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相全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各种种植技术被成功推广到各个地区,为农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其中农作物种子种植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的环节,对农业产出和农户种植效益有重要影响。由于种子种植性质较为特殊,在开展种子管理和种植时可能会受到干旱、低温以及病虫害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管理和种植效率降低,增加了农作物种子的种植风险。基于此,主要针对农作物种子种植常见风险展开分析,并根据这些风险探索提升种子种植效率,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有效防范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12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 文献标志码:A
农作物种子的抗逆性能相对较低,在开展采集、培育、保存以及种植等工作环节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增加种植风险,影响种子正常生长,危害农业经济效益,造成在收获季节农业歉收的问题。因此,有关人员必须针对种子种植风险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来有效规避风险,并不断增强种子质量,严格管控好各个工作环节,从而降低种子种植风险或者彻底清除风险,确保农作物能够茁壮生长,维护我国农业产业稳定。
1 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成因分析
种子种植风险与种子培育、种植以及周围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环节出现不合理现象势必会导致种子种植效率降低,各种风险和问题随之出现。
1.1 种子培育和储存不合理,无法达到生产标准
有关公司在对种子进行培育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有效改善,提升种子优良率,在培育和存储过程中,要对种子进行规范、科学检测,掌握种子干燥度,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的种子要及时进行补救。对于不能补救的种子,则需要将其处理,防止不良种子混入到正常种子当中[1]。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关企业对于种子种植发芽率关注程度不高,对种子提纯度和种子基因的关注力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培育种子的植株很可能会出现质量不好的问题,造成生产出的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种子存储不够合理,在存储过程中对于种子质量检查程度和次数不足,增加了种子种植风险。
1.2 在种植时,没有及时开展耕地和除草活动
通常情况下,在种子种植之前必须要进行耕地和除草活动,以此来提升土地的性能,让土地透气性增强。如果在农作物种植之前没有及时进行整地和除草,就会导致土壤营养被大量吸收,出现各种种植问题,降低优良率,使农作物正常发育和生长受到影响,不利于区域内农户的农作物生产。
1.3 种子种植土质性能较低
近年来,受到农业和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各个区域内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虽然使得农业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但是对土质造成不利影响,使土质养分降低,种子种植效益达不到预期水平。不同地区土质情况有很大区别,各个地区种植需求各不相同,这也使得先进种植技术得不到全面推广,而传统种子种植技术较为落后,势必会增加种子种植风险[2]。
1.4 周围环境和气候影响
不同地区环境和气候有很大差异,由于种子抗逆性较低,在农作物种子种植时,经常会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例如洪涝、干旱、极度炎热和寒冷等气候都会对农业种子种植产生不利影响,使种子无法正常发育。
2 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的防控方法和措施
2.1 增强种子存储管理,积极开展种子储存环节的监管工作
要想使农作物种子种植正常进行,维护种子种植效益,就需要合理开展种子存储工作,并加大对种子存储环节的管理力度。种子在采集之后会进入到一个新的生命力代谢活动当中,这时需要对种子进行晾晒,或者使用相关设备开展干燥处理,降低种子内部含水量,保障二次代谢活动可以正常进行,并将干燥处理后的种子放置到干燥、通风的容器当中,增加其寿命。例如大豆这类农作物在采集之后,需要晾晒2~3 d,或者使用器械来干燥处理,让大豆内部水分能够缩减至13%左右。这种水分含量较低的大豆,在存储时即使遇到低温天气质量和寿命也不会出现严重缩短现象,对种子种植影响非常低[3]。在存储过程中,可建立种子存储基地,农户根据种子种类来将其分类存储到基地中。同时,可将种子处理与存储的技术推广到种子种植一线,让农户掌握正确的种子存储方法。
2.2 针对不同种类的种子开展培育工作
只有精心挑选和存储种子,并在土壤养分充足、雨水含量适宜的情况下开展农作物种子播种工作,才能使种子健康生长,降低种植风险。在实际种植时,不同地区降水量以及病虫害问题有很大区别,一些区域降水量较少,病虫害问题非常严重,按照传统种植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種子的发芽以及存活率。要想使种子效益得到提升,增加发芽和存活率,除了采集和选择纯度较高种子之外,还需要在种植之前结合当地气候环境以及种子品种开展育种工作,利用各种措施来提升种子病虫害抵抗能力,避免种子抗逆性降低[4]。例如在种植小麦之前,可以利用搅拌器将粉锈宁这种药剂与种子进行混合,1 kg小麦使用2 g粉锈宁,用搅拌器搅拌之后将种子堆放并密封放置2 d,消灭病菌,或将种子放入到55 ℃左右的温水当中,浸泡10 min后捞出再放入到冷水当中浸泡5 min,接着放入50~60 ℃的热水中浸泡,这样反复数次,通过冷热交替,使种子中所含有的病菌死亡,提升种子发芽率。在种植谷子之前,可以使用0.3%瑞毒霉来处理谷子常见的黑穗病,将药粉均匀撒播到种子表面即可。
此外,农作物种子种植大部分都是在春季进行,而春季气温较低,极易受到干旱和低温影响。农户在种植时,可充分使用大棚温室种植这种方法来培育种子。将种子种植在大棚当中直至发芽,之后进行植株定植工作,降低种子种植风险发生概率,避免种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2.3 加大对配套设施利用力度
在处理和种植种子过程中,要控制好各种风险因素,以此避免在种植时出现问题。例如可用机械设备来对其进行筛选,去除不合格、质量较低的种子,确保种子不会被污染;使用性能较高的材料来存储种子,防止因材料问题导致种子变质,降低种植效率。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越来越先进并得到全面推广,在种植时可使用各种先进播种机,改变以往人力播种的方式,确保播种合理进行,以此来提升种子种植效率。
3 增强农户种子采集意识,健全种子管理制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现代农业种植方式来开展种子播种和种植工作,提升种子种植质量。还需要重视种子采集工作,做好种子采集这一关键工作,为种植奠定良好基础。当地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可针对种植农作物种类和种植情况,规划与指导农户开展种子采集工作。采集植株要健康,没有病虫害,种子发育饱满,已经完全成熟,长势良好,以此来提升采集效益。对于要求相对较高的农作物,可在市场当中购买种子,以此来确保种子拥有良好质量,避免因为种子质量出现问题导致种植风险提升[5]。
同时,要不断健全种子质量管理力度,种子管理相对较为复杂,涉及的内容较多,如果管理不够规范,难免会使种子质量出现问题。在开展种子管理工作时,相关部门需要健全管理制度,针对种子生产、加工、储藏等各个环节来制定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种子各个处理环节都能合理进行。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依靠管理制度来提升种子管理效率,使农户能够获得质量、性能都优异的种子,增强种植存活率。
4 积极开展种子研发工作
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各种病虫害问题发生频率非常高。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一些农民使用化学农药,这些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极易在农作物当中残留,不仅会对农作物种子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需要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引进和研发具有较强抗逆能力的品种,开展培育工作,利用杂交育种等各种形式,将抗逆性能较强的品种与产量较高品种进行有机整合。开展试验工作,划分出试验农田,在区域内进行试验,观测其对环境适宜程度,将其推广到各个地区,以此来提升种子种植效率,降低种植风险,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5 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合理开展农作物种子种植工作,正确了解农作物种子种植所具有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相关人员需要依据现代化机械式农业种植的优势,积极开展种子储存和处理工作,加大对种子维护力度,利用高效种子培育和处理技术,提升种子所具有的抗逆能力,确保种子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应用先进机械来增加种子播种率,为种子健康生长奠定良好基础,使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大对种子的研究力度,针对区域内农作物种植常见的风险,研发和引进优良的品种,提升种子产量与存活率,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如敏,钟育海.加强恩施山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的必要性及策略[J].中國种业,2019(6):15-17.
[2]伊长庚.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成因与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8,36(10):16,18.
[3]刘晓燕.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种子世界,2018(2):1-2.
[4]忽瑞,张田.对超越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推广销售种子现象的探讨[J].种子世界,2017(12):4.
[5]秦艳红.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因素与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21):100.
(编辑:王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