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21-12-23 12:39:24土登朗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课文

土登朗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80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进行语文课改的必然趋势,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优化语文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其变得优秀,即运用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变得更高。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语文学习领域,提高学生朗读与写作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对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构建新型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最有实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强化教师的专业自觉和专业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参与各种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比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认可程度等途径更为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掌握课程改革的核心技能,把握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找准整体知识的价值取向,逐渐明悟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

(一)积极导入,为进入主题打基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巧妙的导入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动画、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图片等充分地激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拉进了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本人教学《搭石》一课为例。在新课伊始,先用动画的形式展现课题:动画中,各色各样的乡村美景展现在眼前,兴趣盎然,一切美景尽收眼底。这时,出现搭石画面,并打出课题──《搭石》。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再配以有趣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小眼睛都聚焦在黑板上。这时,再引导学生进入所学习的新课文,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题后,我问学生:“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活跃起来,纷纷提出问题:“什么是搭石?”“怎样搭石?”多媒体设置疑问、创设悬念的效果真明显,它将不可能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怎能不催化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个个急于想从课中探个究竟,在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他们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激情朗读,为引人入胜做铺垫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课文无声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的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走进文本,激发学生朗读的愿望。

在我教《桂林山水》一课时,这样景色秀丽、风景优美的课文,如果学生没去过桂林,单凭文字的显示,学生不能将山水之美完全感受到,光靠想象受到大量的约束,很难悟出作者抒发的感情。信息技术的介入,会改变教学效果。在整体感知环节,我播放优美的旋律,配上娓娓动听的课文范读,屏幕上的桂林山水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山川林立,水波漾漾,潺潺流淌,动静结合,不知不觉的,学生就被带入了这山水之中,仿佛真正来到了桂林,亲临其境,感受桂林山水的神奇瑰丽、其妙无穷,大开眼界。一张张画面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记忆深刻,真正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义,入情入境,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立刻将学生带回课文,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在情绪达到最佳状态时,带着喜爱和赞美之情朗读课文,会别有一番滋味。把原来“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激发了朗读的强烈欲望。从而进一步深入朗读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水的静清绿,效果可谓事半功倍。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真的要去桂林看一看的想法,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

(三)突破难点,为缩短距离搭平台

解决一堂课的难点问题是最让老师头疼的,难点一般都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有一定距离,或是过于困难、或是过于抽象、或受时空限制……信息技术就可以化困难为容易,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突破时空限制,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解决。

在执教《詹天佑》一课时,讲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时,学生不能理解刻板的文字说明,我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动画进行教学,呈现了火车爬坡的全过程,人字爬坡的轨迹醒目的展现出来,学生在短时间内轻而易举的理解了人字形线路的含义,这是用语言文字怎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见信息技术的博大精深。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语文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综合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良好的平台,创建有利的时空条件。

(一)丰富积累,贯穿课上课下

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丰盈自己的语文课程,有效利用一切信息设备,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丰富积累,有备无患;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学生则能对答如流,积极应对,兴趣盎然;在课后拓展中,学生便会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广泛应用。

(二)答疑解难,覆盖书内书外

有了信息技术,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书本,学生的疑难问题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顺利解决。它给予学生的是“没用找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学生可以展开理想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三)自主朗读,运用手机app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朗读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运用手机APP这一手段,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实行朗读评价,提升朗读效果。

三、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在新技术背景下,教师学习空间和学生学习空间的建设完善,为构建新型语文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载体,科学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体验中获得成就感,在体验中获得信息技术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一定会帮助语文教学实现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以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让信息技术真正润物无声的融入语文学习中。目前的探索只是个体的尝试和实践,我们会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提炼更加完善科学的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