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 张栋栋 刘 奕
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人类居住空间逐渐从简陋的洞穴发展为有水、有电、有WiFi的完美居所,从单一的遮风挡雨到综合的舒适实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类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人类从被动依赖自然到逐步利用自然,再到主动改造自然。随着建筑的空间、材料、设备、设施等不断发展,人类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健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人口年龄段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近13.5%,且高年龄段人口占比呈逐年增长态势。
人性化设计是将人与机械的相互关系应用于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环境,力求达到系统最适化。最适化通过加强人与机械各自的长处、特征、能力之间的互补,使其发挥最大效力。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工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在原始人穴居的洞窟内,墙壁也绘有兽性和围猎的图形。在人类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同时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功能给予关注。
在环境设计中,人的形体与环境,尤其是与空间的比例、尺度以及细部形式之间存在明显联系。勒·柯布西耶的标准化体系形成一系列从人体尺度出发,且使人感到愉悦的视觉比例及尺度,故其设计从理论方面将美学与功能结合。在适老住宅的空间环境设计时,了解人体尺度有利于从空间体量、比例等方面进行细致推敲,使之符合老年人的行为习惯。
人性化室内空间是通过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室内空间之间的密切关联形成的,是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认同感、领域感、归属感的住宅内部空间,以空间构成手法为媒介,身处其中的人可与环境对话,通过住宅内部空间形体及空间结构影响人的生活体验,从而表达生活的内涵。
具体说来,人性化住宅内部空间的构成可归纳为:①从社会文化角度体现出的空间意境;②通过建筑空间的中心、方向、领域等体现出的空间特征;③组成空间环境的空间、围合等实体,以及装饰、界定空间的软环境。上述内部空间在不同层面表现身处其中人们的生活,使空间的人性化得以体现。自20世纪中叶,随着建筑学深入发展及人文思想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不能仅限于空气、阳光等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环境可使人们心理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从而营造生活氛围良好的环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筑学界对建筑审美本体进行多方位探索,在近代西方建筑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行为建筑学、建筑心理学等以人的生理需求为研究对象的建筑思想,以及符号学、现象学、类型学、形态学等以建筑美学中的人文因素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观点,提出以人的生活体验为本体的设计观念,为建筑审美提供新的评价标准。
年龄增长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体现在感知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思维系统3个方面。当前,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对于室内空间的需求不限于最原始、最基础的功能。
1)感知系统 研究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的各感知系统结构和功能均发生退化性变化,尤其是视觉和听觉障碍逐渐显现,严重影响其对周围环境的信息接收度。
2)肌肉骨骼系统 由于内脏功能衰退、肌肉萎缩,70岁老年人的肌肉强度一般仅相当于其30岁时的一半,导致其无法开展大幅剧烈运动,严重阻碍其独立行动能力,故其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迫切。
3)思维系统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脑细胞减少、脑组织萎缩,神经传导的速度较其年轻时大幅降低,从而造成老年人普遍动作缓慢、状态不稳,进而出现运动障碍、反应能力差等行为特征。此外,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较年轻时有极大变化,尤其是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衰退表现得尤为明显。
良好的卫浴空间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保证。卫浴空间的优良取决于诸多因素,有形空间包含形体、材质、色彩以及设备设施。卫浴环境适老化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如图1所示,老年人在卫生间内的行为主要包括移动、脱(穿)衣、坐下站起、排泄以及座位保持等。为保证上述行为方便、安全、顺利的开展,人性化辅助设施的设置十分必要。
图1 老年人的入浴动作分析
在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的马桶区及淋浴区通过加装扶手方便老年人如厕时借力起坐,同时可在马桶附近设置紧急呼叫器。沿淋浴区墙面设置扶手,供老年人在洗浴移动时抓握,以方便其借力及确保其移动安全,上述设计细节均体现出人性化特点。卫浴空间实现适老化生长应遵循适用性、预防性、可变性原则。
适用性最重要的是适老。卫浴空间设计中,布局的合理性,尺寸的适应性,材料的物理性能,产品的操作简便性、智能性,共同决定老年人使用空间的舒适度。
为预防意外发生,卫浴空间内需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整体保证干湿分离的前提下,需保证地面平坦防滑、灯光柔和舒适、室内空气流通等。为避免地面湿滑,可采用长排地漏及时排水,安装防滑地垫增加摩擦;为避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体力不支、视力衰退的老年人找不到设备位置,需要在老年人活动路线上设置扶手、盲道和地灯,方便其找到卫浴设施;为预防疲劳、空腹、患有心脑疾病的老年人出现大脑缺氧状况,应保证排风扇及时更换新鲜空气以及浴室用水恒温。
为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卫浴空间应采用全生命周期的无障碍设计,增强可变性。如图2,3所示,通过在洗漱台明装无障碍扶手辅助老年人活动,拆除淋浴与厕位中间的隔断,释放门洞,通过干湿分离与合并的有序转换,实现卫浴空间最大化适老。
图2 某住宅卫生间的适老化改造平面
图3 洗漱台适老化改造细部
照度对等是提升视觉舒适度的新方法,考虑老年人对照明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通过对环境光的即时匹配,自动调节室内灯光亮度及色温,实现空间变换时老年人柔和的瞳孔扩张,避免照度巨变引发老年人眩晕等问题。间接照明和半间接照明虽可营造良好氛围,但因照度不够,不利于对排泄物进行检查,通常需与直接照明结合使用。
卫浴空间主要包括排风、水流及振动等噪声,控制上述噪声的主要方法如下:①排风噪声 优先采用超静音排风机,通过排风量自动调节,采取消声管道叠加措施,以降低排风噪声;②水流及振动噪声 可拆分为龙头花洒水流、马桶注水、排水、主排水管道等噪声,通过细化水流组织,采用超静音马桶,采取管道隔声系统化措施,整体降低水流噪声及上下水管壁振动噪声。
装配式卫生间是实现卫浴空间适老化生长的有效途径(见图4)。装配式卫生间由防水底盘、墙体板、顶板构成整体框架,配置各种功能的洁具,形成独立的卫浴单元,具有标准化生产、快速安装、防渗漏等多种优点,可在最小空间内达到整体效果,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在卫生间的细部设计上,通过扶手装配、部品优化、材质安全来进行全面的适老化设计。
图4 装配式卫生间适老化设计
作为功能空间,卫浴空间有限而且设备密集,老年人在如厕和洗浴时易发生跌倒、摔伤等事故,故应重点考虑地面的无高差设计、材质的散水性以及防滑性。人到老年后,身体机能衰退,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关节炎的老年人来说,由于其下肢屈伸不灵活,为方便起坐,减少其身体负担,坐便器应设计得相对较高以缓冲下蹲时的腿部负担。如果使用轮椅,便器座面高度最好和轮椅座面高度一致为宜。新型智能坐便器具有温水冲洗等功能,对于治疗老年人的便秘、痔疮有很好帮助。
在住宅建筑内,卫浴空间一般面积较小,同时承载洗漱、排泄、排风等复杂功能,以产品化方式进行集成式设计,统一优化,是提升卫浴空间品质感、舒适度、适应性的必要手段。
在适老卫浴空间人性化设计过程中,参考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进行生长式设计,伴随全生命周期进行适应性调整,通过系统性考虑、精细化设计,实现卫浴空间功能最优化,为大众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