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屠格涅夫小说《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作为一个典型的新人形象,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处于意识觉醒的成长阶段,同时又是一个狂热的虚无主义者,怀抱着“否定一切”的态度,对一切进行否定,但是同时他又对科学有着执着和热爱,是一个矛盾体。本文从小说尾声巴扎罗夫因为解剖尸体不慎感染伤寒死亡谈起,来探究其“新人形象”和“虚无主义”。
【关键词】父与子;巴扎罗夫;新人形象;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8-0038-02
《父与子》中所描写的事件发生在1859年夏天,结尾是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之后。作品抓住了时代的中心问题——农奴制改革问题,在自由派与民主派,或者是小说中所说的父与子的剧烈斗争中,塑造了新人巴扎罗夫的形象。本文将从小说尾声巴扎罗夫之死出发,探究其“新人形象”及“虚无主义”。
一、“巴扎罗夫之死”
小说描写的是医科大学生巴扎罗夫应同学阿尔卡狄之邀,一起到其父亲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庄园做客。他虽然受到热情接待,但是他的否定精神立即同阿尔卡狄的伯父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发生尖锐冲突。阿尔卡狄的父亲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及伯父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十分不同意巴扎罗夫的想法和观点,由此在双方之间产生了第一次论争。巴维尔描述的贵族制度被巴扎罗夫猛烈抨击,巴扎罗夫对待“父辈”也丝毫不做让步,在论争的同时还展现出无所畏忌态度和毫不松懈的革新精神。因此论争变得更加激烈,阿尔卡狄夹在“父辈”与“子辈”之间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在一次舞会上,巴扎罗夫认识了美貌的女地主奧金佐娃并向她求爱,但遭到了奥金佐娃的拒绝。后来,巴扎罗夫又一次去阿尔卡狄家做客时,为了让自己从爱而不得的郁郁寡欢中摆脱出来,他投身于无数的科学实验中。与此同时,奥金佐娃的妹妹深深地吸引了阿尔卡狄。随着工作时间不断地相处,巴扎罗夫和费涅奇卡也慢慢熟悉了起来,有一次巴扎罗夫忍不住亲费涅奇卡,却恰巧被巴维尔彼得罗维奇看到,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向巴扎罗夫提出了决斗。最后决斗的结果是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决斗失败,受了轻伤。
巴扎罗夫第二天就离开了田庄,回到父母亲家里。在一次为伤寒病人解剖尸体时,巴扎罗夫不慎划破手指,不久因感染伤寒而死亡。
在小说的尾声部分,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的结局,几年以后,奥金佐娃嫁給了一个律师,阿尔卡狄娶奥金佐娃的妹妹为妻。而巴扎罗夫为伤寒病人解刨尸体时不慎划破手指而感染伤寒而亡,孤独的躺在一个公墓里,等待其父母的探望。
小说中关于巴扎罗夫的死因看起来很讽刺,巴扎罗夫本人是一个医生,其父亲是军医出身,最后医生竟然死于为伤寒病人解刨尸体时不慎划破手指而感染伤寒死亡,看起来既讽刺又戏剧。屠格涅夫塑造的巴扎罗夫这一形象的结局无疑是悲惨的,但是这一毫无遐想空间的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作者对待巴扎罗夫这一形象的态度,既没能追求到爱情,也没能作为医生悬壶济世,更没能成为一个“英雄”——巴扎罗夫这一形象注定是要灭亡的。
二、“新人形象”
屠格涅夫本人认为,巴扎洛夫是一个“ 新人 ”,他在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时是这样说的:“我幻想着这样一个人: 他阴沉、野蛮、高大,一半是从泥土里长大的,刚强、凶狠、正直,但仍旧注定了要灭亡 , 因为他始终还站在未来的门口。我幻想着一个奇怪的跟普加乔夫相等的人。[1]”小说主人公巴扎罗夫正是这个时代下呼唤出来的新人。
一般意义上的新人指平民知识分子,大多数出生于市民阶层,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科学和劳动,目标明确,勇于实践,品德高尚,具有坚强的毅力,始终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新人”群体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所塑造的韦拉、洛普霍夫、基尔瑟罗夫和拉赫梅托夫[2]。而屠格涅夫《父与子》所塑造的巴扎罗夫的形象可以从出身来分析其“新人形象”代表的典型特征。
从巴扎罗夫的出身来分析,巴扎罗夫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待人友善。他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医,后在家中经营农场。对待他人,一方面,巴扎罗夫表现出平和温柔的态度,体谅农民的辛勤,但是另一方面,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农民。与此相对的是阿尔卡狄的父亲及伯父,其父亲尼古拉和伯父巴维尔的父亲是将军出身,两兄弟承继了父亲留下的庄园和农奴,每日游手好闲,生活养尊处优。伯父巴维尔彼得洛维奇年轻时英俊潇洒,仕途顺利,但是由于爱上了公爵夫人,他自毁仕途,最后只能流落故乡隐居。父亲尼古拉在做官后本应清闲享福,可是妻子重病让其一蹶不振,而后与侍女费涅齐卡相恋并有了一个女儿。“父辈”与“子辈”在出身及价值观上的差距。也正是后来二者产生对立和矛盾的原因根本所在。从巴扎罗夫对父辈的态度上来看,一方面鄙视像巴维尔那样的保守贵族派,但是与此同时也瞧不起像尼古拉那样的自由主义者。[2]可以说巴扎罗夫的态度是既鲜明又不鲜明的。
巴维尔坚定的支持贵族制度,但是巴扎罗夫却和巴维尔完全相反。他是一个“用批评的眼光审视一切的人”。在巴扎罗夫与巴维尔的几次论争中,他开诚布公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他不相信任何准则,漠视贵族制度及贵族作风,讽刺和攻击贵族制度存在的基础,也就是村社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当对一切进行否定,并且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造,认为精神疾病能够治好的前提是将社会改造好。巴扎罗夫的观点使两兄弟大为震撼,使他们的信念被撼动。
从巴扎罗夫的爱情观来分析,在一次舞会上,巴扎罗夫认识了美貌的女地主奧金佐娃并向她求爱,但遭到拒绝。后来他受到挫折一蹶不振的回家,在工作中寻求解脱与自我救赎。再后来二人再次相遇,尽管爱着奧金佐娃,但是巴扎罗夫却一直在爱而不得中度过。最后在巴扎罗夫因为伤寒感染临死之前仍然对其念念不忘,渴望与其见面。可以说在爱情方面,巴扎罗夫一直没能真诚袒露自己的爱,没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三、“虚无主义”
小说的开头,屠格涅夫向读者展示了俄国农村改革前一幅贫困凄凉的画面,连温和的贵族少爷阿尔卡狄也看不下去,不禁想道:“不,不能够照这样下去,改革是绝对必须的。” [4]这里传达出50年代末俄国社会不满农奴制和强烈要求进行改革的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
小说的主要情节发生于1895年5月20日至同年7月,在尾声中作者简要的描绘了1860年1月尼古拉一家为帕威尔饯行的场面并交代了除巴扎罗夫以外的主要人物目前的状况。因此可以说《父与子》所反映的是1861年2月农奴制改革前后,主要是农奴制改革前夕的俄国社会状况。这是俄国社会历史上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农民问题与俄国的社会发展问题成为焦点,而“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到与农奴制度及其残余作斗争”。[4]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奴制度摇摇欲坠,贵族阶级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正在成长并将其取而代之,成为时代的主人。“父”与“子”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激烈。
小说的主人公巴扎罗夫正是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原型是外省青年医生德米特里耶夫,他在1860年前夕去世。作者认为,这个人体现了那种刚刚产生,后来被称为“虚无主义”的因素。不过小说中的巴扎罗夫却是一个“逐渐融合于积聚了各种适当的要素的活人”[4]。虚无主义,他起源于拉丁文,代表无或没有,哲学上,虚无主义常常用来指那些不经过详细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遗产、民族文化,甚至一切思想倾向的社会思潮状况。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马克思所倡导的唯物辩证法对立。[3]当阿尔卡季将其解释为“用批评的观点对待一切的人”时,巴扎罗夫反驳道:“虚无主义者是不向任何权威折腰的人,他不把任何原则当成信仰,不管这个原则怎样受到尊敬”,在具体的表现上,巴扎罗夫否定一切,“我们的行动根据就是我们认为有益的那些东西,在目前的情况下最有益的就是否定——于是我们便否定,否定一切”。[4]
同时,以家庭和青春小说为载体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永恒的命题——“代际鸿沟”,它成为长篇小说共时性叙事的核心。代际既有传承,也有很难消弭的鸿沟,甚至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仅表现为“父与子两代人与时代的不同对话,还有他们难以通约的思想与精神隔膜。[5]“父与子”不只是数十年的时间龄差,那还是亲历与想象的距离,“生者”与“死者”的距离。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前进,人类对于意义的追求也永远不会停歇,不同时代的人与时代的对话方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永远不同,这就是人类永远存在代際鸿沟与冲突产生的原因。[5]
四、结语
总的来说,巴扎罗夫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他的“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固然充满了革命精神,但是毫无疑问带有严重的偏激情绪;他跟群众有着某种天然存在的联系,但是与此同时却主动与他们保持着某种距离;他对奥金佐娃的爱情固然深情,但是却迟迟没有下一步的行动;他对科学实验态度十分严谨,可是身为医生的他竟然在一次手术中疏忽大意,造成自己感染,并且最终死亡。
不过这些自相矛盾的表现我们可以在巴扎罗夫本人身上找到原因,得到合理的解释,巴扎罗夫作为一个“新人形象”,信奉“虚无主义”,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处于意识觉醒的成长阶段,因此也可以视为是“过渡阶段”,这一切都是成长和觉醒过程中自然会发生的矛盾,不值得大惊小怪。
参考文献:
[1]魏玲.屠格涅夫笔下的“新人”——巴扎洛夫[J].国外文学,1988,(01):57-73.
[2]石玲玲.试论《父与子》中巴扎洛夫的形象是“新人”的雏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9(06):120-121.
[3]张岚.探析《父与子》中的虚无主义[J].语文建设,
2013,(23):48-49.
[4]屠格涅夫.父与子[M].张冰,李毓榛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6.
[5]张建华.家庭、青春、代际鸿沟——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的三个维度[J].中国俄语教学,2019,38(03):
37-43.
作者简介:
余梦娇,女,汉族,新疆伊犁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