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恬
学期结束,小曼因为数学成绩优秀,得到了学校奖励的学习用品和一笔小小的奖金。她看到桌上日历圈起来的日期,想起来这个月底刚好是妹妹的生日,便决定用这笔钱给妹妹准备生日礼物,送她一个大惊喜。
周末,小曼和爸妈一起来到了购物中心。今天购物中心的人特别多,宽大的显示屏上滚动着“名牌展销会”的字样,十分热闹,步行街两边各种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小曼和爸妈一边走一边看,思考着给妹妹买什么礼物会让她开心。
走着走着,小曼忽然在一家热闹的店门前停下了脚步。小曼爸爸问:“怎么啦?”小曼回答说:“我听同学说,印着这个图案的牌子很有名,大家现在买书包都想买这个牌子的。我的同桌这次还向妈妈提要求,说是考试有进步,希望能奖励他一个这个牌子的新书包。”
爸爸问:“那你要给妹妹买这个牌子的书包吗?你的钱不多,可能刚好够买一个哟。”
小曼笑着摇摇头:“感觉妹妹不会喜欢这种书包,一点儿都不可爱,她会嫌弃的。”
在逛了几条街后,小曼决定在另一家店里买下妹妹之前想要的带有粉色小花的书包。小曼爸爸说:“咱家的乖丫头,买东西知道动脑筋做比较,小脑瓜子还挺机灵的。”
“花钱要精打细算,这可是你们教我的。”小曼调皮地笑了,“不过,之前那家店里的书包也不是很漂亮,为什么能卖那么贵而且还有人愿意买呢?”
小曼爸爸说:“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好看,就愿意花这么多钱买。”
小曼还是很疑惑:“但是,那个价格也太贵了,为什么名牌的东西能卖得那么贵呢?”
爸爸说:“这个嘛,就说来话长了。”
小曼没有随波逐流,和她的同学一样盲目选择名牌,而是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妹妹的需求,选择了适合妹妹的礼物。如果你是小曼的妹妹,你会感到开心吗?
大家都說,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如果我是小曼的妹妹,收到了自己想要的可爱书包,我也会很喜欢这份礼物的。如果礼物不适合自己,花了钱还给姐姐带来了负担,这份喜悦反而会减半呢。
是的。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也是我们在消费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什么是
“名牌”?
人们常说的“名牌”,指的是知名度高的品牌。例如我国生产手机的“华为”,就是一个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国产品牌。
在以前,商品要有名气,大多数时候依靠的是商品本身的质量。当人们认为某个品牌的商品质量好、值得信赖的时候,就会反复购买、使用这个品牌,成为该品牌忠实的消费者。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获得了知名度,最后就形成了名牌。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名牌也会成为部分人证明自己有钱、时尚的工具。
名牌还会为生产者或企业带来额外的效益。信任品牌的消费者会持续购买他们信任的名牌产品,也会爱屋及乌,购买该品牌的其他产品,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名牌形成后,它的知名度还可以帮助宣传地区形象,甚至国家形象。比如,“华为”这个国产名牌就向全世界宣传了我国日益发展的自主研发通信技术。
“名牌”为什么
这么贵?
首先,打造一个知名度高的品牌并不容易,前期从开发、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投入金钱,这些投入都是打造名牌所需的成本。
其次,名牌产品对质量要求高。比如,选用优质的原料,或者严格把控加工程序。有的品牌会将重点放在宣传上,花大量的钱请明星代言做广告。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商品的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除了成本导致的价格高以外,名牌往往会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将商品的价格进一步抬高。比如大量宣传,但是不售卖产品,等到消费者的好奇心被调动之后,即使标上高价也会有消费者追捧,这就是常说的“饥饿营销”。又比如很多人在购买自己不了解的商品时,往往抱着“越贵越好”的想法:不买最好的,就买最贵的。为了迎合这部分消费者,同时凸显品牌的高档,商家也乐于将名牌产品标上更高的价格。
理性看待“名牌”,
践行适度消费
虽然名牌商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有名气不代表商品适合我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像小曼那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做出选择,这也是日常理财的一部分。
有的名牌商品虽然价格高昂,但是质量未必有保证。正如前面提到的某些品牌,将钱花在宣传上,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原料和加工不一定比别的品牌好,甚至会出现偷工减料、虚假宣传的现象。
有时候,购买名牌商品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在适合自己、承担得起的情况下,购买名牌商品让自己的需求和心理得到满足,可以有效提升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