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营造林治理的关键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

2021-12-23 22:24魏建琦
种子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管理措施

魏建琦

摘    要:在现阶段的营造林治理工作实践中,全新的营造林技术手段已普遍应用。营造林治理的预期工作成效能否得以完整体现,营造林的管理工作力度以及营造林实践环节中技术手段是关键。因此,探讨了营造林治理中的管理措施要点,确保营造林的管理技术人员正确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手段。

关键词:营造林治理;关键技术;管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9-01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A

云南地区营造林治理的总体实施目标应体现在林区土壤改良、林区水源涵养以及优质树木品种培育等方面。近年来,营造林治理项目工程的全面推进开展力度正在日益提升,营造林治理工程总体质量获得了更多保障。营造林治理的重要实践工作涵盖多个层面,客观上决定了营造林的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严格实施营造林方案规划,切实维护与保障林区的优良生态环境。

1   营造林治理工作的重要实践作用

营造林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林业管理技术人员通过实施营林管理以及造林管理手段,有效确保林区现有的树木品种能够达到优良的生长发育指标,全面净化与改善林区环境生态状况。森林资源是自然生态资源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森林生态资源具有改善土壤荒漠化、涵养水源、调节林区气候、维持生物链条平衡性等重要价值作用[1]。在当下,很多地方的林业部门正在积极实行退耕还林举措,旨在充分凸显森林生态资源的宝贵作用与价值,拓展林业地区森林覆盖范围的规模。

森林资源可以二次分配空气降水,对于林区土壤中的固有水分也能予以长期保持。在荒漠化程度较为显著的区域,广泛栽培具有良好抗病性的森林植被品种有利于林区土壤得到全面改善,进而表现为固沙防风的重要造林工程实践价值。在林木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内,各种野生植被以及野生动物品种能够得以栖息,有效维持了森林生态物种的均衡性[2]。

2   营造林治理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2.1   林区土壤改良

现阶段很多林区种植土壤已经逐步表现为土壤性能退化的情形,因此林业部门人员必须要侧重于全面改良林区土壤性能,依靠防风固沙的重要技术手段来改良优化林区土壤情况,避免林区大规模水土流失造成危害。例如云南地区,当地较多的树木种植土壤特性都表现为酸性。在全面改良酸性红壤工作时,当地的林业技术人员应致力于培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以及有益菌群,旨在合理改进酸性红壤固有的土壤结构性状,确保林区土壤更加适宜栽培种植树木。

2.2   树木品种培育

繁育优质的森林树木品种在根本上有益于森林生态状况能够明显改善,因此培育优质树木品种的实践工作措施需要得到林业部门更多重视。培育优质树木品种的核心要点应当在于选择具有良好抗病性树木种植的品种,造林技术人员要综合考虑森林土壤、气候等因素[3]。

提高森林覆盖率以及拓展森林覆盖规模的关键技术手段应体现在选择优质的种植栽培树木品种,确保现有栽培的树木品种能够达到优良抗病性的标准。为了快速拓展林地覆盖区域面积,造林技术人员必须对林区的土壤、灌溉、气候等因素展开全面调研。造林技术人员应灵活应用植苗造林手段、分殖造林手段以及播种造林手段,切实保证树木成活率达到最高,有益于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实现明显拓展的目标。

2.3   造林管护

在栽培种植树木前,要全面了解林区的土壤特征、地形状况、水源灌溉等。修建种植树木区域的排水沟,避免种植土壤区域内残留垃圾、碎石块与其他杂物[4]。种植前做好整地、挖塘、晾晒以及对土壤进行消毒工作。造林时根据树种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在营造林实践工作中,定植树木幼苗的关键是幼苗根部应与土壤紧密结合,可先用生根粉均匀喷洒在幼苗根部来促进幼苗尽快萌发,提高幼苗成活率。

栽植时严格按照造林程序操作,先往塘里填表土及拌匀肥料,然后再填入一层细土,厚度为3~5 cm,将苗置于塘的正中间,扶正后填土、踏实,外围填土略高于平面為鱼鳞状,浇足定根水,覆盖农膜保水。造林当年应根据苗木的成活情况,适时进行补植、补种,根据种植苗木周围杂草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扩塘、除草、施肥、灌溉,使苗木可以健壮生长,同时要做好造林地禁牧防火工作。

2.4   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控制

森林病虫害一旦失控,那么宝贵的森林生态资源也会遭到毁坏,会减损造林的生态效益。因此,营造林的管理技术人员应准确把控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综合选择物理防控、生物防控以及化学防控等措施。近年来,树木病虫害频繁威胁到造林树种的正常生长,使种植林木的综合效益损失严重,要加大防控树木病虫害的管理力度。

林业技术人员针对发育生长期的森林植被要准确查找感染病虫害潜在的隐患,合理实施病虫害防治手段。目前情况下,林业管理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繁育有益动物品种的技术手段来控制森林病虫害,维持完整的自然生物链条[5]。

3   营造林治理的管理措施完善及改进思路

3.1   健全营造林治理的实施保障体系

营造林治理的实施保障体系应包含物质设施、人力资源、法规政策等。营造林治理的开展实施保障体系应当得到调整与优化,旨在全面巩固与增强营造林治理的综合实践效益。应改进林业监管的政策保障机制与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林业生态监管的安全保障机制体系来提高林业种植的整体实践效益,避免林业生态体系遭到人为破坏。

在营林治理实践工作中,林业部门应全面遵守现行法规,禁止林地人为占用。林业部门对营造林的管理岗位职责需要进行准确划分,通过科学地划分营造林工作岗位职责来提高营造林的综合成效,全面净化森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

3.2   巩固营造林治理工作的物质资源基础

云南地区营造林治理赖以开展运行的物质资源基础目前仍有待夯实,营造林管理的机构负责人针对物质资金应当增加投入数目,积极购置现代化与智能化的营造林基础设施,对现有的营造林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修缮更新。

营造林工作若要展现出最优的预期综合成效,必须引进营造林全新技术手段。营造林的具体实施技术人员应对营造林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准确勘测,以便于制订营造林实践工作科学规划的方案。营造林的技术人员在引进外来树木品种时,需要保持谨慎的种植态度,切实维护森林地区土壤生态平衡,保证森林地区原有的乡土树种不会遭到明显的破坏。

3.3   加大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的工作力度

林区生态环境能否得以切实的维护,直接关系到营造林的综合开展实效。因此,营造林治理与管理机构人员针对造林保护区域应当准确进行划定,严格施行营造林的监管保护法规[6]。

森林生态体系如果遭到了较为明显的破坏,那么林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时间就会相对较长,不利于森林区域内野生动物的栖息。就目前的情况下,人为引发森林火灾、违规采伐盗取珍贵树木资源、毁林开荒等不法行为频繁出现,客观上说明了准确预测以及严格防控森林生态破坏的必要性。作为林业监管人员,需要认真履行森林生态安全监管职责,防止森林生态体系遭到人为毁坏。林业监管人员对于违规采伐森林树木以及其他不法分子必须严厉惩处,发挥出林业监管法规法律的警示意义。

3.4   优化营造林的后期管理模式

在当前营造林治理工作中,要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肥力,做好科学的管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合理的采取检测技术和预警措施,及时发现当前营造林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营造林管理工作中要融入先进的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統,使得营造林管理工作能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把握植物的生长规律,并且在合适的位置放置排水沟,通过自然排水的方式提高土壤透气性,保证植物能够更好地生长,这样一来植物可以吸收丰富的营养物质,通过完善后期的管理措施,全面地提高营造林的工作质量,促使营造林进入良性发展。科学完善的管理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营造林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资金的投入比例,此外当地政府部门也可以设置专项资金,保证后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结束语

营造林治理的良好工作成效必须要建立在营造林管理手段全面推行的前提下,同时还需要充分依靠营造林实践中的技术手段。为促进优化营造林治理的整体实践效果,营造林管理部门需要健全营造林治理的实施保障体系,巩固营造林治理工作的物质资源基础,并且加大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的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 1 ] 李润荣.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管理对策分析[J].温带林业研究,2021,4(2):56-59.

[ 2 ] 邓海善.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和营造林质量管理策略[J].广东蚕业,2021,55(6):95-96.

[ 3 ] 刘巧玲.提高营造林治理的关键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J].新农业,2021(6):89.

[ 4 ] 刘忠.干旱地区营林造林与抚育管理关键措施[J].林业和草原机械,2020,1(5):53-56.

[ 5 ] 赵静英.林业资源的养护方法与造林关键技术探寻[J].种子科技,2020,38(15):32-33.

[ 6 ] 陈琴,李东延,秦远崇.国有林场提高营林质量的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0):63-64.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管理措施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AI全科教师开发:基础、模型与关键技术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