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占权,叶纲跃,王 睿
江苏中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 210046)
甜味剂生产企业涉及到的重点监管危险工艺有磺化工艺、加氢工艺,引发的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对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是保证化工本质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推广应用,为此2017年1月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7]1号文件,国务院安委会发布《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文件,要求符合相关要求的精细化工企业开展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它是推动甜味剂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的重要方法。 甜味剂生产企业通过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落实评估建议,强化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与安全检查,将风险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本文对提高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质量、效果及常见问题与措施进行探讨,为有效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落实评估建议提供指导。
甜味剂生产企业作业现场中存在众多的危险源、危害因素,尤其是涉及磺化、加氢工艺的甜味剂生产装置,危险性大且大多存在放热反应,同时存在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很可能因反应失控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甜味剂生产的主要风险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涉及到的物质风险和化学反应过程风险,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风险评估需从化学物质和反应过程两方面进行[1]。从物料的热稳定性、失控反应严重度和可能性分析,确定反应工艺危险度与失控反应风险可接受程度,获取安全性数据,确定安全控制条件和操作条件;以此改进、优化工艺与安全设施设计,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它构筑了甜味剂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防火墙。
从甜味剂生产企业众多的事故案例中可以了解到,甜味剂生产企业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出现多数是由未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或开展不到位、未落实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建议、日常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风险失控造成的。甜味剂生产企业作业环境和生产条件比较复杂,多以间歇和半间歇操作为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差异较大,自动化控制、连续化水平低,各个企业通过全面、全流程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落实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检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可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目的。
部分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思不强,未严格对照安监总管三[2017]1号文件列入指导意见规定情形主动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只是在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督促下被动开展工作。部分企业未从危化品安全协会在2018年和2019年发布的21家可以做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能力的机构单位和科研院所中选择第三方评估机构,或未委托具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认可实验室)资质的单位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部分企业的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中所提出的措施和建议,未在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逐项列明,如有不予采纳的,未注明不予采纳的理由。
企业自主学习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知及相关文件精神识积极性不强,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有完全依靠第三方机构等外部力量的思想。部分企业对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认识不足,只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由于企业人员认识不足,没有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反应过程涉及到的原料、中间物料、产品等化学品进行热稳定测试。
在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中,一般会从失控反应严重度、失控反应可能性、失控反应风险可接受程度及反应工艺危险度几个方面进行反应安全风险评估,部分企业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无物料分解热评估,部分企业对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副产物、废弃物以及蒸馏、分馏等分离过程涉及的各相关物料分解热评估不全。
有的企业人员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给第三方机构的企业安全生产及工艺技术信息不全面,导致第三方机构对于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的反应工艺危险度等级与企业现场实际工艺危险度等级不一致,难以对反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提供可靠依据。
有的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仅从工艺设计、仪表控制、报警与紧急干预(安全仪表系统)提出评估建议;未根据反应工艺危险度等级,从物料释放后的收集与保护,厂区和周边区域的应急响应方面提出有关安全风险防控建议。
2.6.1安全仪表系统完好性不到位
涉及的反应工艺危险度被确定为2级及以上的,要根据危险度等级和评估建议,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安全仪表系统,但部分企业的安全仪表系统中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部分SIS阀门设计为电动阀;部分SIS仪表无认证;部分SIS系统连锁值与设计参数不一致;部分DCS、SIS报警、连锁参数完全相同;部分SIS系统连锁参数值低于DCS报警值;部分SIS系统控制液位的画面无液位高度值、无连锁示意图;部分反应釜温度、压力变送器SIS与DSC共用(信号来自同一个变送器);部分SIS系统仪表、阀门调试无具体参数;部分SIS联锁未投用,也未办理摘除手续;部分SIS阀门未挂牌;部分SIS系统和DCS系统共用一路UPS。
2.6.2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
部分企业未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其落实情况修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紧急冷却系统设置SIS,未在操作规程中规定夹套冷却的手阀操作内容,未列出在开车之前要确认手阀处于开启状态;开停车之前确认内容没有可操作性,如没有确认到具体阀门、设备的位号等;操作规程中无设计值;操作规程中无工艺报警连锁值,无连锁逻辑图;急停按钮未纳入逻辑关系图,操作规程中未列明急停按钮的操作条件;操作规程中危险化学品信息不全;操作规程无年度确认记录;操作规程汇编的审核审核只有1个人,没有公司生产、设备、电仪、安全等专业人员审核;安全操作规程无公司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
2.6.3HAZOP分析PID图完善不到位
部分企业未将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运用到HAZOP分析PID图完善中,如SIS切断阀门PID图纸未更新、SIS联锁放空阀PID图未更新、对SIS系统的HAZOP分析中有漏项等。
2.6.4关键设备设施与岗位操作培训有待加强
部分企业未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情况建立关键设备设施清单,部分企业未定期开展检查、维护和维修,部分企业泄放、冷却、降温等设施不完好。部分企业未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操作培训,部分企业岗位操作人员未熟练掌握本岗位反应安全风险、执行岗位操作规程不严格。
组织开展安监总管三[2017]1号文件及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试行)及其解读的培训学习,邀请企业界、科研院所、应急管理部门等方面的相关业内专家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开展针对性会议、各种研修班,解读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有关文件及“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试行)”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和相关技术问题,促进业界交流。
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难度大,甜味剂生产企业可聘请具备相关专业能力(已经发布的21家机构或CNAS认可实验室)的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评估。
甜味剂生产企业要加大对工艺反应测试分析条件的投入,培育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逐步形成自身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能力[2],后期条件成熟的甜味剂生产企业可由专门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员自己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三方服务机构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配置包括但不限于量热仪、测量仪、色谱仪、激光扫描仪、分析软件等专业实验测试工具设备,规范服务工作,掌握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要领和精髓,全流程、全面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提高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和质量。
甜味剂生产企业要结合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评估建议,编制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合理确定并落实各等级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管控部门、管控责任人,定期对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各个风险点进行隐患排查与治理,及时消除隐患,实现对企业甜味剂生产企业全流程反应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甜味剂生产企业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要避免上述存在的常见问题;文中阐述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4个方面措施,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对策并加以运用;精准开展甜味剂生产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有效落实评估建议,强化风险点隐患排查,将出现的隐患整改完成在事故发生前,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