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下古村茶园绿

2021-12-23 01:44李淑菲
闽南风 2021年12期
关键词:茶山茶园

李淑菲

霞葛多风光,处处打卡点,古韵谱新曲,旧村焕新颜。

初夏时节,几位文友和老区办、老促会一行人到霞葛采风,先参观了金环宝塔、文圃学堂、庄溪村、五通宫等,在司下村的南乾楼和富硒茶园停留最久,整个行程清风送爽,乡土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印象特别深的是位于霞葛镇楼下村的“金环宝塔”。在碧绿的田野中矗立着一座八角形的宝塔。时光的魔咒已经使塔的“原貌”老化,塔顶坍塌,倒是茂密的榕树枝丫织密了整个塔的“顶部”,榕树根缠绕塔身,这样榕树与塔已经融为一体,可谓“树包塔”“塔中树”,它们紧密团结不可分割共御自然风暴,表现出一个顽强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奇观,虽然有点孤零零的,却在旷野中书写着霞葛这片土地古老的神话。关于塔的详情难以短时间考证,拱门之上的门匾“金环宝塔”四个字和镶嵌于墙上的两块石碑书写着一段真实的历史......

如果到霞葛镇参观,很少能够绕过打卡点司下村。村道可谓鲜花引路,车子开到古韵悠远南乾楼门前,农耕文化的因子在这里复活与新生。司下村位于诏安县霞葛镇西部,下辖司昌楼、南昌楼、大坪巷、才子巷、南乾等,单单这些自然村的名字中隐约可品讀出该地域的文化基因。在村道上缓缓走着,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绿树红花。特别是三角梅,染红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南乾楼的外墙描绘着“忠孝廉洁”画面,周围的花圃已经初具“乡村文旅”的意蕴。踏进南乾楼的大门,便与之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青石铺就的石板路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发光,正中的厅堂打造成司下村孝廉文化的建设基地。据介绍,南乾土楼建设于清乾隆年间,是司下村江氏发源地。作为江氏祠堂,一直以来是展示传统宗族文化与家风的载体。

人们经常带着孩子到这里来参观,传家规,感受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在新风堂里,时常有当地客家歌手在教孩子唱歌,歌声饱含了对党的感恩和赞美。“东方升起红太阳,农民翻身变了样,永远跟着共产党,光明道路向前方……” 通过歌唱,在孩子们的心灵土壤里播种积极健康的种子。这里,曾经的旧祠堂摇身一变,成为宣传新风的讲堂。可谓贯通古今、赓续祖宗精神血脉的精神栖息地。在新上漆的雕梁画栋中,一场跨越了时空的交流默默扣开了参观者的心扉。人们在回望历史,敬仰祖德中注入了来自时代的新声,激励自己,荡涤曾经蒙尘的心田。

我以为,在喧嚣的网络时代,如果新风堂在板凳上坐一会儿,心,一下子沉静许多,回望从前老先生在讲课的情境,感知过去的人接受文化熏陶的情怀,也能启迪我们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实在受益匪浅。

到司下,游乡村、品美食,参观土特产店,走在窄小的菜园小径上,俯身采摘农家菜也未尝不可,也可以呆呆望着由远而近的一幅村耕图:一位清瘦黝黑的老农,带着旧草帽,挑着担子,扯着牛缰绳,自在走着,不慌不忙避开过往的车辆,显得心安又幸福。在这里,大自然的博大与恩赐无以伦比。走,到山上茶园去。车子直达山顶,已经不同于扛着行李背包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摇摇晃晃穿行于茶山小道。这里,将原生态乡村风光、乡土客家风情融入现代生活理念,茶山防腐木小屋色调类似红木色,与山上一望无际的绿茶园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融合的样板。司下村的“生态富硒观光茶园”,算是配套设施较好的打卡地。

富硒观光茶园的景致有白天与夜晚之分。

白日里,走在新修筑的水泥道上,两边的小屋广告牌上打着新潮的广告词,山风阵阵,茶园绵延于群山之间,如绿色的海洋泛起了波浪。白日里店铺关着,来这里直接到茶山中的蜿蜒小径上行走,碧绿的茶树有一股天然的较劲儿本领,抽芽、长叶,你追我赶,齐刷刷的一大片不分彼此,只有深绿浅绿之别,因而,整个茶山看来就是一派绿色的海洋。白天享受茶山的自然之趣还有空气中的负离子,宠辱皆忘。

夜幕降临,在万籁俱寂的绵延群山里,却有一处连接天上人间的灯光,远远望去,如仙境一般。在有点儿蜿蜒的水泥路上,汽车的灯光缓缓扫过,排成长龙,直达山顶,沐浴晚风,聆听自然清唱。

至高处,道路两边搭建起了古色古香的“诗意小屋”,小食品,茶点、奶茶、烧烤、啤酒、白酒、青梅酒,以及可乐、雪碧、榨果汁等各色饮料,还有时令水果,可谓小年轻约会的乐园,老老少少游玩好去处。这里的喧闹与璀璨灯光,点亮了整个山峦,茶园里的依依翠色在夜幕下有点神秘,清风无法捕捉。这样诗意自然天成的夜景,在现代生活中处于便捷、高速、急躁、虚空、无聊、无望、计划没有变化快的人们,到这里走一遭,无疑荡涤了不少心灵的尘埃。夜间,茶园寂静,草虫争鸣、唧唧啾啾,宁静而美好。每当皓月当空,或者星夜点点,茫茫夜色中有着超越时空的对话。能够夜间到茶山的人,不仅仅是文人墨客,随着乡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已经把在茶山品茶的趣味与现代交融一体了。

我到此走一趟,很想住上一宿,以茶代酒,敬奉自然的恩赐,古人有诗描绘入茶山的情景,古诗云:春风有路入茶山,又染蹄香十八弯。野鸟嘹人新碧树,鲜花插鬓旧红颜。黄鸡紫菜心犹醉,丹壑青云足可攀。落日层峦烟霭合,松涛暮起送君还。

诚然,生活在当下,要回归田园,过着陶渊明那样的生活,已经是一场梦想,如何在现代与古朴之中寻求心理平衡的支点,把握生活的本质,尚需要历练与修为,需要一种文化的力量在支撑,这才可以清醒前行,淡定从容。

山风吹拂,极目远眺,升腾起我的感恩之心。我不禁追问,为何有的村庄颓废衰败?司下村却能成为“省级旅游乡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翻阅司下村的历史账本,在一个个扉页上明显记着它的历史渊源,漫长岁月里难免有坎坷与不堪,曾经的“薄弱村”“空壳村”是怎样化茧成蝶?荒芜的土地怎样“变废为宝”?乡村振兴之路,以富硒八仙茶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业的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驻霞葛镇,为霞葛镇因耕地荒废而发愁的农民指明了致富新方向——种植八仙茶。八仙茶、青梅和富硒蛋鸡三大产业,使得一个土壤富含硒元素的村庄,在山坳里活脱脱变成令人瞩目的乡村样板。在生态茶园和百亩格桑花海中,展望的是党的政策,像春风一样吹绿了这块富有韵味的土地,不仅霞葛司下村,其它村庄,也正在以新的姿容展露在乡村大地上!一个乡村振兴的密码,在此缓缓开启。

猜你喜欢
茶山茶园
茶山自拍
茶山仙境
杭州龙井茶园
茶山道上
快乐茶山行
冬樱花绽放粉嫩香艳空中俯瞰美翻天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茶园观色
温州市瓯海区茶山第一小学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