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农业农村局
□ 贾玉良 赵庆波
玉米籽粒直售是玉米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邯郸市成安县向红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省、市要求,开展玉米籽粒收技术试验示范,逐步探索出一套围绕玉米籽粒收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模式。
首先选择适合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要满足矮秆、早熟、后期脱水快、耐破碎等属性。从2014年至202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指导下,合作社连续七年实施玉米籽粒直收研究和品种筛选,参与了张月辰教授主持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通过对四十多个玉米品种试验示范,适合邯郸地区籽粒直收的品种主要有:迪卡517、京农科728、MC812等品种。
品种确定以后,采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生产技术就尤为重要。
1.种植环节。采用智能化玉米精变量播种方式种植,种植行距推荐600mm,株距推荐18.5cm,种子播深为3cm—5cm,每亩比当地传统种植密度增加1000—3000株。
2.播种与施肥环节。采用智能精量玉米播种一体机,播种、施肥、免耕灭茬、免耕深松一次完成。这种单穴播种机与常规勺轮式播种机相比,播种施肥更精准,播种环节种肥同播,深松、灭茬、镇压一体化复式作业,减少了进地次数。加装了精准作业监测平台,试验应用了作业定位、自动计亩和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精准施肥和精量播种双配套,玉米所需肥料土壤下层次营养更加均匀,可以在玉米种下方7cm、12cm和17cm处分层施肥,提供玉米不同时期所需营养。播种速度由原来2km/h提高到8km/h,播种效率由4亩/h提高到16亩/h。可节肥10%,合格率达97%以上。
3.浇水环节。使用智能自走式绞盘淋灌机,浇地无死角,均匀灌溉到每一块土地,保证出苗齐、幼苗壮。喷灌机最节省人工成本,一台自走式喷灌机一天可浇地20余亩,平均每个人可管理4—5台,相当于每人每天可浇水80—100亩,是人工的20倍之多。
4.植保环节。病虫害防控采用精准变量高效植保机械作业,单台每小时作业80-100亩,比传统人工提高80多倍,每亩节药20%左右。
5.收获环节。通过6年实践,探索出玉米籽粒直收收获标准。收获水分:最佳收获时水分在18%—28%之间;破碎率≤7%;杂草率≤1%;留茬高度≤30cm。收获时期选择,应在玉米乳腺完全消失、形成黑胚层、待玉米完全成熟时进行。
实践证明,就破碎率和杂质率两个指标分析,纵轴流收获机比横轴流低9.38%和2.02%。由此可见,选择低破碎品种、采用技术更先进的籽粒收机具、机具参数和品种特征匹配,并选择最合适的收获期,就能实现籽粒直收的低破碎和低杂草目标。数据显示,某品牌横轴流破碎率在5%—7%之间,杂质率在1%左右,而另一品牌的纵轴流破碎率在2%左右,杂草率在0.1%以下,差距还是很大。
1.传统玉米收获机多为自走摘穗型,作业中一次完成摘穗和剥皮,之后进行晾晒、风干、脱粒、贮存和销售,环节多、用工大、还占用空间,造成费用也高,同时增加了霉变和漏籽损耗,极易受到天气和场地因素影响。
2.直收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脱粒、秸秆粉碎等作业环节,省去了二次运输和晾晒等环节,减少了霉变、漏籽、破碎等损耗,更符合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方向。
1.收运成本对比:传统摘穗型收割机,需要完成收割、运输、装袋、码垛、解袋、场地、人工看护、脱粒和二次运输,共计180元/亩;籽粒型收割机作业后,减少了多数作业环节直接烘干,每亩收运烘费用总计140元。两者对比每亩可节省40元。
2.产量对比:传统收割玉米含水率在35%—40%,玉米尚未完全成熟,晾晒后容重在700左右;籽粒直收要求含水率在28%以下,玉米腺完全消失,形成黑胚层,基本达到完全成熟状态,玉米容重在780左右。两者对比,后者比前者产量高约100斤左右。
3.收获后玉米品质对比:传统棒收经晾晒、脱粒霉变率在3%—7%之间;籽粒直收烘干后,霉变率不超过1%。后者比前者玉米品质更高,售卖价格每斤高出0.03—0.05元。
4.售粮时间对比:传统棒收的售粮时间一般要推迟到1—3月份,由于供大于求,玉米价格处于低价位;籽粒直收从9月25日到10月10日,烘干可在20天完成,整体收获时间为15天,售粮实践可以控制在9—10月份,此时正是粮企玉米缺口期,价格处于高价位。两者对比,后者比前者售粮价格更优,每亩可多卖100元左右。
5.晾晒场地对比:传统棒收需要匹配晾晒场地,需要场地费用;籽粒直收直接烘干售卖,不需要晾晒场地。两者对比,后者比前者可节省晾晒场地费用大约每亩20元。
6.综合效益分析。采用籽粒直收全程机械化后,产前节本约20元/亩,产中节本约100元/亩,产后增产、增收约100元/亩左右,合计增收220元/亩,增产增收效益非常显著。
采用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后,烘干环节成为必备设备。据邯郸市2020年统计数据,籽粒直收品种播种面积1500亩,托管种植4000亩,预计共有5000吨左右玉米烘干需求。但是,随着环保法规对烘干燃料要求的提高等因素,原来烘干成本大约是0.02—0.03元/斤,现在提高到0.06—0.12元/斤,成本翻了3—4倍,大大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也构成玉米全程机械化中又一瓶颈因素。
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和粮食烘干塔,在玉米全程机械化中缺一不可,两者都是高价值农业机械。建议尽快解决瓶颈问题:一是加大购机补贴资金扶持,二是放宽合作社所用场地审批政策,三是尽快出台烘干机用燃料补贴政策。