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银秀 乔小胖 林刚云 屈达才
摘 要 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是继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技术后各行各业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许多行业都针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开展了相关研究。蚕桑作为我国农业重大产业之一,目前针对蚕桑产业数字化的研究还较少,数字技术在蚕桑产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字效益不明显。结合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数字蚕桑发展的意义和广西发展数字蚕桑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广西数字蚕桑发展路径,对广西数字蚕桑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数字化;蚕桑产业;前景;路径
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9.0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迭,初级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应用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更智能的信息加工技术——数字技术应运而生。从概念上说,数字技术是一种可以将各种信息(图、文、声、像及其他等)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进行加工、储存、分析及传递的技术。“十四五规划”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1]。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及数字科技的不断成熟,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代表,数字化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及新产业潜力将不断迸发。
目前,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大数据、农业遥感、农业物联网等方面,现代农业正在逐步向以数字信息为生产要素,用数字技术进行农业相关生产对象、环境、流程的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及可视化表达的数字农业转型[2]。作为广西的新兴农业和优势产业,蚕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几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趋势。
1 数字蚕桑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数字蚕桑是基于“3S”技术的生产信息数字化发展,通过对蚕桑产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信息的采集、储存、处理、传输及再应用,实现对蚕桑生产真实情况的再现,实现以数字技术指导蚕桑生产[3]。
目前,广西蚕桑产业正处于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4],发展数字蚕桑能为广西的蚕桑生产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对广西蚕区桑园生态、蚕业资源、蚕桑市场的实时监测,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农户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促进蚕桑技术资源整合,推动蚕桑产业技术服务向科学化便捷化发展[5]。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理念,数字蚕桑发展应用是大力提高广西蚕桑产业生产效率、增强广西蚕桑产业管理效能、提升广西蚕桑产品质量及增加蚕农效益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促进广西蚕桑产业转型,推进广西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6]。
2 广西发展数字蚕桑面临的挑战
2.1 缺乏统一的蚕桑产业数字平台
广西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大省(区),同时也是全国蚕桑产业大省(区),但广西数字农业发展薄弱,蚕桑产业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困难。目前,广西蚕桑产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小范围试验阶段,未建成统一的广西蚕桑产业大数据管理系统,目前应用的蚕桑数字化平台和系统多是单个企业、个别地区或者个别研究单位自行搭建的,其覆盖范围较小,包含数据不全。整个蚕桑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基本处于零散分布、各自为政的状态,不能对全区蚕桑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能为上层决策和行业规划提供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为数不多[7],急需建立统一的官方开放性数字化平台。
2.2 数字技术应用环节与范围仍需扩大
就目前发展来看,广西种桑养蚕的仍多处于偏远山区,主要种养方式仍是散户种养模式,大规模、工厂化、现代化种养占比少、发展慢,这种情况不仅是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阻力,也是广西数字蚕桑转型的最大阻力。發展数字蚕桑最重要的便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统一的信息采集,包括但不局限于对气候、温度、湿度、蚕病、质量及桑树生长状况等参数的采集与记录,而小规模饲养和小型散户种养对生产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反馈较难。无法完成数据的及时采集与反馈,则导致无法根据生产及时提供相应的种养技术指导,如无法针对实时生产对桑树、家蚕季节性多发疾病给予预测预警和防控诊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遇到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处理,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2.3 数字基设施与技术推广有待推进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包括数字蚕桑在内的数字农业发展的基础,所有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都依赖于基础设施建设。广西数字蚕桑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数字蚕桑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在整体构建和供求建设上都存在较大不足,如蚕桑“3S”技术、智能机械、大数据平台及电子商务等。以电子商务为例,广西蚕桑电子商务的网站营销与实际生产经营严重脱节,多数线上服务止步于简单的供求信息发布,虽然近两年在电商浪潮里网上交易数量有所提升,但基本集中于蚕丝精制品的交易,农户(尤其是散户)蚕茧交易仍然依靠单一线下模式[8]。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广西多数蚕区地处偏远地带,数字化设施薄弱,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物流发展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户对数字化平台的了解与应用。只有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蚕桑产业数字技术应用,帮助偏远蚕农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有效改善当前现状。
2.4 数字系统建设与从业人员构成仍需完善
目前广西全区构建了多个蚕桑数字系统,但多是单一研发、自建自用,缺乏信息交流与技术共享,同时目前使用的蚕桑科技交流平台和合作研发平台缺乏针对生产技术问题、实时生产监测、市场动态信息等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反馈与应用。1)对各蚕区蚕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蚕桑疫病、桑园病虫害等不能提供及时、科学的预警预测和防治防控技术支持,广大散户蚕农和蚕桑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并未能通过数字化平台得到满足,蚕桑从业者依靠数字技术自主解决生产问题的需求无法满足,对提高蚕桑从业者数字技术能力的作用不大[9]。2)目前广西蚕桑从业人员在新技术学习与掌握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潮流里多数从业人员对数字技术应用不足,也在一定层度上影响数字技术的时效性与高效性优势在蚕桑产业信息服务上的发挥。
3 广西发展数字蚕桑的路径
3.1 推进蚕桑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建立数字蚕桑系统,搭建广西蚕桑大数据平台,连接广西区内各级蚕业部门、经营单位、事业单位及蚕桑园区等,强化数字化监管体系、蚕桑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蚕桑市场监测体系,形成广西数字蚕桑统一管理体系[9];完善产品检测、病虫害防治、质量监控及产品流通等监管体系及市场行情监测体系,利用数字平台实现生产、市场、金融及政务统一调度,结合大数据分析为上层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为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奠定信息基础,科学引导蚕桑产业的生产和消费,实现真正意义的“数字蚕桑产业”。
3.2 提升带动引领作用,推动蚕桑数字化生产
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作为蚕桑数字化生产先行者,是向普通农户推广普及数字化蚕桑种养技术的重要桥梁,通过信息传递、展示示范、现场培训、科技讲解及合作引领等方式,引导蚕农了解数字化,学习掌握数字化种养和智能化管理技术,让数字蚕桑走进农户,促进增收[10]。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提高广西蚕桑数字化建设水平的必经之路,搭建全区蚕桑生产云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物联网监控、“3S”监测、数据共享等离不开各大蚕区、各大基地和各大龙头企业的支持。只有发挥各大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全广西联动的蚕桑数字化系统,才能真正实现蚕桑数字化转型,实现技术促生产、数字促发展,全面提高广西蚕桑高效生产能力,促进蚕桑产业增
产增收[11]。
3.3 打造蚕桑数字化服务,搭建信息沟通桥梁
通过蚕桑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全区乃至全国、全世界的数据联动,实现实时为蚕农提供政策信息、市场行情、产品需求、技术咨询及创业指导等服务[12]。在技术服务方面,可通过数字平台向蚕农远程提供各类蚕桑技术咨询与指导;在产品服务方面,可结合电商平台和物流系统实时为蚕农提供产品供求信息,帮助蚕农将数字信息的利用由简单的信息查询向产品宣传和销售转变;在政策服务和市场调节方面,可通过数字平台实时监测市场波动情况并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促进政府各项政策措施推进落实[13]。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服务,推进数字蚕桑产业普及,有效提高蚕桑产业生产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4 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蚕桑也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广西数字蚕桑发展,搭建广西数字蚕桑大数据平台,是实现广西蚕桑产业现代化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的重要路径。广西应及时抓住数字经济历史机遇,加强数字蚕桑建设,强化数字技术在蚕桑产业的应用,加快实现广西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1-08-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 吴婧婧,石韡韬,董桂清,等.“互联网+”助力广西蚕桑产业经济发展探析[J].广西农学报,2017,32(4):53-55.
[3] 朱建华.“互联网+农业”模式下蚕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蚕桑通报,2016,47(4):43.
[4] 杜伟,王莹洁,刘明鲁.基于互联网的蚕业专家系统发展现状[J].北方蚕业,2016,37(3):39-41.
[5] 钱亮.对“互联网+农业”应用的初探[J].四川畜牧兽医,2015,42(5):9-13.
[6] 邓永进,刘震,李兴,等.安徽省蚕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6(20):5441-5442.
[7] 王彥文,牟志美,吴绪东,等.蚕业信息化初探[J].中国蚕业,2005(2):15-17.
[8] 梅洪飞.“互联网+农业”模式下蚕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C].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7:2.
[9] 付永平,蚕桑数字化资源库开发与建设研究[D].安康:安康学院,2016.
[10] 康蕾.“互联网+”背景下的蚕桑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20.
[11] 蒲强,陈苗苗,陶涛,等.基于数据分析的蚕桑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蚕业,2020,41(2):55-59.
[12] 茅海军,何明宇,陈一鸣.基于移动物联网终端的蚕桑安全追溯系统研究[J].丝绸,2012,49(6):46-49.
[13] 章晔,钱忠兵,侯建忠.开发信息资源 构建数字蚕桑[J].江苏蚕业,2004(2):35-3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