上多选用外科手术来恢复患者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功能,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术式将骨折椎体和邻近椎体完全暴露,同时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从而促进骨折愈合并恢复伤椎解剖结构[15-16]。但传统开放性手术对脊柱附着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进行大面积剥离及拉伸,导致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且术后疼痛严重、还需留置引流管;另外肌肉长时间拉伸会引发纤维化及缺血坏死,不仅延长患者恢复时间,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8]。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该术式采用金属方格定位、多椎体同时置钉,然后在X线辅助下进行精准复位固定,通过小切口置入螺钉,对脊柱周围肌纤维及筋膜损伤小,不仅减少出血量,还能减轻术后疼痛和神经损伤,且术后无须留置引流管,降低患者感染概率[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3、6、12个月,研究组VAS评分、Cobb角、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与CHANG等[21]研究相似,由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使用导针技术提高了置钉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机体损伤程度。另外,该术式肌肉剥离范围小,术中出血量少,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创伤、疼痛以及手术对胸腰椎稳定性的破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22-23]。

综上所述,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显著,能减轻术后疼痛,有效恢复伤椎的结构和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椎弓螺钉椎体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