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芸
摘 要:社会的迅速进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林业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育苗栽培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因此,加大力度促进我国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促进林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维护我国生态环境平衡。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10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32.1 文献标志码:B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植树造林,同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了广泛认同,我国的植被覆盖面积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国内许多地区面临的土地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等问题。然而分析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整体的森林覆盖率仍然和许多国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这对于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由于当前我国林业育苗与栽培技术的持续进步,我国的林木成活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林业经济建设的整体效益。
1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
育苗栽培管理技术需要对幼苗开展科学的培育工作,筛选出较为健康的幼苗,并将其移栽至林业种植基地内。依靠这种手段可切实有效地提升苗木成活率。在进行育苗栽培活动时,应当科学选择培育基地,保障当地拥有良好的光照与通风条件,土壤内的养分也较为充足,能够充分实现苗木的生长需要。若存在土壤养分不足的问题,可通过施肥的手段来提升土壤养分。
此外,要科学选择育苗品種,确保其能够拥有相对较高的抗病虫害能力,若在幼苗栽培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病虫害,则需要在第一时间为其进行妥善治疗。
在移栽环节应当对树苗的根系进行妥善保护,防止其在移栽过程中受到损伤,还需要确保树苗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以此来实现提升树苗成活率的目标[1]。
2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现状
我国在开展育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大多会采取容器育苗法,这种育苗方式可以有效保护苗木的根系不受损伤,从而降低其生长过程中的死亡率。然而,容器育苗法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如果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劣根现象,便难以对其进行根治。劣根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若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治疗,便会导致主根的生长受到严重损害。由此可见,容器育苗法的优点和不足是并存的。当前我国在进行育苗栽培的过程中依然无法解决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为此应当培育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育苗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极为重要。
除此之外,许多地区的林业部门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林业发展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在后续的工作进程中进一步提升育苗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更加科学的育苗栽培管理工作[2]。
3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与苗种选择
3.1 育苗栽培技术选择
在进行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并运用育苗栽培技术是育苗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保障苗木能够健康生长,育苗人员应当对各种类型的苗木进行针对性的培育与管理,依据各种苗木对光照、通风、土壤的实际需要来使用与之对应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我国的林业发展区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等地,其分布规模较大且苗木种类具有多样性,因此各地的林业发展区在进行育苗栽培管理工作过程中,因为苗木的种类存在差异性,育苗工作者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来对育苗栽培技术进行有效的调整。要依据苗种的类型与林区环境来科学选取育苗手段,例如大田育苗、容器育苗均是当前较为常见的育苗手段,在对各种育苗栽培技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分析苗木生产的特点,同时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苗木,依据其生长习性以及自身的特性来对其育苗与栽培的方式进行合理搭配,从而防止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差异过大的两种苗木被种植在一处。此外,在进行苗木的栽培时相关工作者还需要考虑到其生长环境的光照、水分等要素[3]。
对于一些喜阳喜湿的苗木,应当将其种植在光照条件优良的向阳处,且频繁对其进行灌溉,从而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保持健康状态;而对于一些喜阴的苗木,如果将其种植在向阳处,便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阻碍。上述问题均是在进行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的问题。
3.2 苗种选择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我国在进行林业育苗栽培管理过程中,拥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苗木种类。在进行育苗栽培管理时,为了确保苗木可以充分适应其所处的环境,育苗工作者应当依据当地林区的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宜的苗木种类。比如,在进行甘肃会宁的林区管理时,当地的育苗工作者首先需要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势情况,从而明确各种苗木能否在其中正常生长,同时在选择苗木时,还应当分析苗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与成活率,并尽可能采用本地已有的苗木种类,最大限度地提升苗木的成活率[4]。
4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应用
4.1 苗圃选择
在选择苗圃时,应当尽可能选取交通便利、排水良好且地势平坦的沙壤土。若当地的土壤类型属于盐碱土与黏土,则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在进行针叶树的育苗时,需要尽可能选择土层相对较厚,湿度较高并且拥有良好日照条件的土壤;同时在针对阔叶树进行育苗的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土层深厚且向阳的土壤环境。选好育种苗圃后,应当依据育苗的任务目标与育苗的品种,将其分成不同种类的生产小区。一般情况下,能将其区分成播种、移植与无性繁殖区等。对于一些面积相对较大的苗圃以及风沙严重的地区,应当为其设置防护林带,并栽种绿篱。
4.2 土壤管理
首先针对初次开辟的苗圃地,需要在开展育苗工作前1年的夏季进行深耕,同时在秋季耕翻。在过去几年里使用的土地,应当在苗木出土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耕翻工作,清理其中存在的杂物。与此同时,育苗工作者还需要针对土壤的肥力进行分析,并依据树种的生长特性开展轮作。
在完成了绿肥植物栽培后,需要选择在雨季对其进行翻耕,若当地的条件无法进行轮作,便应当为其添加足量的有机肥。其次,对于亟须得到改良的土壤,不但要为其施加充分的有机肥,还应当使用客土法进行处理。依据土壤的具体性质,在其中添加各种类型的拌合物。若土壤属于沙质,则需要为其混合泥炭土;若土壤偏黏性,则需要为其混沙。
4.3 种子催芽
在进行育苗栽培过程中,对种子进行处理是极为重要的。在育苗栽培管理环节,如果苗木无法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正常发芽,应采取试剂浸泡的方式来提高发芽率。同时,育苗工作者还应当检验当地的湿度与温度条件,从而进行范围补充和条件补充。因为各种类型的林木种子需要使用的试剂浓度存在差异性,因此技术工作者应当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出芽率。
5 加强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措施
5.1 革新林业育苗栽培理念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力度优化其育苗栽培理念。为了提高育苗栽培工作的整体效率,育苗工作者应当更加主动地学习,并提升自身对于现代育苗栽培理念的了解。同时,林业目标需要根据其所处的地区在林业建设方面的實际需要,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来优化育苗栽培管理人员的栽培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林业管理部门应当邀请专业人士举办育苗栽培管理有关的知识讲座以及交流活动,引导部门内的栽培管理技术工作者之间进行更加密切的交流与协作。此外,部门的领导人员应当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手段,革新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者的栽培理念。
5.2 完善育苗栽培制度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应当以科学的育苗制度作为基础。在开展林业育苗工作时,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其所处地区在林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果与现状来选择与之对应的育苗栽培方案,并进一步完善技术工作者的管理制度,为其提供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并针对育苗工作者所具有的职责作出明确的区分。与此同时,应当对林业技术人员的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约束,以提升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水平。
6 结束语
在将林业育苗栽培技术运用至林业产业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对应的政策与行业发展需要来完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切实有效地提升苗木的整体成活率,为当地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在苗木出圃前,应当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分析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在完成优化改进之后,产业发展取得了充分的保障,同时苗木质量也取得了进一步提升,这使得林业产业的发展拥有了坚实的基础,需要广大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探索科技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爱民.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1(11):165-166.
[2]段姣姣.对于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探析[J].林业科技情报,2021,53(2):55-56.
[3]王育红.对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1(5):109-110.
[4]王苏梅.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8):100-101.
(编辑:张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