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有一种微生物,在它觅食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出日本东京附近城市的交通路网。
有人会说,这不可能。想想看,人类工程师要完成一个复杂路网的设计,都要经过很多年的培训。而且,东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之高,在全世界大都市中都是典范。微生物怎么可能做到呢?
让我给你讲讲。这种微生物叫黏菌。它在平时可不太招人喜欢,黏糊糊的,就像一大摊鼻涕。黏菌平时是作为一个整体生活的,但是在饥饿的时候,会拆解成一个个单细胞生物。
这些单细胞生物叫阿米巴虫,它们每一个都可以独立出去觅食,一旦阿米巴虫找到了食物,它们就会修建起一条条管道,给其它伙伴传送食物,如果在好几个地方都找到了食物,那它们修建的管道就可以把各个食物点互相连通到一起,形成一个食物输送网络。
2008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实验小组就利用黏菌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先把整个东京市以及周边36个城市的地图,等比例地浓缩进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在东京周边的城市上,放上黏菌爱吃的食物。然后,他们把一摊黏糊糊的黏菌,放在东京市的位置上,接着,实验人员打开一个微缩摄像头,拍摄着培养皿,就这么放着不管了。
一天多过去,当实验人员再次打开培养皿的时候,他们发现,一张完整的交通网络图刚好把周围的几个城市,和中心的东京市连通到了一起。
摄像头忠实记录了黏菌是怎么修建交通路网的。
在最初的8小时里,黏菌一直都在攻城略地,修建管道网络,触达越来越多的食物点。这时的网络又细又密,很像我们的毛细血管。
但是,11小时以后,黏菌开始优化这些管道网络了。大量的毛细管道消失,少数管道变粗、变清晰。
26小时后,网络基本定型。实验人员把这个网络输入电脑中,惊讶地发现,这个网络在运输效率方面的表现,竟然毫不逊色于人类设计的现代东京交通网络!
黏菌是怎样做到的呢?
科学家发现,黏菌之所以能够对整个管道网络进行精炼、优化,秘密在于两点。
一个是管道端口的压力。黏菌的聚集会对管道的端口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会有节律地把事物一点点地挤压到管道之中,让它在管道中缓慢蠕动。
第二点是,黏菌修建的管道是一种类似于果冻的凝胶物质,它可以伸缩。
有了这两条机制,想象一下,黏菌聚集越多,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食物的流量就越大,管道就会变粗。反之,黏菌聚集少,压力小,食物少,管道就会变细,直至消失。
从整体上看,这就表现为整个管道网络的优化了。
在这个实驗以后,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重视这个过程,争相让阿米巴虫帮助人类设计师找到连接哥本哈根、首尔或者北京附近城市的高效交通路网。
(摘自《青年文摘》 张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