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2021-12-23 09:07董大瑞
种子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林业技术

董大瑞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林业项目建设中林业种苗培育至关重要,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基于此,分析了林业种苗培育现状,介绍了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09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32.13       文献标志码:B

现如今,国家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都密切关注,所以建设新型绿色生态化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国的森林面积占比较大,林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我国的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林业部门必须要重视政策的宣传,统一管理现有林业资源,积极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种苗培育技术,以实现林业资源规模化发展,为人们建立舒适的环境,从根本上实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

1   林业种苗培育现状

1.1   种苗培育缺乏多元化

在林业发展中,种苗培育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必须要投入时间、精力和人力推动其发展[1]。然而现阶段我国种苗培育种类缺乏多样化,在部分地区的大型森林中,林木种类不多,当地管理部门因考虑到某些因素,仅选择培育一种或者两种成活率较高的林木,虽然有助于提高林业培育工作水平,然而此做法容易阻碍林业总体发展。

1.2   缺乏优良种苗

自国家林木建设项目推行以来,有些地区主动施行,获得不错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优良种苗不够的情况,有些地区一味重视建设速度,忽略苗木质量是否达标,从而降低林木的成活率,这样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很难提高经济效益。

1.3   科技水平低下

在种苗培育中通常包含多个步骤,其中存在诸多细节问题,所以在初期选种、苗圃建设管理、科学培育和包装运输中都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实施,而目前我国缺乏优秀的林业建设人才,有些地区还是采用传统的育苗方法来栽种,所以林业部门必须积极创新技术,对相关人员定期展开技术培训,也要鼓励其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各种新型的育苗技术以及育苗理念,在具体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在适当的时机调整技术,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林业资源建设稳定发展。

2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要点

2.1   种子采集、存储与管理技术

在林业生产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种苗,是否选择优质种苗直接关系树木的生长,所以在选种前必须要认真检测当地的土壤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择适宜的林业品种种植树木,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苗木采集工作[2]。在采集中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比如气候条件、水源等,特别是部分地区气候条件比较恶劣,水源严重缺乏,更加有必要对其加强把控,应将适应环境能力和生命力强的苗种作为主要培育对象,这样既能防止出现种植树木不能适应环境的情况,减少损失,种植的高适应度也能显著提高育苗工作,推动林业稳定发展。选择种苗时应该综合考虑,优先考虑到各地区的环境差异,对相同地区不同种类林业也必须要着重区分,考虑其生長环境和生长周期的不同。

在选择和确定种苗后,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存储管理,结合其不同特点提供合适的储存空间,现阶段我国林业部门有多种储存方法,比如干藏法、湿藏法等[3]。其中,湿藏法通常用于存储对水分要求相对严格的种苗来,该类型种苗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果水分缺乏,就很有可能出现干枯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加强湿藏的环境监控,合理安排专业人员定期监测室内湿度。针对水分要求不严格的品种,运用人工干燥以及自然干燥的方式来干藏,该类型种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确保温度不高且干燥度较低,其多数储存时间能够超过12个月,有可能更长。

2.2   合理建立苗圃,采取有效管理

在选择和确定种苗后,必须开展培育工作,而其培育要求在特定的环境,所以需要科学建立苗圃,并有效管理。因为种苗培育计划和具体类型的不同,目前市场上普遍见到的苗圃有多种类型。第一,固定苗圃。该类型苗圃通常是长时间培育苗种的主要场所,其功能齐全,能够提供完善且全面的科学管理系统,形成大规模化生产,更好地促进林业发展,然而此苗圃因为建立水平要求很高,通常存在于道路交通运输条件好且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4]。第二,临时苗圃。该类型苗圃规模不大,而且功能较少,因为其是专门为某个林业规划来设计,所以仅可以培育部分或者特定的某个类型种苗,使用周期不长。同时,临时苗圃,仅可以培育数量不多的苗种,不适宜作为大型培育基地进行使用。在苗圃建立结束后,需要对其加强管理,科学处理当地的土壤,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来迅速调整。比如:当地经常降雨,而如果雨水偏多就不利于苗木正常生长,此时就必须要在苗圃建造过程中作出调整,将苗床高度提高到大于降水量,确保苗种非常安全,而在相邻种苗之间必须要预留出通道,方便管理人员正常行走,以更好地开展检测工作,甚至可以方便积水疏通。除此之外,林业专家必须要结合当地土壤条件,科学制定施肥措施,为促进林木后续茁壮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3   育苗技术

在林业生产中种苗培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育苗工作直接影响林木的生长质量和生长规模,所以在育苗中必须要有耐心,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结合各个苗种选择最佳的培育方法,以便于后续林木更好地繁殖。因为种苗类型多样化,每个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不同,所以培育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播种育苗、繁殖育苗等[5]。

就播种育苗来讲,通常是在发芽生长阶段运用,利用播种将其培育成初期苗木,播种方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影响因素土壤气候类型和种苗的特点,所以在播种中必须要仔细筛选苗种类型,选择出适宜的种苗来播种培育。

就繁殖育苗来讲,其使用范围比较固定,通常是在果树种植中运用,利用嫁接处理,使果树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也可以确保林木品种的优良性。就移植育苗来讲,技术上比较困难,一般来说,因为部分苗种在某个地区种植后无法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培育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有些已经逐渐坏死,此时必须要立刻调整,采用移植的方法将其向适宜生长的地区转移,因为其会损害苗种,所以最适合移植的时期为苗木休眠期,最好运用带土移植的方法,以免移植中造成严重的损害[6]。

就容器育苗来讲,往往使用一些装置当作育苗培育容器,比如:塑料袋等,此新型方法比较科学,不会占用大量的资源,成活率也相当高,所以在倡导环保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加普遍的应用。育苗技术种类多种多样,除了方便开展育苗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育苗专业人员必须要进行专业检测,结合种苗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其生长存活率,也减少后续培育工作的阻碍,使林业生产工作总体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2.4   苗木出圃和运输

苗木的培育过程通常是在苗圃中进行,在专业技术人员悉心培育后,只要苗木检测达标,就能出圃。一般来说,出圃时间最好是苗木的休眠期,与移植过程相似,休眠期以内的起苗能够将损害控制在最小,而且起苗前应该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要提前灌水,时间为7 d,这样就能确保起苗过程正常进行,防止由于干燥而不利于起苗[7]。但是在起苗时必须要保护根苗,绝对不能连根拔起,应该对其根系加强保护,实现正常生长[8]。在出圃前林业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专业人员统一规划各种类型的苗木,使用塑料包裹土球来包装水分蒸发迅速的苗木,这样能够增加其离圃时间,提高其成活率。除此之外,在包装过程中不只要结合苗木特点来区别包装,也要组织专业人员收集所有苗木的资料,精心制作成标签,在苗木上粘贴且标注,防止由于判断不正确而造成苗木受到损害,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9]。

3   结束语

对于实现环境保护来说,林业种植是重要环节,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而且林业种植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在选种以及幼苗培育阶段,必须要结合各个树种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幼苗正常生长,减少枯死率。基于目前市场的需求,林业种苗培育的主流发展趋势应该以现代化及集约化为主,不断提高幼苗培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智红.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讨及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3):141-142.

[2]朱永红.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讨及分析[J].河南农业,2020(29):32,46.

[3]張吉哲.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讨及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12):72-73.

[4]杜梅.探讨我国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J].农家参谋,2020(13):114.

[5]齐艳旭.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讨及思考[J].江西农业,2019(16):64.

[6]张学峰.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讨与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223,232.

[7]张艳容.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相关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2):229.

[8]杨春江.林木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浅谈[J].现代园艺,2021,44(16):21-22.

[9]周爱民.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广东蚕业,2021,55(8):79-80.

(编辑:张玲花)

猜你喜欢
林业技术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运用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land produces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