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裸鲤人工繁殖技术

2021-12-23 00:55葛京张耀红徐建华陈力郭敏莉
河北渔业 2021年12期

葛京 张耀红 徐建华 陈力 郭敏莉

摘 要:总结了淡水培育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人工繁殖技术,包括亲鱼培育、人工繁育等。2015—2018年繁育试验中,亲鱼平均相对怀卵量为 46.20粒/g 体重,催产率可达80.00%,受精率8952%,孵化率95.46%。

关键词: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科,裸鲤属,原产于高海拔地区的盐碱水域,是中国名贵的冷水鱼类之一,因其味道鲜美而倍受人们喜爱,市场潜力大,其人工养殖极具发展前途[1]。青海湖裸鲤能在内陆淡水中培育且能繁育成功[1-7]。为丰富当地冷水鱼品种,河北省保定市综合养殖试验推广站(以下简称“试验站”)自2013年引进内陆淡水培育的青海湖裸鲤苗种,放养于涞源县昌源渔场,在内陆淡水环境中养殖并进行后备亲鱼培育,2015—2021年,连续7年进行人工繁殖,取得一些经验,现将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1 亲鱼培育

1.1 亲鱼来源

后备亲鱼从河北省青海裸鲤良种场引进。2013年购买1 000尾(规格100~200 g/尾,以下称“首批亲鱼”),2015年开始人工繁育;2017年引进2 000尾(规格200~350 g/尾)。2018年6月,因陆续作为商品鱼出售,两次引进的后备亲鱼共剩余300尾,开始并池混养(以下称“混养亲鱼”),混养亲鱼中首批亲鱼占30%,2019年开始人工繁育。人工繁育时亲鱼均为4龄以上。

1.2 水源

水源为拒马河源头的泉水,水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养殖用水标准。

1.3 池塘培育条件

水泥池面积150~250 m2,水深0.8~1.2 m。微流水养殖,进水口处流速40~50 dm3/s。溶解氧≥13 mg/L。冬季水温3~6 ℃,夏季水温最高17 ℃。亲鱼放养密度≤10 kg/m2。

1.4 饲料及投喂

投喂虹鳟亲鱼饲料(粗蛋白≥42.0%,粗脂肪≥8.0%,粗纤维≤5.0%,粗灰分≤14.0%,水分≤12.0%,赖氨酸≥2.6%,總磷≥0.9%),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1%,并视水温、天气、鱼体情况适当调整。人工繁育期间投喂量为亲鱼体重0.5%~0.7%。

1.5 日常管理

坚持每日3~4次巡池,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捞取池面上树叶等杂物,检查进排水口防止堵塞。做好养殖、用药、销售三项记录。

2 人工繁育

2.1 雌雄鉴别

主要借助臀鳍形状鉴别。雄性个体的臀鳍呈圆形,边缘有较深的缺刻,最后2枚分支鳍条具有明显的角质倒钩;雌性个体的臀鳍呈斜三角形或椭圆形,末端尖形,边缘光滑无缺刻。

2.2 成熟度鉴别

繁殖季节青海湖裸鲤体表出现第二性征—“追星”,即白色颗粒状凸起,手摸有刺突感。多分布于臀鳍和尾柄等部位,雌鱼的“追星”在数量和大小上远不如雄鱼。繁殖末期,“追星”消失,此时,产卵活动结束[2]。

成熟好的雄鱼生殖孔周围柔软,轻压腹部,即见精液流出。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当尾柄上提时,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体外。

2.3 人工催产

2.3.1 挑选亲鱼 亲鱼3龄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为保证授精效果,亲鱼雌雄比为1∶(1.5~2)。

2.3.2 催产时机 一般在四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3 ℃左右时进行催产。雄鱼能挤出精液,镜检精子活力较好,且有少量追星时,对腹部变软的雌鱼进行催熟。

2.3.3 催产药物及使用方法 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催熟催产。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按鱼体重注射,剂量2~4 μg/kg,第一次注射4 d后检查,视情况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注射。第二次、第三次注射后间隔3 d检查。注射部位为腹鳍基部,针头与鱼体呈45°角,入针深度0.5 cm左右。催产后没有特意加大流量刺激亲鱼。

2.4 人工授精

采用湿法授精。繁殖条件成熟后,用手轻挤雌亲鱼腹部,使卵自然流出,置于浸泡在等渗液中的密眼塑料筐中,鱼卵要全部没入等渗液。随后提起密眼塑料筐,稍微控水后将鱼卵缓缓倒入另一干燥、光滑的新塑料盆,随即挤入雄亲鱼精液,轻搅均匀,接着加入少量的等渗液继续搅拌,使精卵充分接触。静置1~2 min再换清水洗卵2~3次,随后置于微流水中,吸水55~65 min,待卵膜硬化并富有弹性,计数装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采卵、授精及清洗的过程,必须在遮光条件下进行,防止鱼卵被阳光直接照射。

2.5 亲鱼产后消毒

产后亲鱼用聚维酮碘(有效碘1%)30 mL/L流水消毒1 h或甲醛100 mL/L停水消毒30 min或食盐60 g/kg浸泡1 min。

2.6 人工孵化

2.6.1 用水 孵化用水采用泉水或者浅表地下水,无杂质和悬浮物,溶氧高于7.0 mg/L,水温9~14 ℃。

2.6.2 孵化器 采用桶式孵化器孵化受精卵。水流自桶底流经全部鱼卵后从上部溢出。同批卵占用一个或以上孵化桶,非同批次卵不能合用孵化桶。孵化桶有效容积约为10 L,装卵4万~6万粒/桶。调节水流使表层受精卵浮起不超过3 cm。

2.6.3 破膜 待发眼卵破膜时把卵转入玻璃缸中继续孵化。玻璃缸直径2 m,缸深50 cm。因鱼苗纤细如发丝,出水口处需要包裹一层密网(100目)防逃逸。玻璃缸注水量10~15 L/min。玻璃缸内放置塑料孵化筐(规格:长55 cm,宽45 cm,高18 cm)4个。调节孵化缸进水方向,使孵化筐顺时针或逆时针匀速转动。用泡沫块调整孵化筐入水深度,使筐内受精卵在水面10 cm以下。发眼卵0.8万~1万粒/筐,均匀铺放。孵化筐上覆一层窗纱(18目),既可阻止受精卵漏出,又方便鱼苗破膜后钻出,进入玻璃缸。玻璃缸底可铺设纳米管或气石增氧,保证溶氧在7.0 mg/L。气石位于相邻塑料孵化筐缝隙的下方,以免频繁振动受精卵。刚孵化出来的鱼苗伏卧于缸底,体质嫩弱,颜色很淡,具有卵黄囊,体长0.7~1.1 cm。鱼苗极易集群,要及时用软刷、尼龙抄网等推散,避免缺氧窒息。

在水温12~14 ℃下,经6~8 d后,卵黄囊逐渐吸收,体表黑色素增多,游动能力增强,仔鱼开始上浮。

2.6.4 孵化期管理 整个孵化期间注意遮光和避免机械震动。随时挑拣孵化筐内的水霉卵及死卵团。及时清除玻璃缸内的卵皮和死苗,刷洗出水孔,保持水流清新、畅通。

2.6.5 水霉防治 受精卵孵化第三天开始使用甲醛溶液80~100 mg/L流水消毒20~30 min,到发眼前两天结束,1次/d。

3 结果与分析

2015—2018年和2019—2021年两个阶段人工繁殖过程中,死亡雌鱼数量、相对怀卵量、受精率、孵化率无明显变化,但年催产率下降明显,由80.00%降至47.86%。见表1。

4 讨论与结论

4.1 催产情况

4.1.1 催产药物 各文献中采用的催产药物主要为LRH-A2、DOM,而本试验中没有采用DOM,催产注射后检查亲鱼的间隔时间也有所延长,但催产结果比较理想。见表2。

4.1.2 催产率 关于催产率,康鹏天[6]的数据最高,为84.6%,闫保国等[3]的最低,为36%。闫保国等[1]认为与四大家鱼相比,青海湖裸鲤的催产率非常低,只有30%~40%,原因有多种猜测,但具体没有定性。本试验中2015—2018年催产率平均80.00%,到2019—2021年催产率明显下降,为47.86%。下降原因可能是种质退化,也可能是亲鱼环境变化所致,培育条件中缺乏某些刺激,延缓了生殖发育。裸鲤原产于高海拔地区的盐碱水湖泊中,每到繁殖季节来临时,就成群结队洄游,溯河而上寻找产卵场[9]。而本试验环境为内陆淡水,盐碱度不同,其生存的水域面积也差异巨大。

4.1.3 催产次数 雌亲鱼一般注射1~3次就能成熟可采卵。2020年在试验中发现,雌鱼注射催产针剂超过三次,如果还按照原检查鱼的间隔时间(即3~4 d),80%以上会错过采卵期,虽然亲鱼腹部膨大,很柔软,肛门红肿外翻明显,但挤压腹部不能出卵,此类亲鱼死亡率在70%以上。死鱼腹部极涨大,解剖发现卵子过熟。根据以往经验,如果注射次数增多,检查鱼的间隔时间要比前期缩短,以免亲鱼过熟。关于雄鱼注射问题,因为雄鱼数量大大多于雌鱼,且发育早于雌鱼至少一个月以上,每次检查中有精液的雄鱼数量很多,所以雄鱼第一次不用注射。第二、三次视雌鱼数量来定,这与闫保国等[1]观点基本一致。

4.1.4 水流刺激 亲鱼注射催产针剂后增大水流刺激方面,2018年试验站做对比试验,每天加大水流刺激2 h与保持原养殖环境的微流水两种处理之间,结果没有区别。但2021年发现,减弱水流刺激和提前密集暂养对亲鱼性腺成熟有影响。为方便操作打针催产,以往亲鱼注射第二次催产针剂后单独放在网箱内(聚乙烯网包裹的空心铁架,长5 m、宽3 m)密集暂养,雌雄不分开。网箱放在养殖亲鱼的水泥池(长40 m,宽4~5 m)内,位于进水口处,进水量40~50 dm3/s。2021年,第一次注射催产剂后将亲鱼放入网箱密集暂养,位于水泥池尾部排水口处,发现亲鱼性成熟时间晚于往年7 d以上,且没有形成集中成熟。

4.2 产卵情况

本试验中2015—2018年亲鱼相对怀卵量平均为 46.20 粒/g 体重,远高于康鹏天等[6]的试验结果(相对怀卵量平均为17.45粒/g体重)及青海湖7龄野生亲鱼的相对怀卵量(32.3 粒/g 体重)[1],与闫保国等[1]试验中的4 龄亲鱼的相对怀卵量(45.4 粒/g 体重)相差不大。

本试验中亲鱼产出的卵多为淡黄色,极少量为乳白色,占总卵数的3%~8%。卵受精吸水后有一层透明膜包裹,膜和内部圆形胚胎之间有2~3 mm间隔。卵粒圆而饱满、大小均匀、色泽晶莹,手指微挤压有弹力。康鹏天等[6]试验中亲鱼所产卵粒有四种颜色,分别是深黄色、淡黄色、乳白色、淡灰色,且亲鱼中产出淡黄色和暗灰色卵粒的个体数量基本均等,在整个群体所占比例较高。

分析相对怀卵量及卵质量有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饲料及营养有关。康鹏天等[6]给亲鱼投喂蛋白含量32%的鲤鱼全价配合饲料,另加部分水草;本试验亲鱼培育中投喂粗蛋白≥42.0%的虹鳟亲鱼饲料,亲鱼因饲料充足、蛋白水平高,营养状况比较好。

4.3 授精方法的选择

授精方法一般有干法、半干法、湿法等。经查阅文献,多采用干法授精[2-6.8]。笔者在前期干法授精与湿法授精的对比试验中未发现明显区别。湿法授精不需擦干鱼体,生产上更方便快捷,且对亲鱼的损伤较低,所以选择采用湿法授精。此问題可待样本数量扩大后进一步探讨。

4.4 受精卵脱黏问题

裸鲤卵属沉性卵,微黏。一些学者认为需要专门添加滑石粉等进行脱黏处理[5-6],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不需要,只需用清水浸洗2~3遍[2,4,8]。经过实践,笔者认同后者观点,即受精卵不需专门脱黏,只需清水浸洗2~3遍即可。

参考文献:

[1] 闫保国,马海军,蒋燕,等.青海湖裸鲤人工驯养和繁育中几个问题的初析[J].水产科技情报,2011(2):81-83.

[2] 史建全,祁洪芳,杨建新,等.青海湖裸鲤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的研究[J].淡水渔业,2000 (2):3-6.

[3] 闫保国,闫立君,卢建一.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试验报告[J].河北渔业,2006(7):39-41.

[4] 祁洪芳,史建全.青海湖裸鲤的人工繁殖及苗种的淡水培育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09(3):149-151.

[5] 赵秀梅.青海湖裸鲤人工繁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2(9):26-28.

[6] 康鹏天,李勤慎,王全意.人工高原淡冷水繁育青海湖裸鲤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16(19):54-57.

[7] 李天.青海湖裸鲤生物学特性及异地人工驯养繁殖技术[J].科学养鱼,2009(6):6-7+28.

[8] 俞录贤.青海湖裸鲤受精率的影响因素[J].科学养鱼,2012(8):81.

[9] 王基琳.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产卵场破坏原因与保护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2005(6):11-12.

(收稿日期:2021-10-09;修回日期: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