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杰
乘地铁,看手机;等公交,看手机;躺床上,看手机;亲朋聚会,个个抬着手机看……虽然智能手机不过风靡短短十余年,但如今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们。
假如你只要在醒着的时候,无论何时,不刷一下手机就觉得不安;看书、学习、看电视的时候,过一阵子不拿出手机滑一下,就心痒难耐……那么很不幸,你很可能已经“手机成瘾”。
我们都知道玩电脑游戏会上瘾,看电视追剧会上瘾,打球踢球甚至喝茶都會上瘾,是因为人们在做这些事时能够享受其带来的快感,多半是真心喜欢做这些事。那么手机成瘾,同样也因为人们真心喜欢玩手机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在日常用语中,“想要”与“喜欢”是有区别的。
试想,当一个人说自己喜欢一幅画时,可能并不代表他想要买它,也许只是单纯在表达欣赏和赞美;但如果他说他想要这幅画,那他的意思就是想拥有这幅画,其中包含了占有之意。所以,“想要”强调的是占有,而“喜欢”更多的是表达欣赏。
成瘾的一大特征,就是在成瘾者的内心感受中,想要的程度很高,但喜欢的程度较低,甚至几乎没有。那些沉迷于酒精和毒品的人,与其说他们真心喜欢这些东西,不如说他们的大脑已经对该类物质产生了依赖,这使他们常被“想要”的冲动驱使。
科学家认为,可以用这一机制来解释手机成瘾现象。
如今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APP当属各类五花八门的短视频应用,很多人抱着手机都是在不停地浏览各类或浮夸或呆萌的短视频。当个体渴望达成某个目标,比如刷出新的短视频、刷到更有意思的推文时,人体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就会被激活,刺激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以使人们处于兴奋且愉悦的状态。可这种愉悦感,并不等同于努力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们刷完手机后会倍感空虚——只体验到了兴奋感,并无成就感。
每当我们刷微博或抖音时,大脑中都会有一个期待——会不会出现新的消息或短视频?这就使奖赏回路被激活,刺激人体持续产生多巴胺,从而使我们变得兴奋,想要不停地把手机刷下去。
如今人们越来越容易玩手机上瘾,一方面是由于APP设计者深谙营销心理学,毕竟只有让使用者“难以自拔”,才能获得更多商业利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自己,为何我们宁可沉迷在这份虚幻的快感中,也不去做自己真正喜欢且有意义的事?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鲜为人知的心理学词汇——“空心病”。
所谓“空心病”,是一种由于价值观有缺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其症状表现为:对生活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伴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在传统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相对稳定,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不少人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他们过去推崇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在信息化时代,借助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一些人的观点被放大,让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价值观,这就加剧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困难。
也许人们对手机的沉溺,也是这种精神困境的一种客观反映。
现实主义疗法创始人威廉·格拉瑟认为,上瘾行为本质上是人们为了缓解无法找到爱与价值所带来的痛苦。上瘾者普遍在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遭受了挫折,转而寻求一种廉价的替代品。
不过,威廉·格拉瑟也指出,上瘾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上瘾。比如那些每天能坐在钢琴边持续演奏十多个小时的艺术家,那些能冒着狂风骤雨跑几十公里的业余马拉松爱好者,那些十年如一日坚持撸铁的健美先生……威廉·格拉瑟认为,光用“意志力坚定”必然不足以解释他们这种坚持,很明显,他们对自己每天进行的这些日常活动已经上瘾了,以至于如果停下来就会倍感痛苦。这就是积极上瘾。
虽然同为上瘾,但与消极上瘾者不同,积极上瘾者并不为牺牲的时间感到后悔,在耗费了大量时间去做自己上瘾的事情后,他们的内心不会感到空虚,反而认为这种投入很有价值。而客观事实也证明,积极上瘾者所着迷的事物,是有价值、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