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2021-12-23 19:54王云娟
种子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油松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王云娟

摘    要:油松是较为常见的乔木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等地区,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病、感冒、胃病等,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及工业价值。因此,油松在甘肃地区能对当地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基于此,以甘肃省为例,分析当地气候特征以及油松的生长情况,并探讨油松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松;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10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志码:B

油松,又被称为马尾松。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因此,油松以其较高的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

为促使油松高质量生长,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效益,就需要种植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油松的生长特性,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果。同时,还需要通过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升油松的种植水平,推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

1   甘肃省气候特征与油松生长条件

1.1   气候

甘肃省地域辽阔,其中包含了较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总体上来说当地的气候特征为气候干旱,四季分明。当地处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75%,全省平均降水集中在6—7月。从全年来看,当地降水量为40~800 mm,平均气温为0~15 ℃。

1.2   生长条件

油松是喜阳的植物,有能力抵御较为寒冷的环境,并且能适应干燥的种植环境,对于干燥的大陆性气候以及季风性气候有较强的适应能力[1]。同时,油松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即使在较为贫瘠的土壤中也能顺利生长。但是,不能将油松种植在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此外,种植油松需要种植在微酸性的土壤中,而不能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综上理由,油松适合在甘肃地区种植。

2   种植技术

2.1   种子采集

油松的种子在每年9月上旬成熟[2]。当种子成熟之后,会从绿色转变成为黄绿色,此时应及时采集。在采集种子的过程中,需要选用20年树龄以上的树木,并且需要保证其发育良好,形状符合油松种植审美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选取这样的种子能有效提高油松的种植质量。

2.2   苗圃选择

在种植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油松的种植需求选择相应的种植场地[3]。因此,需要选择排水性良好的土地,同时需要保证该地区灌溉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还需要注重土壤的肥沃程度,尽量选择厚沙土壤。要注意的是,不能选择碱性土壤。种植需要在雨季进行,还需对土壤进行深耕,深度需要保证在20~25 cm。在深秋期间还需进行一次浅耕,深度需要保证在15~18 cm。浅耕工作完成之后立即耙耱,保证种植工作开展过程中土壤疏松适合油松生长。

2.3   播种

油松播种的季节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通常情况下,春季是较好的选择,春季进行油松播种时要尽早开展。如在秋季进行播种,需要在土壤结冰之前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充足灌溉,同时需要结合当地种植工作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播種方式。

种植工作开展后需要对播种幅度、播种行距、土壤覆盖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播种幅度需控制在3~7 cm,播种行距需控制在15~20 cm,覆盖土壤厚度需超过1 cm。播种之后,经过催芽的种子可能会在7~10 d后出土发芽。如果选用大棚种植的方式需要提前30 d开展,但需要注意要保证大棚通风,防止幼苗枯死。

2.4   幼苗管理

油松耐干旱,因此在春季种植过程中不能过多对其进行灌溉,以防止幼苗生长缓慢,影响油松的生长进度。可适当增加灌溉量,但是需要注意在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由于种子根部积水等原因导致植物枯死。油松喜欢茂密的生长环境,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不能出现早间问题,这样的种植方式能为油松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促使其生长更加旺盛。

间苗时间选择在6—7月进行。这一工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通过手动拔除杂草的方式,为油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保证土壤疏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需要注意,这一工作需要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当油松全部长出后,在其完全脱壳之前需要防止鸟害问题。

同时,需要通过人工降温的方式预防立枯病的发生。为防止油松受寒冻灾害影响,需提前进行防寒工作。种植人员用土壤覆盖油松,厚度需保证在完全看不见苗木为止,直到次年春季4月撤掉土壤,对油松的保温。

2.5   移植技术

油松的主要种植方式是穴种栽植,在这一过程中,种植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洞穴较大,对油松根部深埋,同时保证根系掩埋扎实,确保土壤与根系之间贴合。在对油松进行移植的过程中,可采用宿土蘸浆丛植的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丛有2~4株油松。每丛植株中油松的数量应根据种植实际情况进行。但是,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植方式,种植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幼苗培育成功率。这样的种植方式能有效促使油松成活率提升,工作人员需要在选种、运输、移植等各个环节中对苗木进行密切关注,确保其移植的全过程中水分充足。

据调查可知,如果油松在运输过程中将根部裸露于空气中超过4 h,其成活率将会大幅度下降。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种植之前,油松根部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植株内的水含量较低,因此,在对其种植之后,即使成活,也会明显降低其生长直径以及生长率。在进行油松移植之后,还需要注重抚育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好除草等管理工作,为移植工作的顺利运行奠定基础,促使培育工作顺利进行。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油松在种植过程中患有的主要病症有干腐病、白粉病等,以下逐一对不同病症进行分析。

3.1.1   腐烂病

腐烂病主要发病部位为油松的主干以及下层表皮。一旦油松患病,就会导致其树干表面产生红褐色凸起,经过一段时间后,油松就会出现腐烂的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流出酒糟味的液体。这一疾病产生后,会在油松表面边缘产生不规则的椭圆形凸起。针对这一病症,需要种植工作人员对种植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该病症,并对其进行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将凸起刮掉,并喷洒或者涂抹杀菌剂。杀菌剂主要选择腐烂灵以及石硫合剂,或者福美砷,一般情况下只要连续涂抹两次就能完成治療工作。

3.1.2   白粉病

白粉病是对油松产生较大危害的病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能导致整株油松枯死。该病症的主要发病位置为油松新长出的嫩芽或叶片,极个别的情况下会在油松的果实或者花朵上产生病变。发病后会导致油松枝节缩短,叶片上卷等,并且发病后的油松会在其表面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的物质。到发病后期,这些白粉状的物质会转变成黄色。当油松产生该病症之后,种植人员需要喷洒甲基托布津,治疗病害位置。

虽然油松是抗病性较强的植物,但是,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病害防治,尤其是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油松的抵抗力较低,不能对病害进行良好的防御。除了使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其进行病害防治之外,种植人员还应在其移植的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由于病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病害问题。同时,需要加强对于油松的田间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种疾病的预防。

3.2   虫害

对油松产生影响较大的虫害是捎小蠢,这是一种对树干产生影响的害虫,主要为害松属树种。这种虫害对油松产生的影响较为隐蔽,在一年四季中都能隐藏在树干内部。产生这一虫害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问题或种植过程中环境遭到破坏,人类不合理地对环境进行过度开采、破坏环境等,导致了这一虫害的产生。这种害虫会覆盖在油松的树干上,最终导致油松大面积死亡,无论对生态系统还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言,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对该虫害进行治疗时,需要迅速对产生该虫害的树木进行隔离,防止其产生传染[4]。

同时,需要按照害虫产生影响的区域,对其进行分区域治理。当清理出虫害区域之后,种植人员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对其进行化学处理,打孔注射药物的方式可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当面临产生虫害的重灾区,种植人员能通过设置饵木的方式引诱害虫,在此基础上对害虫进行集中处理,尽量减少对于油松种植产生的影响。

4   结束语

油松是我国当前人造林建设的主要树木之一,对我国社会生态发展有利。为此,相关种植工作人员应该适当地提升其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确保油松种植符合相应标准,为我国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连保.油松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种子科技,2020(7):82-83.

[2]薛春桥.油松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方法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2):201.

[3]白雪婧.清福陵油松病虫害调查[J].辽宁农业科学,2020(2):79-80.

[4]马德利.对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163.

(编辑:张玲花)

猜你喜欢
油松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油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辽西地区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油松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