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珈聿 黎睿 朱云 陈弘
摘 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从文化振兴助力贵州省乡村振兴的角度着手,详细分析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之后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也为推动贵州省乡村振兴引入新的思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9.016
鄉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助力和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文明建设就是总要求之一。在快速发展的浪潮之下,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不仅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1 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2 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必要性
文化振兴不仅能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更是对于人们灵魂的塑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进乡村优先发展,乡村文化繁荣尤为重要[1-2]。
1.3 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相关政策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就业增收、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探索富有贵州特点的乡村振兴道路。《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贵州省还于2021年5月25日成立贵州省乡村振兴局[3]。
2 贵州省乡村振兴概况及文化建设方案
2.1 贵州省总体概况
贵州省,简称黔,省会贵阳市。截至2021年3月,贵州省共辖9个地级市,包括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50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县级市、16个市辖区和1个特区。常住人口38 562 100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6 769.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2 805.56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6 058.45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8 430.33亿元。
2.2 贵州省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实施方案
2.2.1 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促进实践和融媒体融合
贵州省铜仁市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打通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快手”等平台设立“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栏目,并针对不同受众人群设立多种学习党史的小栏目,以达到最大范围覆盖学习,使党史学习便捷化、线上化。
2.2.2 聚焦文化民生,创建“有品质”的乡村
2021年以来,贵阳市开阳县坚持“强统筹、补短板、治环境、建机制”的总体思路,重拳整治乡村环境,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开阳县以安全饮水、道路畅通、农网升级、农户风貌、厕所革命、垃圾清运、污水处理“七大”工程为重点,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在开阳县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路灯安装和乡村房屋改造工作。目前,当地建设乡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22个,户用卫生厕所6 880户,农房风貌整治500户,路灯安装1 530盏。
2.2.3 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遵义市新蒲新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建设,着力建设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构建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已全面完成8个镇(办)、6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完成率100%。同时,当地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村村通工程。新区农村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村村通等均已实现全覆盖,新区全新信息化网络体系成型。
2.2.4 进一步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模范作用
贵州省在2020年全面开展“全省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大力开展各类文明创建评选活动,103个村、14个乡镇、28个单位、43户家庭、35所学校荣获各级文明称号。每一位先进典型人物都有一段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的故事,他们用不同的身份和经历诠释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动模范”“群英谱”的新内涵。
2.2.5 挖掘继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倡导良好风尚
贵州省充分发挥文化对乡村治理的作用,督促指导全省各县、各村(社区)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近年来,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促进家庭和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落脚点,开展深入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歌、修建家风长廊(广场)、创建最美庭院、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等家风家教建设活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目前,玉屏县文明村创建率达77%。
2.2.6 立足旅游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系列旅游路线
2009年,梵净山索道开通,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向美丽乡村迈进,森林覆盖率达到77%。自2021年起,铜仁江口县将以文化兴县为重点,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国家长征文化园铜仁片区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依托生态资源、地热资源、岩溶地貌各类优质资源,建成AAAAA级景区1个,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3个,太平镇云舍村列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3 贵州省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旅游结构问题有待解决
贵州省的文化旅游项目虽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也在中国市场小有名气,形成了个别成规模的文化旅游点,但是由于贵州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推广企业较少,创新也不足,文旅融合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且由于贵州的文旅行业仍然存在融合度不高、旅游内涵不丰富、旅游层级低、体验性活动不多等结构问题,目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严重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2 乡村人口中个人发展能力亟待提升
在新一轮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固然是重中之重,但人的建设能力也是重要的因素。目前,贵州省广大乡村公共文化队伍还存在人员少、素质低、老龄化等问题,在编不在岗、专干不专用等现象都严重制约了贵州省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此外,由于区域化经济差距,贵州省的高层次人才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流现象,缺少在黔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以及文化旅游业发展必需的市场营销人才、管理型人才等,势必会导致整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力不足。
3.3 文化旅游建设投入资金不足
贵州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主要靠各级地方财政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得比较少,发展和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目前,市场上属于文化旅游行业的民营企业大多规模都比较小,市场运作能力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4 加强贵州省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4.1 突出地域特色,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文旅融合必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这两个行业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贵州省文旅融合近年一直在努力发展,但是直面其中一些醒目的问题,才可能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贵州省应该彻底梳理文化业和旅游业能够关联的核心要素,整合相关产业,从而实现有效集成基本资源、生产要素和所有链接的两个行业的产业链,实现理念、载体、市场的共享与整合。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独特的文化环境,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4]。
4.2 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人才就要振兴。为了改善人才外流的情况,应当适度提高文化振兴建设人才的薪酬待遇,并且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体系,实现人才回流。对从业人员增加培养力度,合理科学安排培训内容,改善其思想和工作模式,全力改善人才。同时,还应当营造出积极奋进的工作氛围,支持肯做事、做实事、做好事的人才,立场鲜地鼓励人才,为人才消除后顾之忧,促使其敢于放手做事。
4.3 加强资本投入,重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乡村振兴不能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付和专项资金来进行建设,贵州省應该学习一些先进文旅融合城市的经验和发展模式,从政府层级适当引入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竞争性的市场资本,彻底改善目前贵州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散乱无重点的模式,为当地文化建设发展量体裁衣,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内容,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振兴道路[5]。
参考文献:
[1] 徐祖祥,罗张悦.乡村振兴中民间信仰重塑的文化力实践逻辑:以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H村苗族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7):57-67.
[2] 段百慧.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乡村文化振兴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1.
[3] 刘大泯.文化建设在贵州乡村振兴中引领作用的对策措施[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4):53-57.
[4] 张文丽,姚进忠.贵州黎平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N].中华工商时报,2021-09-07(8).
[5] 邢瑞娟,王文东.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的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124-13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