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李不同栽培环境景观效果评价与应用模式研究

2021-12-23 09:07王春明
种子科技 2021年20期

王春明

摘    要:本研究以甘肃省城市园林绿化中使用的紫叶李常绿叶绿色植物作为研究对象。2017—2019年,针对不同的种植地点和不同的地理环境根据制定的详细种植方案科研种植应用标准和种植综合产业基地的生长发育、升值时间、衰落质量等制定审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析。结果表明,紫叶李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强,对景观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关键促进作用。

关键词:紫叶李;栽培环境;景观效果评价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02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87       文献标志码:B

紫叶李是被子植物门李属的枯叶灌木,属于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 m;多分枝、枝条细长、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先端急尖、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紫红色有时鳞片边缘有稀疏缘毛。叶子长期呈深紫色,颜色常亮,适合单株种植。由于其具有紫蓝色发亮的叶子,形如超级花朵,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是翠绿色花园中较常见的彩叶树[1]。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里,是一种耐水湿的植物。紫叶李种植的土壤需要具有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特点,而且土壤所富含的物质是黏质中性、酸性的,比如沙砾土就是适宜种植紫叶李的土壤。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对紫叶李不同栽培环境景观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应用模式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原料为甘肃省绿色园林紫叶李。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查法

参观考察甘肃省郊区的生态公园、居民小区、街道绿化、政府机关、高校、人行道、环城路、购物广场等,并对不同种植日照条件下的紫叶红梅和叶茎开展测绘工程,并进行相应的标记处理,有利于识别具体地址持续跟踪和观察。

1.2.2   评价指标与方法

种植环境(全光、半光、阴)、类型、抗性、相对种植密度、施肥水分管理方法、病害发生,并评估和准确测量生长势、叶长、叶宽、芽体积、新芽生长率等指标值。紫叶李生长发育的主要表现是种植地址相同但种植环境不同。

1.2.3   测定指标

叶色与英国皇家研究委员会的 RHS 绿色植物色度卡进行比较。同时,用美国公司制造的色度计测量叶色。随机选取3片隐含的叶子,用滤纸轻轻擦去表面的灰尘,然后用实验室设备准确测量叶子的L*、a*和b*值。其中,L*表示平滑度和对比度,L为最高值,值越大表明饱和度越高,其取值范围为灰黑色0至乳白色100;a*值表示红/绿,a*表示重叠,即亮红色,重合值越大颜色越红,如果a*值为负则颜色为绿色,负值越小绿色越强;b*值表示浅黄色/深蓝色,叶子精确测量3次[2]。

2   结构与分析

2.1   紫叶李应用现状

紫叶李常种植于公园、住宅小区和街道绿地、政府机关和学院、人行道、环路和城市广场。全光、半阴、全阴环境均种植使用。在甘肃,使用了较早的常绿叶绿色植物,并进行了跟踪观察。不同的绿化类型包括全光、半阴、全阴3种光环境。

2.2   不同栽培环境生长表现

根据调查资料,阳光照射的不同地形地貌对紫叶李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不同类型室外造景也无显著差异。这很可能与商品农用地的维护水平有关。从叶柄形状、抗旱性、病虫害、相对种植密度、液肥管理方式等适应性指标来看,半阴和全阴环境下植株形态以平均为主,紫叶李具有很强的融合能力。从出叶到枯叶,叶子的颜色始终呈深紫色。

2.3   不同栽培环境叶色表现

2.3.1   RHS比色

紫叶李的RHS色度数据信息显示,在春季阳光充足的地理环境中,深褐色更常见,GREYED PURPLE GROUP N187A,GREYED PURPLE GROUP 187A,深褐色为浅紫色和浅紫色;半阴和全阴地理环境,RHS为GREEN GROUP 137A。BROWN GROUP 200A,叶子呈翠绿色或深红色。夏季颜色为RED PURPLE GROUP 59A、PURPLE GROUP N779A和GREYED PURPLE GROUP 187A,大红、紫蓝和灰紫;半阴或全阴地理环境是GREEN GROUP 137A的主导。阳光以紫叶梅为主。秋天伴随着叶脆现象。全光环境下的叶色以黄绿组147A较为常见,其中部分为棕组200A和灰橙组166A。减少光对叶色的影响。表1为政府相关部门收集统计到的数据信息。

2.3.2   叶色参数

对于紫叶李,在北苑路路面全光环境下,主茎叶色a最大为5.0。望和公园为3.8、北小河公园大门铺面为3.8。全光环境下林业大学行政部大楼南端迎路为3.2,与上述判别值无显着差异;a*值在不同种植详细地址的全光地形中重叠,说明紫叶李的色调为鲜红色,但在半阴和全阴影地形下为负值,说明色调为鲜红绿色、翠绿色或红色。详细的种植地址对颜色无影响,但暴露在阳光下的地形会对紫叶李的褪色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充足的光源规定下,深咖啡色更加艳丽夺目。

夏季在高校、道路、湿地公园等全光自然环境中的a*值仍然较高,明显优于半阴和全阴自然环境。半阴或全阴自然环境的a*值为负或接近负,相同室外景观类型的叶色a*值在全阴自然环境中最小。因此紫叶李的着色对光较为敏感,属于深绿色和浅绿色植物。紫野美秋,北航全光叶a*值很大为6.5,与生态观光公园门口用的叶子颜色差别不大,由于秋季大部分叶片变黄,采样引起的叶色光损伤的具体表现不如夏秋季节。但半阴和全阴环境均为阴性,全阴的大厦南端的阴凉环境a*最小值。

2.3.3   直观评价

紫叶李放置在3月中下旬或4月中旬上旬。最佳观赏期为4月中旬至6月底。7月新生的叶子依然美丽鲜红,树干中部和底部呈黄色。而光线较少的一面变成紫红色或翠绿色。在夏季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黄叶大部分变为翠绿色,但绿色植物的叶子在11月枯死后,紫叶李的叶子呈深红色,色调较深。在夏季,紫叶梅在半阴或全阴下仍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叶片的颜色与全光的地理环境差别很大。随着光抗拉强度的增加,叶片呈鲜红色、淡紫色或淡紫色,但所处于的地理环境呈绿色[3]。

3   结论与讨论

本科研综合了苗圃生长发育的主要表现。对甘肃省8个县市不同种植地址和不同光环境造景对使用的 45 种紫叶李进行实地调查并回顾该领域。总结紫叶李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预期效果评价及应用方法,紫叶李是深紫色的系列产品,叶子常色。观叶植物时间最多,叶子从初生叶到枯叶呈深紫色。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可用于多种绿化树种。叶子在3个季节呈鲜红色,不受周期性损害的显著影响。春天萌芽的花蕾颜色最鲜艳,但夏天仅次于秋叶和春叶;没有同样的光环境对新梢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的损害,但是对叶子的颜色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研究发现,紫叶李的个体叶片颜色差别很大,有的偏亮有的偏暗,结果和叶子特征都不一样,能够进行优质绿色植物的提纯和筛选。紫叶梅对详细种植地址要求不高,种植间距为3 m。一般可分两株或两株栽植,也可以种植在人和车辆之间的单独带中,进而表现出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史晨晓,牛凤菊,郭浩,等.紫叶李果实抗病毒活性及长期毒性研究(英文)[J].暨南大學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0,41(1):16-30.

[2]郑瑶瑶,李晓燕.不同城市11种常用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4):56-62,73.

[3]周玉丽,祝建刚.甘肃半干旱地区密枝红叶李繁殖技术及其园林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9(10):79-81.

(编辑:郝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