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龙
摘 要 将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是科技兴农的重要体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政府部门与农民共同探索。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经验,提出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9.021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方针,对于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消除绝对贫困、达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突出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先地位,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乡村风貌、区域治理及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为抓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共同富裕的目标。农村要发展,必须有高度发展的农业为基础,以科技兴农,推动农业技术革新,将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通常是指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将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取的应用技术和成果,通过示范、培训、实验、指导及咨询等形式介绍给农民,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科学化,最终实现农产品高质量、高产量,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1]。
我国历来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度重视,为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规范化,在1993年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于2012年进行了重新修订,在体系建设、技术推广应用及各类保障措施等方面一一进行了明确。
设立在乡镇或农业相关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农业合作社及部分农业类学校等合作,政府采取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多种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在多个领域推动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多为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他们承担了农、林、牧、渔及农业机械、农业经济、水利管理的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培训和新技术试驗、示范推广等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后一公里”[2]。
2 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农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打牢农业产业基础、提升优势产业力量、引进新型产业思路,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调整、促进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的产业链、市场链、交易链等关联效应。
2.1 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若某一地区的农业产业单一,则其对抵御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及政策调整等不利因素的能力较差,一旦出现风险,会导致该地区整个农业产业体系遭受严重打击[3]。为促进产业合理化发展,应优化农行结构与空间布局,带动多个产业链的发展,如粮食产业可以将谷物类与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等协同发展,使安全、健康、品质等产品质量概念深入人心,向品牌化、集约化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带来为农民带来高效的生态农业,这些正是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
2.2 有利于做大农业特色产业
多数地区为消除农业发展的桎梏、提高农业发展的动力,需要进行产业领域改革,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减少同类化与同质化的制约。结合各地自身的区域、气候、土壤、市场等特点,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产业,打造属于本地的地理标识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打开销售市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将产业链做大,把产业红利让更多人分享,带动当地就业与其他产业良性循环,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无论是否成熟,想要打造成特色产品,农业技术推广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人员不仅带来先进的培育经验,更是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 农业技术推广的强化措施
3.1 政府发挥好技术推广引导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是为了带动本地农业及其他产业发展。为突出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需要政府做好服务,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4]。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是主体和最终执行者,但同时需要政府的引导,才能形成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
3.1.1 加强组织体系的主导作用
为加强组织体系的主导作用,政府需要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1)针对当地特色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将其作为政府持续性的工作任务来抓。2)及时作出政策的制定与解读,引导农民向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进军。3)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到基层,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中。
3.1.2 做好人员与资金保障
1)定期开展评优活动,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取得较好社会效益金额经济效益等优秀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奖励。2)为农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创造优惠条件,鼓励他们可以深入基层锻炼,把人才留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设立更多的岗位,提升其待遇水平。3)将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并不断加大投入。
3.1.3 做好产业发展宣传与兜底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需要较长的时间与周期才能发挥明显的作用,政府部门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带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使用高效机器、发展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在农业生产遇到困难时,政府要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确保不因产业调整或其他不利因素影响农民生活,给予他们在使用新技术与新成果时更多的信心。
3.2 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
农民投身于农产品的生产,对于市场的需求并不掌握,若技术人员也对市场预判不足,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应将市场机制引入给农业技术革新[5]。
3.2.1 掌握农民的需求
各地的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之所以形成长期的生产习惯,也是由农民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提前做好调查,与农民加强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收发渠道,在开发研制新技术与新产品时,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了解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持有的观点,同时让农民清楚产品的生长周期、投入及价格等因素,并根据他们的意见作出适当调整。
3.2.2 由市场行为引导产业发展
当前产业化的形成多由政府引导,但是政府的分析往往存在滞后的弊端,因此采取市场引导的方式势在必行。把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境引入企业化的模式,让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创建农村科技一条龙服务,让农民掌握产业发展中自身的责任,在市场的指挥下促进他们及时调整思路,最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产品利益共享、市场风险由多方共担的模式。
3.3 加强教育,提升推广人员素质
新品种的研发、新环境的要求、新市场的变化都给专业技术人员带来挑战,在服务机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线人员,应定期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能力,帮助农民解决新的问题。
从事农业新技术研发的多是农业类高校的教师和企业的研发人员,研发需要大量的实验与实践。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对科技创新的要求,高校应组建研发团队,鼓励优秀的教师加入团队中,为他们创建研发的平台,做好与其他专家的沟通,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为研发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团队的工作,给予他们最好的保障。农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等企业也应立足本單位的工作特点,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邀请专家指导,潜心研发更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对此类企业,政府可以采取对其减免部分税费的方式,鼓励其不断推陈出新。
3.4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革新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运行方式是政府部门设置的专门机构全程负责,是一种公益性行为,这种方式存在以下2个弊端:1)忽视了市场的作用,对市场的嗅觉不敏感;2)薪酬制度的不合理,也影响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采取政府主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现公益性、市场性,促使该项工作更加专业、科学、规范。
改革对人员的考核方式,将绩效考核的方式运用在工作评价中,将其作为薪酬与晋升、职称评审等涉及个人利益的重要依据,这有利于提升推广人员工资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发挥其创新工作方式的潜力。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理设置专门岗位以外,也聘用更加专业的高校教师或企业研发人员共同来指导工作,让专岗与聘岗人员之间实现多交流,互相学习。
4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产品生产服务高度市场化、融合化和系统化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动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愈发重要,相信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各领域都能共同参与,实现技术推广的联动效应,促进乡村振兴政策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 陈俊红,田有国,龚晶,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4):567-575.
[2] 陆倩倩.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0.
[3] 胡瑞法,孙艺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困境摆脱与策应[J].改革,2018(2):89-99.
[4] 张标,张领先,王洁琼.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扩散作用机理及改进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2):42-51.
[5] 孔继林,刘昌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讨[J].基层农技推广,2017,5(1):6-7.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