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刘书岑
本文案例选取的北亭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街,建筑密度、人口密度高,楼间距窄,主要道路两侧建筑为下商上住模式,气氛活跃,外来人口多,具有广州城中村的典型特征。
采用实地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城中村公共空间现状数据,走访北亭村的主要街道、广场及宗祠等公共空间,制作详细的观察记录;问卷调查以北亭村社区为核心,在村内主要街道、公园空地、商铺摊位等公共场所随机抽样,共计样本54份。
从空间肌理角度分析,北亭村为复合型结构,村落的原始形态布局为一条主街串联其两侧宅基地;建筑密度大,存在许多居民自行加建的建(构)筑物。整个村落内部公共空间结构复杂且模糊,可分为“主要街道-广场”“主要街道-次要街道-广场”“主要街道-次要街道-宅前街道”“主要街道-宅前街道”4种结构。主街脉络清晰,连接不同层级公共空间,其他部分结构混乱,居民自发改造情况普遍(见图1)。
图1 北亭村公共空间结构
根据不同功能将村落内公共空间分为商业类街道空间、生活类街道空间、广场空间3种类型。商业类街道空间是指街道两侧或一侧的商业店铺,是整个村落中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生活类街道空间是除商业类街道外的次要街道及宅前街道的总称,是由开放向私密过渡的空间;广场空间是绿地、空地、公园等公共空间的总称,是居民休闲、社交的主要场所。
不同功能的空间尺度差异明显。结合芦原义信[1]的外部空间理论,间距D与高度H的关系是决定人对空间感受的重要表征,当D/H<1时,人感到压抑;当D/H=1时,人感到舒适;当D/H>1时,人感到空旷。据此对北亭村公共空间进行评估,公共空间标号如图2所示。
图2 公共空间标号
2.2.1 商业类街道空间
商业类建筑功能复合,呈下商上住模式。A-A处为北亭村南部主街入口,是主要街道中尺度较宽敞的部分,宽约4m,D/H约为0.27。商业空间上部的雨篷和招牌等构件对空间进行二次限定,导致空间更局促。同时,一些商铺将餐桌、货物摆放至店面外,占用街道面积,用餐高峰时,道路无法满足行人通行需求。加之电动车随意停放于街道两侧,使道路通行体感差,无法满足2辆大型机动车同时通行的需要。B-B处宽约3.5m,D/H约为0.29,用餐高峰期行人、车辆通行不畅。C-C处为次要街道,宽约3.5m,D/H约为0.23,较A-A、B-B处人流、车流量小,店铺活跃程度低,通畅程度高,但仍存在人车混杂的情况。
2.2.2 生活类街道空间
生活类街道空间由次要街道和宅前街道组成,是居民日常通行的重要空间,其两侧功能单一,尺度狭窄。D-D处为由主要街道直接延伸出的宅前街道,宽约2.5m,D/H约为0.17,空间局促,且门前有绿植盆栽,导致界面更拥挤。E-E处为次要街道延伸出的宅前街道,较D-D处更为狭窄,宽约2.0m,D/H仅为0.13,道路两侧仍摆放有清洁工具、电动车等杂物,且居民私自加建窗台,2栋建筑上部宽度窄至不到1m,光线微弱,呈现“握手楼”景象。F-F处与E-E处相同,属宅前街道,宽2.0~2.5m,D/H为0.17,人行空间上方电线穿插,导致空间更压抑。
2.2.3 广场空间
村内不乏面积较大的广场、空地。G处为北亭村中心公园,该处健身设备生锈老化,使用率较低。H处为北亭村最大的广场,视野空旷,景观单一。I处人流较G、H处面积更大,气氛活跃,其周围有商铺、幼儿园,居民多在此处开展休闲活动。总体上,北亭村广场尺度明显比其他公共空间更宽阔,但使用率不高。
公共空间节点是指在村内街道转折、交汇处形成的放大空间。北亭村现状公共空间分布如图3所示,根据不同功能将其分为4类:①商业空间节点;②广场空间节点;③宗祠空间节点;④景观空间节点。
图3 北亭村现状公共空间分布
2.3.1 商业空间节点
商业空间是街道空间与商铺空间的过渡空间,人流量大,可达性高,开放性强,但因街道缺乏相关保洁设施及管理,环境质量较差,存在垃圾随意堆放情况,且休闲设施不完善,缺乏绿化,临街较嘈杂,整体空间品质亟待改善。
2.3.2 广场空间节点
广场空间开敞,绿化、环境质量较好。但设施老旧,功能性弱,景观缺少变化且空间层次单一,导致空间单调、乏味,同时可达性弱,利用率低。
2.3.3 宗祠空间节点
宗祠空间私密性高,主要面向北亭村原住居民,是其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休闲设施较其他节点齐全,但目标人群相对单一,原住居民与外来居民交往联系较弱。
2.3.4 景观空间节点
景观空间私密性较好,主要分布在宅前街道旁,景观视线好,但绿化及视觉层次缺乏变化,且缺少休闲设施,活动功能单一。
公共空间是城中村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其空间品质影响户外活动类型[2]。按照扬·盖尔[3]在《交往与空间》中对公共空间户外活动的划分,可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3类。必要性活动指最基本的活动;自发性活动指个人自主行为,以与人交往为目的;自发性活动引发社会性活动,后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对空间品质的要求进行分析,相较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与自发性活动对于空间品质要求更高。此次调研发现,北亭村居民户外活动类型以必要性活动为主。结合公共空间现状分析可知,目前公共空间品质较差,难以激发居民的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调研发现,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间的活动类型差异较大。村外工作居民使用街道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公共空间,而村内工作居民使用街道和店铺频率相当。在社交方面,对于前者而言,与邻里在社区发生互动的频率远低于后者。说明相较村内工作居民,村外工作居民与北亭村的社区连结感更弱,在公共空间进行社交的动机更低。
笔者根据居民所需户外活动类型,将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分为3类:①必要性活动空间;②自发性活动空间;③社交性活动空间。
1)必要性活动空间 指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空间。笔者发现主街、宅前街道均存在自行车、电动车随意摆放、堵塞交通的现象,降低街道使用效率。此外,村内居民自行加建窗台等建(构)筑物影响街道采光,且其在宅前街道晾晒衣物现象普遍。店铺前常见货物堆积情况,影响出入通畅度。此类空间的主要矛盾点在于空间尺度过小,缺乏功能规划,难以满足基本活动需求,亟待拓宽空间尺度,如图4所示。
图4 城中村的必要性活动空间现状
2)自发性活动空间 包括休憩、锻炼、消费等个人自主行为发生的场所,对环境有较高要求。笔者发现多家店铺前均有座椅摆放现象,表明居民对休憩设施的需要;此外,村内摆放盆栽、绿植的情况多见于宅前街道、景观节点等空间,说明居民对绿化空间的需要。市场、街道旁存在商贩摆摊情况,但由于街道缺少垃圾桶等清洁设施,垃圾堆放降低空间品质。北亭村目前休憩设施、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并未满足居民的自发性活动需要,如图5所示。
图5 城中村自发性活动空间现状
3)社交性活动空间 是人们交流、自发驻足停留并获取信息的场所,对于空间品质的要求最高。北亭村目前小型交流活动空间集中在商铺前,条件简陋。而大型的公共空间如广场空间单调、乏味,多见独自坐在座椅上玩手机的使用者,未能很好地激发广场使用主体的交流表达欲,如图6所示。
图6 城中村的社交性活动空间现状
根据北亭村公共空间现状与居民需求,以增加自发性、社交性活动为目的,总结居民痛点,归纳4条设计原则:层次丰富性、慢行友好性、节点多功能性及邻里交往性。
北亭村商住混杂的空间结构特点使其公私领域模糊,而居住区环境对于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4]。据此,将公共空间按照从开放过渡到私密的顺序,对原有空间结构进行梳理,形成以“主要街道-节点/次要街道-宅前街道-住户”为骨架的空间结构(见图7)。在原有主要街道与宅前街道连接处,增加节点空间作为缓冲,避免私密空间与开放空间直接相连,使空间层次更加多元[5]。
图7 更新后的空间结构
4.2.1 实现人车分流
参照骑楼街形式,通过底层商铺部分架空的形式,拓宽街道宽度,使架空部分形成人行过道,并设置休闲座椅以供用餐、休息等;抬高人行道高度,以区分车行道。此外,根据目前村内餐饮类商铺分布情况,在主街南侧商业街段每间隔100m设置非机动车停靠点、充电点(见图8)。
图8 人车分流改造
4.2.2 构建连续的步行空间序列
根据北亭村原有道路系统,将原有主要街道作为主动线,串联不同节点空间。将主要街道根据距离、行人心理及北亭村目前现有节点布局,约每200m布置1处节点空间(见图9)。此外,为增强空间连续感,设计统一景观标识系统,如广告牌、种植钵、路灯等,放置于不同节点空间,使整个空间序列更完整。
图9 步行空间序列
4.3.1 增加新节点
1)入口节点 在入口处新增开放空间,适当美化,增加富有北亭村元素且可供人驻足停留的设施,如具有开放属性的多功能大阶梯,兼具休憩、展示、景观等功能,并增设北亭村标志性标识如门牌等以加强村内领域感。
2)商业空间节点 在商业主街中心段原开放空间处增加商业节点,降低原本紧凑街道的压迫感,增设高互动性的景观小品设施,加强居民与街道的联系。引入占地面积小、趣味性高的数控多媒体传感装置,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社区服务节点 因北部住区老年人居多,在北侧空地增设社区服务站,主要面向老年人,设置功能包括社区文化展示区、棋牌室、茶室、健身活动室、医护室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4.3.2 更新旧节点
1)景观节点 保留原有景观节点,针对其空间层次单一的问题,设置不同形式的绿化,增强行人与河、绿化、座椅之间的互动。利用不同高度的绿化划定不同空间,提高层次感;沿河增设栈道,使人与河的互动形式更丰富。
2)综合广场节点 针对村内中心公园设施陈旧、使用率低的情况,利用其中心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社区中可识别的交流核心[6]。为移动摊贩提供摊位摆放点,增设基础保洁设施,打造创意市集区,吸引更多人流前往;增设新型多功能休闲娱乐设施,让人群在此汇集,激发城中村多元活力。
3)儿童娱乐节点 此节点位于街道序列末端的幼儿园旁,场地开阔、绿化丰富,但因地理位置偏僻,使用率较低。为加大人流量,根据儿童对于可玩设施的偏好及家长看护的需求[7],保留原有儿童娱乐设施,并在其两侧新增供家长看护的座椅,满足安全性需求,同时拆除原有座椅、健身装置,放置可攀爬或穿行的雕塑等非正式活动设施,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
4.4.1 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放点
底层局部架空,架空部分设计多种类型非机动车停放点,包括三轮电动车、二轮电动车、自行车,以不同颜色区分,便于分类停放。引入可充电、可停放、可休憩的智能设备,高效利用空间。
4.4.2 丰富宅前活动空间
据观察,当地居民喜欢在宅前宽敞处摆设棋牌桌等进行娱乐活动,在底层架空部分设置可灵活拆卸且方便移动的桌椅,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4.4.3 设置绿植种植区
在天台、楼梯间等楼栋内部公共空间设置绿植种植区,摆放种植箱,鼓励居民通过种植与同一栋楼的住户进行交流。
通过调研北亭村公共空间现状及居民生活需求,发现该村公共空间层次混乱、节点功能单一、居民缺乏村内人际交往等情况,并提出以下改造策略:设计结构分明、层次丰富多样的空间体系,满足居民对不同公共活动的需求;构建行人友好的交通系统,提升街道环境品质;增强节点功能性,活化原有空间;探究邻里交往的空间构建模式,营造活力社区空间。
笔者希望以广州北亭村为蓝本的空间规划研究可有效解决当下城中村空间问题,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维持和激发城中村的活力。同时,为城市高密度聚居区建设提供思路,也为城市微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